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扬子晚报网12月5日讯(记者 杨甜子)最近走过南京城东的市民,内心都有一个大大的疑问。半空中那个萌萌的“空中飞客”是什么?远远看去像胖胖的飞机,走近看又像是一只长翅膀的鲸鱼?
原来,这是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丁爱军教授牵头的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专项”“——“我国东部沿海大气复合污染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项目用来科学试验的系留飞艇。在这只“大鲸鱼”下面的吊篮中,搭载着200多公斤重的先进的大气污染探测仪器。
在南京大学的一块方坪上,实验人员正在慢慢地放下这个跟飞机一样大的“家伙”。它的学名叫“大载荷系留型浮空器”,俗称飞艇。南大大气科学学院的迟旭光老师介绍,飞艇相对于飞机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滞空性能,相比飞机快速穿过,飞艇可以停在空中,通过一个点上的上下移动,给大气作“切片”,大气中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污染物的化学组分以及影响PM2.5生成的气体成分。
飞艇的放飞由10多名保障人员进行操作,大气学院的研究团队也有10多位师生负责仪器的运行和维护。每天都会根据模型预报和特定的科学问题,选择在恰当的时间点根据空域许可进行放飞,现场根据激光雷达等给出的大气污染垂直结构调整飞艇的高度,让仪器在特定高度进行在线实时分析。飞艇可以在地面至1200米的任意高度进行滞空探测,气象条件不好时(如大风和下雨)则收回基地。一收一放至少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
“我们这次的试验搭载了是有先进的黑碳-气溶胶质谱(SP-AMS)和多台配套设备,这台质谱是首次被用在飞艇观测上,可以监测黑碳及其他气溶胶二次组分的浓度。” 迟老师介绍,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尤为复杂: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耗和人为污染排放强度大,细颗粒和臭氧等污染频发;另一方面,作为沿海地区,气象条件复杂且化学转化过程独特,同时存在较强的区域间多尺度输送。我国东部地区大气污染问题的防治,迫切需要从发展和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出发,实现对相关污染物现状和发生、发展规律的全方位监测,由此剖析其成因、提升预报预警能力并最终实现相关问题的有效控制。
据介绍,除了飞艇之外,这次试验还将有多架飞机、无人机、海洋科考船、地面和高山站分别在从京津冀到长三角的整个东部地区开展观测,有望获得高质量的第一手科学数据,能够更好地认识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为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