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互保名词解释 东南互保 名词解释

东南互保名词解释。东南互保是清朝政府为了抵御太平天国运动而建立的一个临时性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南方地区的安全,防止太平天国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在这个组织中,东南各省分别派出代表参加...

东南互保名词解释。东南互保是清朝政府为了抵御太平天国运动而建立的一个临时性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南方地区的安全,防止太平天国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在这个组织中,东南各省分别派出代表参加会议,商讨对策。但是,由于当时清朝内部矛盾重重,所以东南互保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过,这意味着东南互保就此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最终爆发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

一:东南互保名词解释简短

是!中央政府权威下降,而地方督抚的势力却得到加强,中央的政令已得不到地方的全力支持,所以1990年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使得清中央政府向十一国宣战,东南各省和各国领事馆为了东南免受战乱,而签了东南互保条约,正因为清政府的落后,中央政府的对全国的控制弱化,所以这是必然!

二:东南互保名词解释考试资料网

东南的解释[southeast] 介于 东和南 之间 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详细解释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易·说卦》 :“齐乎巽,巽,东南也。” 高亨 注:“ 《说卦》 又以八卦配八方,巽为东南方,故曰‘巽,东南也。’”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 徘徊 。” 明 高启 《胡应炎传》 :“是城龟形也,东南其首,西北其尾。” (2).泛指 国家 领域 内的东南地区。 《宋书·自序》 :“ 警 ( 沉警 )内足於财,为东南豪士,无仕进意,谢病归。”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陛下据 钱塘 已耗之气,用 闽 浙 日衰之士,而欲鼓东南习安 脆弱 之众,北向以争中原,臣是以知其难也。” 明 张 居正 《论时政疏》 :“今国赋所出,仰给东南,然民力有限,应办无穷。” 词语分解 东的解释 东 (东) ō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 相对 :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付诸 东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 南的解释 南 á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 南面 。南国(指 中国 南部)。南陲(南部 边疆 )。南极。南半球。 姓。 北 南 ā 〔南无( 北?)〕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 稽首 ,表示对佛尊

三:东南互保名词解释东南是指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所策划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

“东南互保”的历史背景: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台余联沅出面,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

“东南互保”的性质:

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止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之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

“东南互保”的作用:

既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免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力大为削减。并与之后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

“东南互保”的意义:

东南互保的达成对保全国力进而维护清廷统治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财赋全国第一的东南地区得以保全,就保住了清廷的半壁江山,慈禧太后“西狩”以后的一切供应,也主要依靠东南地区。互保运动虽然为大清帝国维持了半壁江山,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

但也正因为东南督抚的避战互保才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其虚弱表露无遗,加速了清廷的“西狩”。清廷“西狩”之后,中央权威丧失殆尽,致以后地方权力愈加膨胀,终成尾大不掉的半独立局面。

“东南互保”的事件结果:

东南互保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建立,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为慈禧太后指派的练兵处襄办大臣铁良南下改革削弱了东南督抚的权力、核心人物刘坤一、李鸿章的谢世而瓦解,同治、光绪时期建立的满汉一体的政治格局也随之解体。

四:东南互保名词解释中国近代史

这个算是经典错觉了。

首先东南互保在清末并不是弥天大罪,从中央到地方,大家

两江总督刘坤一秉性公忠才猷宏远……前年近畿之乱,该督保障东南,匡扶大局,厥功甚著,老成硕望,实为国家柱石之臣。[1](张之洞)……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2]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我曾经对义和团运动时期清廷对战争的态度进行过梳理,简单来说就是清廷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立场始终摇摆,虽然一度做出过开战的决定,但并没有进行过正式的“宣战”。而因为立场上的摇摆,导致了多份态度前后抵触的诏书被发了出去,这些诏书又因为电报线路被截断而先后被送到了各地督抚手中,所以各地督抚接到的命令是极为混乱的。

这些前后不一致的旨意最后给了各地督抚断章取义的空间,所以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信:五月三十日“联络一气、以保疆土”的旨意内容。这就是“凡是朝廷的旨意,都是正确的;凡是朝廷旨意前后矛盾的,以有利于我等的为准”。

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慈禧到底是什么态度?一般认为慈禧在宣战问题上是被载漪等人“挟持”的,而“东南互保”实际上是各地督抚对慈禧等主和派的实质性支持。最草的是这事最后带清认账了,表示你们想的没错,我当初确认不是要跟洋带人开战,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光绪皇帝发了《罪己诏》,里边明确为整个事件进行了定性:

当京师扰乱之时,曾谕令各疆臣固守封圻,不令同时开衅。 东南之所以明订约章、极力保护者,悉由遵奉谕旨不欲失和之意。 故列邦商务得以保全,而东南疆臣亦藉以自固

所以你认为是中央权威扫地,慈禧可能反而认为这是自己的伟大胜利——在关键时刻东南督抚没有像踏马的直隶这边一样发动群众杀洋人,不然事情就更不好收场了。

实际上清政府从未失去过对东南各省的实际控制——不是有很多人都言之凿凿地声称什么东南互保后各省“反相已具”,还说什么“慈禧太后不得不向汉族官员妥协”么?那是完完全全的扯犊子,因为东南互保之后确实有人开始作妖了,两江总督、末代湘军领袖魏光焘视朝廷“划一营制”的命令于不顾,抗命扩军,沿袭湘军传统直接在湖南招募士兵,盘踞两江;湖广总督张之洞与其倚为犄角,利用朝廷编练新军的机会在湖北另立练兵章程,并试图在东南各省推行湖北练兵之法,

然!后!

然后光绪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904年铁良下江南,先查营,再查库,最后把魏光焘调走了,把跟章程不和的湘军或裁或改,把张之洞敲打一番,划拉上来了小五百万两银子用来练兵,最关键的是在江南划一营制、统办土膏,把军权跟财权都拢回来了。东南互保时隐有“南方各省之总统”气象的张之洞彻底趴窝,中央集权大成功。

要知道魏光焘跟张之洞这两位有兵权,有威望,一位是湘军领袖,甲午战争时曾以三千湘军硬撼两万日军,打到三易坐骑仅以身免;另一位是晚清名臣,在东南互保的时候甚至幻想过要做东南大总统,按照有些人的想法,玩权谋啊!造假账啊!阳奉阴违啊!那不得上权术手段?

对,魏光焘也是这么想的,他造假账,说自己没钱。封疆大吏,手握重兵,造假帐哭穷,老子就说没钱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纸调令下来:你有新的工作岗位了,闽浙总督 ,快去。

你敢不敢当场就反?不敢,那就走人。

所以魏光焘走人了,然后湘军彻底没有了。

当时的人不知道清廷想干什么吗?

知道啊,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啊!

窥其意,无非欲吸聚各省之财权归于政府而已,无非欲收集各省之兵权属诸政府而已。而考其意之所由来,则一言以蔽之,日中央集权而已。[3]

但是你有反抗的能力吗?两千年封建王朝的智慧摆在这就是为了防着这个,能让你钻了空子?

吾中国之官制,亦最讲牵制防弊之法,然皆同其职而掣肘之,非能厘其职而均平之。如一部而有七堂官,一省而有督、有抚、有两司、有诸道,皆以防侵越、相牵制也。而不知徒相掣时,相推矮,一事不举,而弊亦卒不可防也[4]

督抚的权力是皇权的延续,本质上是自上而下的,因为你有了这个庞大中央帝国的任命,你才能够成为一地督抚。全省上下大小官员都是朝廷的人,不是你的人,在没有足够共识之前你想造反?你造反,相当于自己先否定了自己的权力基础,造反之前你是两江总督,造反之后你就是个贼,想让大家从贼,根本不现实。清末新政时期总计先后有119个督抚,总督任职89人次,巡抚任职168人次,80%以上任职在2年以下,幻想督抚能跟中央掰腕子纯纯扯淡

不过这并不代表督抚权轻,相反,督抚手中的权势极重——从前面我们对督抚的一些描述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来,这些督抚不仅拥有财权,而且有兵权,甚至还可以与外国进行交涉。那么这些权力从何而来呢?

答案很简单,太平天国运动打烂了东南财赋,所以朝廷下放了部分财权和兵权。本来这是权宜之计,理应在太平天国被灭之后就拿回来。但是后来发生了什么大伙都知道,形势一天天烂下去,想收回一天比一天不现实……

如果清朝有一个正常一点的皇帝和20年左右的稳定期,那么这些问题是可以逐一解决的——在慈禧死前,她已经进行了出色的表演:首先让铁良下江南划一营制统办土膏,得到了一笔充裕的财源;然后让袁世凯与张之洞练兵办新政,最后在练兵初具成效之后将军权收归陆军部,将张、袁等人调入中央。这样一来她死前解决了某些地方督抚尾大不掉的问题(各地督抚中唯二任职时间较长的就是袁世凯与张之洞)、将张、袁拉入军机处平衡了满汉权力,同时为中央留下了一支精锐部队。

光、宣之际,张、袁联袂入京,各执朝政,人以为政权在汉人;实则载洵掌海军,载涛掌陆军,肃王掌民政,载泽掌财政,载振掌农工商,伦贝子掌资政院。[5]

至少在此时,清政府的中央权威还是非常可靠的。张之洞自己就曾经跟袁世凯抱怨过,自己调离湖北之后,“二十年苦心经营,一朝被推翻”:

君言我所办湖北新政,后任决不敢改作。试观今日鄂督所陈奏各节,其意何居?且其奏调各员,均非其选,不恤将我廿余年苦心经营缔造诸政策,一力推翻。[6]

问题是……

慈禧死了!不仅慈禧死了光绪也被她带走了!剩下的一群贵物都是些啥呢……

摄政王载沣,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

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大家对她的评价是“其优柔寡断更甚于载沣,遇着极为难之事,只有向人痛哭。”

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对钱财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除非首先付钱给他,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办成。”

20230323091821_79066.jpg

所以慈禧死后这群沙雕只知道要集权,但是不知道该踏马怎么集权,这群人就像是刚刚拿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肆意挥霍清廷所剩无几的中央权威,往往就是一道命令下去,直接褫夺地方权力。这理所当然地激起了地方督抚的不满,但是呢……

但是你不满又能怎么样?最多也就是我辞职不干了,或者干脆躺平不玩活了,起兵造反这群人是万万没有这个胆子的——问题是清末那个形势,封疆大吏不玩活那踏马纯纯就是要死的节奏。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这权力到底有没有收到中央来?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权力向上集中了,但是清廷中央并没有运用这些权力的能力,相反载沣等皇族伺机将权力把持到了自己的手里,正所谓是

一二喜事之徒,方且鼓煽中央集权之说,以欺朝廷。臣见祖制未堕以前,以军机处出纳王命,以六曹总持纪纲,权本集于中央。祖制既堕以后,不但中央无可集之权,即我皇上用人大柄已渐移而之下,所谓集者,盖只集于三五要人之手耳。[7]

当代学者的共识是晚清地方与中央呈现出的是“内外皆轻”的状态,各地督抚手中的军权与财权在慈禧死后被载沣这些爱新觉罗的贵物给借着中央集权的名义褫夺了;然而权力上缴之后中央并没有形成真正的“集权”制度,反而是皇族的沙雕们纷纷趁此机会,每人把持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他们彼此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这导致了武昌起义爆发后一方面地方督抚无法应对,另一方面中央贵物的能力缺失惊慌失措,最后竟然不得不启用昔日被载沣逼回家的袁世凯来统兵平叛,属实是讽刺到了极点。

以上。

  1. ^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28册,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35册,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东方杂志》,1904年第7期,社说,第148页
  4. ^梁启超:《论立法权》
  5. ^刘禺生. 世载堂杂忆[M]. 中华书局, 1960.
  6.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M]. 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社, 1983.
  7. ^胡思敬:《劾度支部尚书载泽把持盐政折》(宣统二年三月十一日)
  • 发表于 2023-03-23 16:32
  • 阅读 ( 104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腾龙w部
腾龙w部

708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