蔡文姬求情的典故,在历史上蔡文姬确有其人,她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才女,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嫁给了卫仲道,两人琴瑟和鸣,恩爱非常,不过过好景不长,卫仲道去世了,蔡文姬只好改嫁他人,后来又嫁给了匈奴单于。在匈奴的生活并不好过,因为匈奴是游牧民族,所以经常骚扰边边境的百姓,而蔡文姬的丈夫卫仲道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两人常常因为喝酒打架,最后还是蔡文姬出面调解,才避免了一场战争。
一则:生于大家,才华横溢
二则:初次婚嫁,夫君早丧
三则:被掳匈奴,嫁于单于
四则:十二余载,育有两子
五则:曹操念友,助其回国
六则:改嫁董祀,不被待见
希望回答能帮到你
文:史努比行走历史
大家好,我是幻中诗,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点评、关注。
蔡文姬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长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因此从小也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
蔡文姬生的相貌秀美,聪慧过人,加上她出身名儒大家,知书达理,在名门之中素有才名。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远嫁到了河东卫家,卫家是当时河东地区首屈一指的望族门阀。蔡文姬的夫君名叫卫仲道,才华不凡一表人才,与蔡文姬性情相投,感情很好,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两人又无子女,蔡文姬遭到卫家嫌弃,认为她"克死丈夫"。这对于当时正年少气盛、出身高贵的蔡文姬来说,又哪里能受得了这种白眼?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愤而回家。
黄巾起义爆发后,使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后,袁绍曹操等何进部将在洛阳尽诛十常侍,董卓进京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是高阳侯。可是,这份恩宠无论蔡邕想不想,都必须接受,哪怕这是要人命的恩宠。哪里还有选择的余地?
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马日碑更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但终免不了一死,血洒刑场。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李傕等人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蔡文姬被迫嫁给匈奴左贤王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占尽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身份,但由于是远适异域,产生出无限的凄凉,何况蔡文姬还是被掳掠呢!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在异乡生活的她孤苦无依,其中的凄苦又有谁能理解呢?
在这十二年中,曹操四处征战,“平黄巾,定河北,征乌丸,收荆州”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开府仪同三司,置丞相府总览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时他想到了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当他得知蔡邕的女儿被捞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前往南匈奴迎她回来。
现在要蔡文姬回归故土自是欢喜,但是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孩子分别也难以忍心,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啪》非常盛行。
文姬归汉后,由曹操赐婚嫁给了董祀。坎坷的命运似乎紧跟着这个可怜的孤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各路驿使坐满一堂,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对在座的说:“蔡伯偕之女在外,诸君谅皆风闻她的才名,今为诸君见之!”
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语意哀酸的讲清来由,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蔡文姬恳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说罢又是叩头。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赦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归来以后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就蔡文姬而言,饱经离乱忧伤,已经是残花败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两个孩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地接纳了她,董祀犯罪当死,何尝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产生的叛逆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呢?蔡文姬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劲,要为丈夫开脱,终于以父亲的关系,激起曹操的怜悯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学也是振古烁今的,这样的人就特别的爱书,尤其是难得一见的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
当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立即说:“既然如此,可命十名书吏到尊府抄录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妾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见蔡文姬的才情。
蔡文姬的一生坎坷传奇,但是虽历经磨难,最后又能与爱人隐居山水,携手终老,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在乱世之中的她,如水中之浮萍,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历史上,蔡文姬以才女著称,“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奈何天妒红颜,一生命途多舛。所幸,她的才华为乱世枭雄曹操所赏识,让“文姬归汉”,为我们演绎了流传千古的文化传奇。
父亲是一代大儒。蔡文姬的父亲,是东汉末年极负盛名的学坛领袖蔡邕,他经史天文、数学、绘画无所不通,尤其擅长赋,堪称代宗师。蔡邕对女儿的教育十分面,没有因为是女孩就只让她学女红类的东西,而是让她和男孩一样,背诵古文,研读经史。蔡文姬丝毫不觉得古文经史枯燥无味,她甚至将班昭作为榜样,希望也能编撰书籍,留名青史蔡邕对音乐很有研究,会作曲,蔡文姬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耳濡目染间,也培养出了非凡的音乐功力。
蔡文姬是幸运的,因为有这样一个超级老爸,她也被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女。16岁那年,她远嫁河东(今山西夏县)卫家。卫家是名门大族,她的丈夫卫仲道也是个才子,小夫妻恩恩爱爱。可惜好景不长,结婚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更糟糕的是,公婆十分迷信,以为是蔡文姬克死丈夫,因而对她百般嫌弃。心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愤而回家。这本来也没什么,有父亲的庇护,相信蔡文姬的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世事难料,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董卓把持了朝政,下令征召蔡邕为官。他对蔡邕“甚见敬重”,3天升了3次官。或许正是这种礼遇,让蔡邕感念董卓的知遇之恩,以致在董卓被杀后,他流露出了同情之意,司徒王允大怒,立即将他逮捕下狱。蔡邕最终死在狱中,享年60岁。
短短几年间,丈夫死了, 父亲也惨死狱中,蔡文姬一下 子成了乱世中无依无靠的飘萍 柳絮。兴平二年(195年),董 卓旧部叛乱,汉献帝请求南匈 奴出兵。战火一直蔓延到蔡文 姬的家乡,结果她遭遇了人生 最为残酷的一场劫难,和许多 妇女一起被胡羌铁骑带到了南 匈奴。
中原弱民无力抵挡胡羌铁 骑,战争打到哪儿,烧杀掳掠 就发生在哪儿。蔡文姬一个娇 美的女子,被一群野蛮的胡人 掳去蛮荒之地,一路上不知受 了多少屈辱,求死不能,只得 苟延残喘。蔡文姬因为美貌 被献给了南匈奴左贤王。 有人推測蔡文姬成了左贤 王的姬妾,左贤王被蔡文姬的 才情和容貌所吸引,蔡文姬则 感于左贤王的多情重义,两人 遂恩爱地生活在一起。然而, 这不过是美好的想象罢了,事 实并非如此。《后汉书》记述这 段历史时,只是说蔡文姬“为 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 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她成 了左贤王的人,在长达12年 的时间里,虽然为左贤王生了 两个儿子,但并没有姬妾身份, 不过是个招之则来、挥之则去 的奴隶。 可即便生活再屈辱,蔡文 姬都没有想过死。她说自己并 非贪生怕死,也不是不知廉耻 与气节,只是不想死在异国他 乡,就是带着孤魂枯骨也要回 家。随着中原政治形势的变化, 蔡文姬也等来了希望。曹操平 定北方后,以丞相的身份“挟 天子以令诸侯"。建安十三年 (208年),他闻知蔡文姬流落 南匈奴,深感怜惜。当年曹操 在洛阳为官时,十分仰慕蔡邕 的学识,经常登门求教,与蔡 邕结为忘年之交。那时的蔡文 姬还小,现在知道了她的下落, 曹操立刻派周近(一说董祀) 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双,到胡地赎蔡文姬回来。如同疯了般直奔相府回到故乡时,蔡文姬目之所及,只有断量残垣和童年生活的回忆。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生活异常艰难。曹操得知她的生活状况,又派人把她接回邺城,并亲自做主,将她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新的婚姻并不如想象中和谐美好,董祀对蔡文姬平平淡淡,再加上年龄的差距,特别是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内心已十分疲倦,加之思念远在大漠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全然没有了憧憬爱情、体味幸福的心思。在她婚后的第二年,一个新的噩耗传来,董祀犯了罪要被处以死刑。眼见最后的依靠也要轰然倒塌,蔡文姬疯了般直奔相府。相府里,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听到门吏禀报,立刻知道了蔡文姬的来意。不一会儿蔡文姬被带了进来,披头散发,赤着双脚,她跪在曹操面前无限哀婉地说:“我被胡人劫掠到草原荒漠之中12年,幸而得丞相顾念昔日与我父亲的情谊,让我回到了中原,又为我做主嫁绐了现在的丈夫。现在他犯罪当死,本无可非议,然而那将让我再次孤独地留存世间,恐怕也不是丞相把我从大漠赎回的本意。今天我来替丈夫请罪,看在小女可怜的分上请您饶他一命。”曹操听完她的申诉,问道:“你说的情形的确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蔡文姬哀求说:“您马厩里的骏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树林,难道会吝啬一匹骏马,不能去救一个垂死的性命吗?”曹操叹了一口气,亲自签署了一道赦免令,派一名骑兵追回了文书,赦免了董祀的死罪。董祀被蔡文姬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也十分感念妻子的恩德,对她的感情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夫妻二人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住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秦岭山麓。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曹操征蜀路过这里时,还特地前去探望蔡文姬一生命运坎坷,在历史、音乐、书法、文学上有很大成就。然而遗憾的是,她的诗作仅流传下来3首,即《胡笳十八拍〉五言体与楚辞体〈悲愤诗〉各一首。不过仅这3首诗,就足以奠定她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蔡文姬,一代博学多才的旷世奇女,命运如此坎坷,经历如此凄凉,她的一生仿佛都是痛苦的象征。命运对她何其不公,而不公的命运却也为她带来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倘若没有这样的苦难,怎么会给我们留下如此动人心魄的伟大诗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