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怎么实践?综艺节目盈利模式

在芒果TV的综艺热播榜中,除了长寿节目《快乐大本营》和正在热播的几档季播节目外,名为《大本营的秘密花园》和《超人妈妈带娃记》的两档节目意外上榜,两者分别是《快

在芒果TV的综艺热播榜中,除了长寿节目《快乐大本营》和正在热播的几档季播节目外,名为《大本营的秘密花园》和《超人妈妈带娃记》的两档节目意外上榜,两者分别是《快乐大本营》和《妈妈是超人》的衍生节目。其中每期十几分钟的《大本营的秘密花园》单集播放量平均在300万左右,对于一档小成本的衍生节目来说已经相当可观。

除了卖广告,综艺节目还能咋学习?

与此同时马东继《奇葩说》之后又在爱奇艺上线了一档名为《饭局狼人杀》的节目,与米未最新推出的同名手游配套。

从网络节目到手游APP,综艺节目的衍生品越来越广泛,长尾效应也愈加明显。“长尾效应”是经济学中的术语,即某个产品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需求会集中在头部,这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而这部分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而所谓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这套理论放置于综艺节目上似乎越来越试用。一季综艺节目只有12期,但是一档综艺衍生出来的产业链可能远比节目本身带来的效益更为可观。

一、衍生节目、电影、手游APP、图书,综艺周边面面俱到

1、衍生节目

衍生节目是伴随爆款综艺出现的副产品,是综艺节目母体之外第二大受益渠道。中国最火爆的电视节目非《春晚》莫属,作为每年《春晚》回顾节目的《一年又一年》可谓综艺衍生节目的鼻祖。

 

此后,《中国好声音》衍生了包括《不能说的秘密》《真声音》在内的8档电视节目,第四季独播平台腾讯视频也适时推出5档衍生节目,累计播放量突破5亿。《爸爸去哪儿》衍生了《和爸爸在一起》《听爸爸的话》《妈妈在这儿》,《奔跑吧兄弟》的相关节目《跑男来了》在正式节目结束后接档,收视率居高不下。

这些衍生节目一般利用未播出的大量素材剪辑而成,成本低但收益高。因为衍生节目的出现给了冠名商一个良机。面对动辄3-5亿的热门综艺冠名费,中型企业反而更青睐于这些衍生小综艺的冠名。哈尔滨啤酒《不能说的秘密》,金纺《星妈的萌料》等,这些企业负担不起高昂的母体节目冠名,在曝光量较高的衍生节目中露面性价比更高。另一方面可以配合母体节目做宣传预热,节目组又何乐而不为呢?

2、综艺大电影

综艺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创造出“综艺大电影”这一名词。自2013《爸爸去哪儿》开创了同名电影并取得将近7个亿的可观票房之后,凡是火爆的综艺必定延续电影化的一步。要知道一般电影制作要经历几年时间的制作周期,从剧本、拍摄到后期,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而综艺电影只比一期90分钟的节目多一周的拍摄时间,加上一两个月的后期即可以电影的姿态出现在大荧幕收取电影票。

《快乐男声》《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极限挑战》《我们约会吧》先后被搬上大荧幕。

除了卖广告,综艺节目还能咋学习?

2015年,《奔跑吧兄弟》上映首日就以34.04%的全国排片率力压大片好莱坞大片《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成为当日的排片冠军同时收割7000万票房,最后累计票房达4.35亿。《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斩获票房6.7亿。虽然不少人大呼“中国电影没救了”,但好在《爸爸去哪儿2》的2.24亿票房给国人吃了一颗安心丸。不过即使是这样的票房也远超前期投入,收回成本绰绰有余。

3、手游APP

最近马东再次将米未传媒的业务边界扩大,基于《饭局的诱惑》推出了手游《饭局狼人杀》,并专门开设直播加点播的同名节目陪玩家玩游戏。这款APP不仅是一款游戏,更是一个社交平台。

 

《饭局狼人杀》APP产品负责人胡天宇在解释这款产品的设计理念时表示,“产品因《饭局的诱惑》衍生而生,终极目标是承载米未传媒内容生态的粉丝,成为米未的粉丝社群。”这似乎已经上升到综艺衍生APP的2.0时代,兼具游戏与社交。在此之前,综艺衍生APP一直专注于游戏这一功能。

2008年,湖南卫视《以一敌百》推出同名手游来初探手游市场,同年,以王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为蓝本的大型古装RPG游戏《快乐家族笑傲武林》上线,短短的一个月内下载量就突破了100万。

 

作为国内亲子类真人秀鼻祖的《爸爸去哪儿》于2013年12月在百度91渠道进行了首发,上线当日其下载量就突破了100万。接档的《我是歌手》持续火爆,作为其赞助商立白看到了商机,乘热打铁投资5000万推出同名手机游戏。东方卫视《两天一夜》同样推出与节目内容相结合的同名手游。作为江苏卫视招牌之一的《最强大脑》在2014年联合360推出同名益智类手游,基于节目本身智力比拼的基调设计相应的游戏环节,几乎所有综艺节目都会设计一款小游戏。

除了卖广告,综艺节目还能咋学习?

4、系列图书

图书可能是综艺衍生品中最为普遍但利润较低的一种模式。《爸爸去哪儿》第一季问世后,同名系列图书线上线下同时发售,据负责发行《爸爸去哪儿》的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透露,这套由电视真人秀节目改编的图书,预售3天时销量就突破5万本,甚至多家书店处在缺货、断货的状态。

 

从2013年底至今,芒果图书已集结出版《爸爸去哪儿1》系列、《我是歌手》系列、《花儿与少年》系列、《变形计》系列、《爸爸去哪儿2》系列等图书。这些由节目转化而来的系列图书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上架即被一抢而空,并迅速抢占当当网、卓越网等图书网站的热销榜。

不仅季播的火爆综艺会伴随系列图书的出版,如《快乐大本营》此类长寿节目也有专属书籍。早在1999年,记录《快乐大本营》台前幕后故事的《走进快乐大本营》抢先问世,2012年逢节目成立15周年,湖南广电编写了《快乐有你——<快乐大本营>15周年》以做纪念。江苏卫视《一站到底》则是基于益智类节目的定位延伸出24位“站神”修炼秘籍《一站到底24章经》。作为国内最早的益智类节目的《开心辞典》也在三周岁“生日”时出版了同名图书。

这些系列图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前者以“感情”为导向,无论《爸爸去哪儿》还是《快乐大本营》都以台前未展现的细节为卖点,或是节目组的心路历程或是明星的绯闻八卦。后者则走干货技术类,多集中在益智类节目。

 

二、综艺周边种类多,但盈利有门槛

从以上综艺周边所举的例子看,只有爆款综艺才有资格衍生出无数周边产品,这一点不难理解,只有基于母体的宽广辐射面,衍生的周边才有分流出去的受众人群买单。

但也并不是所有爆款综艺的衍生品都能一本万利。我们总是看到《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用一周的拍摄时间交出一段名为“电影”的加长版综艺节目,赚得盆满钵满,但2009年,《快乐男声》的衍生电影《乐火男孩》遭遇票房口碑双败,2014年卷土重来的《我就是我》虽然集结了人气高涨的华晨宇和欧豪等人,但依然遭遇滑铁卢,仅收获652万票房。2013年,《中国好声音》以原班人马打造的故事片《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票房同样惨淡。2011年,瞄准情人节档上映的电影版《我们约会吧》惨败。

 

稍加分析不难发现,票房飘红的几档综艺大电影皆为适合阖家观看的节目,并且皆选择在贺岁档上映,粉丝图个乐呵也就无所谓。《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的电影不具备一来不具备这种粉丝基础,二来电影内容本身有缺憾,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自然出不来。

至于由综艺衍生出来的手游APP,虽然一部分在短时间内下载量可观,但并不具备长久吸引用户的质量。这些手游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画面上都稍逊于众多一线手游。以《爸爸去那儿》为例,其实玩家的代入感远没有观看综艺节目那么强,更不用说从中体验到亲情的感动、小孩子的娇憨天真。对于益智类节目,拿《最强大脑》来说,其收视率原本就不是特别突出,转换成同名手游时玩家数量已经有所打折,并且益智类手游本身在手游类型中不占优势。加上大部分上市的综艺手游的制作水准及运维情况太过粗糙,用户体验远不如专业游戏,自然不能形成长久效应。

 

节目组发行的图书也遭到不少粉丝吐槽,表示诚意不足。

想要打造持久盈利的衍生品,除母体综艺本身质量过硬,衍生品也必须在内容和硬件上跟得上,且必须与母体调性保持一致,无论图书、手游亦或APP,总体说来在立意上就有所偏差,投资方很大程度上打着母体节目的旗号把这些周边作为快速敛财工具,在质量上没有一定的标准把握。所以想要衍生品产生最大限度的利益,质量是第一位。并且要适时将衍生品悄无声息地植入代母体节目中,如《爸爸去哪儿》节目中设置的嘉宾现场玩手游的小环节,就大大提高了同名手游的知名度。如此一来,衍生品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而不是一时的暴利。

  • 发表于 2021-02-07 07:27
  • 阅读 ( 438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