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学知识 国学故事之一代枭雄7

国学故事 一代枭雄7 在上期节目中,马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宛城之战,曹操礼贤下士,受众将爱戴。典韦忠心护主,为保曹操,力战而死。本期节目,我将会为大家讲述,曹操极为器重的一位谋士郭嘉。...

敦嘉遗计定辽东_郭嘉遗计定辽东_郭嘉遗计定辽东原文

国学故事

一代枭雄7

在上期节目中,马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宛城之战,曹操礼贤下士,受众将爱戴。典韦忠心护主,为保曹操,力战而死。本期节目,我将会为大家讲述,曹操极为器重的一位谋士郭嘉。

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即将大乱,便于弱冠(二十岁)后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21岁时,郭嘉北行去拜访袁绍,通过与袁绍的交流,郭嘉认为袁绍骄傲自大不懂得用人之道。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成就一番霸业,无疑是水中捞月,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以上宾之礼对待,共论天下大事。曹操高兴地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先生您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的军事参谋—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郭嘉遗计定辽东原文_敦嘉遗计定辽东_郭嘉遗计定辽东

官渡之战前夕,曹操与袁绍的军事对比相差甚远,大多数人劝谏曹操投降袁绍。而就在此时,郭嘉却提出了《十胜十败论》力挺曹操与袁绍开战。而后曹操果然取得了大规模的胜利,袁绍也在战败不久后病亡。袁绍的儿子袁谭与袁尚为了瓜分父亲留下的地盘展开内斗,曹操随后趁虚而入,击败袁家兄弟,并将河北之地尽收囊中。

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郭嘉谏言:“兵贵神速。现在全力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觉察就必然有所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后来,这一战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曹操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突然出现在乌桓的背后。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爆发了白狼山之战。此役,张辽率领先锋大破乌桓,乌桓单于蹋顿被临阵斩杀,曹军俘虏了20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辽东的公孙康。

曹操麾下的大将们都积极的献策让曹操去攻打辽东,但是曹操表示切勿急躁,稍缓两天再做决定。众人不解,曹操却预言,不出几日公孙康定会将袁氏兄弟的头颅敬上。数日过后,杳无音信郭嘉遗计定辽东,就在众人都感觉曹操所言为无稽之谈时,公孙康竟然真的杀了袁家兄弟,并将头颅带到了曹操面前,对曹操俯首称臣。就这样辽东平定。

这段故事是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增添了几分戏剧色彩,在征讨蹋顿之后,郭嘉因为水土不服患病去世,但在临死前交给了曹操一封书函。曹操坚持不肯攻打辽东正是因为阅读了书函中的内容。

“主公郭嘉遗计定辽东,奉孝时日无多了!东征乌桓,此行艰险,请主公定要依在下之计行事,则辽东可定!今闻袁熙、袁尚投奔辽东,主公切不可用兵。公孙康惧怕被二袁吞并,前来投奔,必定怀疑。若主公出兵强攻,双方定会合力抗击,大事未必可成。若缓数日,公孙康见主公未发兵来犯,定会以二袁之首敬献主公。”

这就是有名的“郭嘉遗计定辽东”。而在历史史实中,郭嘉是在辽东平定后,曹操率众归返途中因病去世的,并非罗贯中所描述的那样。其实罗贯中不必费笔墨为郭嘉虚构。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郭嘉早已经神乎其技了。

在曹操正式出兵攻打乌桓之前曾犹疑不决,他担心一旦出兵,刘备会在后方偷袭许都。这顾此失彼的事,曹操当然不想做,但郭嘉却断言,此事绝对不会发生!

“主公大可放心出兵乌桓,刘备绝不会偷袭我军后方。即便刘备有如此胆量,刘表也必然会加以阻拦!他自知驾驭不了刘备,自然不想让刘备一方做大。刘备若真成功,刘表就更加难以控制,若刘备失败则连累刘表成为了我等敌人。若是主公会如何选择?”到最后正如郭嘉所料,刘备始终没敢出兵偷袭。

曹操以一颗赤诚之心,换回郭嘉毕生的忠诚。郭嘉穷尽一生,为曹操出谋划策,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将心比心,应该如此。贤德之主,总能觅得贤德之臣。对了这《十胜十败论》到底写了些什么?马老师还没为大家逐一解释呢!那就留在下期节目吧!

郭嘉遗计定辽东_郭嘉遗计定辽东原文_敦嘉遗计定辽东

  • 发表于 2023-02-16 18:37
  • 阅读 ( 115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danying1024
danying1024

678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