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孙权怎么死的,是被关羽斩杀的,还是被吕蒙杀死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孙权的死因。其实孙权的死因很简单,就是他自己作死的。那么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孙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如果自己死了,刘备肯定会攻打东吴,到时候候自己的江山就没有了,所以他必须要保住自己的江山。
仔细回顾晋灭吴之战,我们会发现,东吴并不那么好打。
这场后人眼中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战争,依然可称为古代战争中的经典之作!
吴虽弱,不易灭
孙皓投降时,献上吴国图籍。计四州、四十三郡、五十二万三千户,军队二十三万!
灭亡时,仍有军二十三万!东吴并不好打。
长江天险+强力水师,若有良将,北方虽强,不易图之。
虽然说万里长江万里长,哪里都可以打,可是,真正在所必争的几个点就那么几个。这几个重镇都在长年的对峙中得到了强化,并不容易攻克。
在晋灭吴之前的八年,272年,东吴的“国之藩表”西陵守将步阐叛变投晋,名将羊祜、杨肇趁机率军攻吴。结果,被陆抗击败。
而后来的灭吴战争,也充分说明:东吴的重要据点防御严密,极难攻克!诚然,孙皓执政后,猜忌大臣,刑罚无度,但是,赤壁之战时,东吴多数臣子不也主张投降吗?如果东吴能牢牢把握要点,晋不打破平衡,东吴的人心涣散就很难爆发!晋就已然灭不了吴!
因此,多数晋臣都反对发起灭吴战争。
那么,为什么晋朝发起灭吴战争后,依然势如破竹,一举成功呢?
淮南开发,东吴核心区域压力陡增,顾此失彼。
晋灭吴,战争进行的时间很短,但准备的时间却很长。
早在灭蜀之前,司马懿就认为“广田积谷为兼并吴之计”、“灭贼之要,在于积谷”。他委派邓艾进行实地考察。邓艾也不辱使命,在《济河论》中提出了屯田淮南之计。他在淮南兴修水利、通漕运、屯田储粮。
尽管后来发生了淮南三叛,但是,淮南的经济依然得到了恢复。
而到了280年,距离邓艾开发已过去三十年,距离淮南三叛结束已过去二十多年,晋在淮南方向的经济力、战斗力已经大大增加!
淮南方向压力的增加,对东吴的国防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后来,陆抗极力建议增加西陵防务 ,东吴没有满足。这既有东吴君臣失策之处,也有下游直接威胁加大,东吴顾此失彼之因。
同时,在后来的灭吴战争中,淮南方向的力量是最强的!
双管齐下
在晋灭吴之前,历史并没有提供给司马炎们多少跨过长江天险的经验,一切都要自己摸索!
羊祜做了两件对灭吴至关重要的准备。
自从灭蜀后,长江之险似乎与吴已经“共有之”了,而且,万里长江,处处可渡。但若没有制水权,晋军行动将处处被动,补给困难。即使晋军渡过长江天险,也难以为继。
后来北周的名将贺若敦就曾经趁着南朝湘州投靠之机进入湖南,但以南朝水军击败北周水军,北周军在湖南根本站不住脚,只得退出。
因此,老羊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做了两手准备。
1、军事上,在益州操练水师;2、政治上,收买吴人之心,并以“仁义”之礼与陆抗来往,树立“有德”形象。
历史证明,这两手准备,对后来的战争进程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划泄露,千钧一发
羊祜死后,杜预接着积极准备。
准备时间长,有利有弊。
利,是准备得更充分;弊,是准备时间长了,动作太大,对方能知晓情报。
晋在益州打造战船,或许因为考虑不周,造船废料沿江而下,被东吴发现,汇报给了孙皓。
幸运的是,孙皓没有重视。否则,加强在三峡附近的军事部署,以当地的地形,晋即使有数倍的水师,恐怕也很难走出来。
孙皓没重视,但晋不能不重视呀!一旦对方反应过来,就麻烦了!
把握时机,立刻灭吴
从羊祜,到杜预,都极力主张尽快展开灭吴战争,但晋朝朝野一致反对,司马炎犹豫不决。
杜预在一份奏折中,提出了必须尽快行动,把握时机的建议!
现在我们的准备已经被敌人侦查到了!幸亏孙皓没有反应。可是,一旦孙皓醒悟,或者换了个领导人,他招揽人心,迁都武昌,加强沿江防御,那“晋虽有百万,无能为也”!
要打,就要快打,不然准备就白准备了!
五竖一横,全面开花
司马炎下定灭吴决心后,进行的灭吴方案也是被后世不断效仿的:五竖一横,全面开花。
五竖,就是在长江以北,从五个方向发起进攻。多路进攻,可以使东吴顾此失彼,充分发挥晋的整体优势。
一横,就是益州苦心打造的水师,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