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村(三河村谱写生态文明促乡村振兴新篇章)

白腹锦鸡 张晋康 摄 树木葱茏,溪水潺潺,鸟鸣啾啾,百花争艳。春天,每一位走进三河村的游客,都会被眼前美不胜收的景色深深吸引。 三河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鲁掌镇西北部的高黎贡...

三河村:谱写生态文明促乡村振兴新篇章

白腹锦鸡 张晋康 摄

树木葱茏,溪水潺潺,鸟鸣啾啾,百花争艳。春天,每一位走进三河村的游客,都会被眼前美不胜收的景色深深吸引。

三河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鲁掌镇西北部的高黎贡山腹地,国土面积 67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53米,下辖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生活着汉族、傈僳族、怒族、景颇族等400余户130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和高山村委会。

与如今游人如织的景象相比,以前的三河村却是另一番境遇。受自然地理和思想认识等主客观因素影响,村民虽坐拥良好的生态环境,却与外界交往不多,种植玉米、蔬菜等传统农作物和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三河的秀美也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2017年,三河村被纳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村寨巨变的时针也随之开始飞速转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三河村从村容村貌到产业发展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目光,成为红遍网络的旅游名村,并于近年先后获得“云南省生态文明村”“怒江州生态文明村”“怒江州旅游扶贫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是泸水市“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的重要硕果。

三河村:谱写生态文明促乡村振兴新篇章

鸽子花 罗金合 摄

念好“山”字经

三河村因古炭河、滴水河、湾转河三条秀美的小河在境内汇聚合一而得名,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腹地,背靠素有“物种基因库”之称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木参天、山清水秀,生活在这里的各族村民祖祖辈辈“靠山吃山”。

村民立四妞是三河村变迁的见证者。过去,她家主要靠种菜维持生计,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收入甚微,日子过得较为清贫。村里像这样情况的人家,还有不少。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

2017年,第二轮“十百千万”工程落地三河村,在泸水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帮助下,三河村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太阳能路灯、公共厕所、为民服务大厅、村医务室等大大小小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村中相继拔地而起;无力建房的贫困户,也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扶之下,陆续住进了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新房,立四妞家便是其中之一。

“村民彻底告别了不遮风、不挡雨的茅草房、土坯房和杈杈房,住上了宽敞明亮、设施一应俱全的新房;村内村外道路的硬化,也使过去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三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唐才文介绍,“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让村寨从“里子”到“面子”都焕然一新,各族村民的精气神也为之一振。“大家纷纷表示,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的,我们会永远铭记党和政府的恩情,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只是三河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迈出的第一步。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泸水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利用三河村林地多和怒江河谷气候温润的优势,抓住退耕还林契机,引导村民积极种植泡核桃、草果等特色经济林果,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转变传统种植模式,逐年扩大种植面积,为村民打造增收致富“绿色聚宝盆”。

村民王光周是三河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7年,得益于草果市场行情的不断走高,他们家靠种草果便收入了10多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种树种草”与种玉米、种菜哪个赚得多?这笔账村民看在眼里,算在心里。

“以三河村管事寨为例,以前的玉米地如今都种满了核桃树、花椒树、草果和刺龙苞,每年林果经济收入最多一户可达10万元以上,最少的一户也能收入2万余元。”唐才文介绍,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三河村以“生态致富”为导向,以生态农业为驱动,充分发挥山多林多的优势,努力在致富路上念好“山”字经,做活“林”字文,形成以“三棵树两棵草”(核桃树、花椒树、刺龙苞树,草果、重楼)为核心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转变传统的“山地刨食”耕作方式,让三河村的各族群众端牢“生态碗”。“经过几年的发展,村里泡核桃、草果的种植面积早已突破万亩,村民陆续加入种植大军中,村寨走上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路子。”

三河村:谱写生态文明促乡村振兴新篇章

红色的致富果——草果 罗金合 摄

护好一群鸟

清晨起床之后,精心准备鸟食,再到“鸟塘”投食喂鸟,如今已成为三河村一些村民的例行工作。所谓“鸟塘”,就是在鸟类栖息地边缘创造一个人为投食、喂水的环境,鸟类研究者、摄影爱好者则在伪装棚里进行观察、拍摄。

三河村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有着黑颈长尾雉、白腹锦鸡、白尾梢虹雉等一大批国家级保护鸟类栖息,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在近年“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怒江美丽公路修建等重大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三河村积极学习观鸟旅游发展经验,变鸟窝为“金窝银窝”。

2018年,在怒江州科技局全程指导下,村寨开始实施以高端观鸟游带动三河村产业发展的“怒江百鸟谷”计划,依据扶贫车间项目,投资 50 万元,建成鸟塘 15 个。2018年 10 月至 2019 年 1 月运营的最初 3个月期间,三河村鸟塘便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拍鸟游客 500 余人次,总计收入 7 万余元。

村民胡贵玉从来不敢想象,小时候他用弹弓驱赶的这些形形色色的鸟,有一天会为他带来收入。他家的观鸟点建在家门口的山林里,可以拍到的鸟类达到30多种。2018年10月1日,鸟塘开放的当天,胡贵玉便迎来了开门红。11名来自安徽的摄影爱好者点名要去他家拍鸟塘里的黄腹啄花鸟。这一天,机位费、伙食费加背包费,让胡贵玉赚了900块。在三河村,“发了鸟财”的不止胡贵玉一人。自百鸟谷扶贫车间建设以来,随着观鸟经济的火爆,不少村民开始加入到为拍鸟游客运输、背包、送餐、住宿、引路的“鸟导”队伍中。

村民韩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自己此前曾在苏州务工 7 年,2020年开始加入鸟导队伍,“以前在外面,家里什么都顾不上,回来后不仅可以挣到钱,还能照顾到家里。现在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也想参与到乡村振兴中。”

像韩普这样的村民,三河村有近 50 户。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三河村的观鸟点共接待观鸟科普7860多人次,拍鸟摄鸟 800 多人次,总计收入 30 万余元。

三河村:谱写生态文明促乡村振兴新篇章

三河群众的草果地 罗金合 摄

与此同时,“百鸟谷”的成功经验也在怒江州得到推广,为促进各民族同胞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铺平道路。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全州观鸟点、鸟塘从15处增加到50处,带动从事相关行业村民人数由45名增加至256名,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观鸟产业致富路。在此期间,“资源在山、希望在山,出路在林、致富靠林”的发展理念得到村民广泛认可,许多曾经的打鸟者,纷纷化身护鸟人,“护林爱鸟”也被写进村规民约,成为各族村民的共同遵循。

值得一提的是,“百鸟谷”还让一些村民从生态建设中找到了工作。为守好身处的一片绿水青山,三河村专门成立了由各民族组成的高黎贡山生态保护志愿巡逻队,在守护绿色——这个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亮底色的同时,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生态护林员八波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他负责守护2000多亩山林,还种了40多亩草果。当生态护林员,一个月有800元工资,加上种草果的收入,一年超过3万元。“政府扶持群众种草果、核桃、花椒和刺龙苞,三河村的荒地全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群众的收入来源拓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随着全国各地游客和观鸟爱好者的纷至沓来,三河村也逐渐热闹起来,村里不但开起了“鸟家乐”、特色商店,而且各族村民还开拓出一条包括接送服务、住宿餐饮、农特产品销售在内的一站式农旅融合产业链。

与此同时,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三河村不断完善民宿项目的建设和提升工程,打造了一批以“田园”“生态”“乡愁”“民族特色”等为主题的特色民宿,对村民提供诸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旅游基本礼仪等相关技能培训,在不断提升村民旅游服务和接待能力的同时,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奠定基础。

如今,村民变鸟导、耕地变山林、农家变民宿、村寨变景区的三河宜居宜业、村民富裕富足,各民族发展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成为泸水市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加快“乡愁领地”建设,打造乡村旅游“金字招牌”的成功典范。

来源: 今日民族 作者:周才金

  • 发表于 2022-12-31 19:33
  • 阅读 ( 110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王洪兴
王洪兴

682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