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指小儿各器官、各系统和整个身体的长大,是量的增长,可以测量。这是由于细胞繁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导致形态上变化的结果。而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的演进与成熟,是质的改变。生长和发育两者共同表示机体量和质的动态变化,彼此密切联系。正是通过对生长,发育这两方面定期地监测和评估,可以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进行干预,并指导家长做好科学育儿及疾病预防,最终达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
1、监测时间
婴儿期健康检查9次,建议分别在1、2、3、4、5、6和8、10、12月龄;3岁及以下儿童每年至少2次,每次间隔6个月,时间在1岁半、2岁、2岁半和三岁;3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1次。健康检查可根据儿童个体情况,结合预防接种时间或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检查时间、增加检查次数。
2、监测内容与方法
(1)体格发育监测:身长/高、体重、头围、胸围、坐高、上臂围以及物理检查等;
(2)神经系统发育监测:拥抱反射、握持反射、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膝反射、保护性反射)、姿势反射(Vojta姿势反射)、肌张力和感知觉等检查,主要采用NBNA,20项神经运动检查,52项神经运动测评等。
(3)心理行为发育监测: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等,主要采用DDST,贝利智力诊断,CDCC,CRT,PPVT,CBCL等进行检查。
3、监测途径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应通过家庭、医院和社区三者共同努力,全面、系统实施。
(1)家庭监测 对于发育临界儿的早期表现我们总结为“高危儿监测10条”,健康检查时以口头和书面资料告知家长,提醒家长重视家庭观察。高危儿监测10条内容是:
①护理婴儿时手脚经常打挺、用力屈曲或伸直,好像“很有力”;
②满月后头老往后仰,扶坐时竖不起头;
③3个月不能抬头;
④4个月紧握拳,拇指紧贴手掌;
⑤5个月俯卧位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⑥6个月扶立时尖足,足跟不能落地;
⑦7个月不会发ba、ma音;
⑧8个月不能独坐;
⑨头和手频繁抖动;
⑩整日哭闹或过分安静,喂养困难。
(2)医院筛查 新生儿期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NBNA),满月后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高危儿筛查以及专案管理。
生长发育监测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主要方式,是儿童保健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儿童进行定期纵向的体格测量,发育评估,观察儿童的生长速度,发育水平。并筛查、管理高危儿童(如早产儿、SGA、营养不良儿等)的重要措施。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次的测量表示该儿童已达到的水平,连续的监测则可了解该儿童的生长发育“轨道”,并预示未来的生长趋势,故必须定期随访、比较,才能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并及时发现儿童生长障碍性疾病如某些身材矮小、性发育异常和某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以达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通讯员:袁艳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