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这是朝阳区一家集中医学观察点同一时间入住学生最多的一次,因此观察点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想方设法为孩子们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驻点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能让活泼好动的孩子们静下心来,医护人员不仅要做好医疗观察,还要当好孩子们大朋友,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朝阳区某集中医学观察点,医护人员变身暖心“大白”。受访者供图
11月1日晚,朝阳区三间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艺华突然接到通知,其所在的集中医学观察点马上要入住47名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的孩子。“说实在话,观察点一下子接待那么多低龄的孩子还是第一次。因为孩子们年龄小,夜晚气温很低,所以我们和酒店做了相应的准备,保障孩子和陪伴他们的家长快速入住。”
在集中医学观察点,体温监测必不可少。朝阳区为孩子们配上智能体温贴,只要把体温贴贴到腋窝下方3-5cm处,5分钟后,陪伴孩子们一起集中观察的家长就可以登录到手机APP进行体温查询。
有部分孩子是由爷爷奶奶陪伴,有些老人不太容易搞定这智能体温贴。刘艺华说:“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医护人员就专门去到屋内,帮助老人把手机连上体温检测软件,并且告诉老人如何来看体温。”从孩子们入住观察点的那天开始,刘艺华和同事们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40多名孩子,每个人每个时间段的体温都不能有任何疏漏。
每天早晨,医护人员要对孩子们的健康状况进行面询。当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敲开房间大门时,孩子们都会穿上校服、佩戴好红领巾,站得笔直地回答叔叔阿姨们的问题。因为孩子们个头矮,为了和孩子们平视,医护人员半蹲着将面询记录表放在腿上进行填写。所有面询结束后,医护人员的额头已渗出细细密密的汗珠。
朝阳区某集中医学观察点,医护人员半蹲着为孩子们面询。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孩子们在该集中医学观察点已经居住了一个星期,活泼好动的孩子和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刘艺华告诉记者:“前几天,区里有相关负责人来看望大家,孩子们在屋里隔着窗户使劲儿地向这些叔叔阿姨挥手,我们也都挥手回应孩子们,就像朋友一样,感觉还挺温暖。”
刘艺华表示,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孩子们还需要在集中观察点生活一段时间,“未来的时间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考验,他们年龄小,能够坚持在室内进行医学观察,特别棒。”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将加强与孩子和家长们的沟通,确保孩子们舒心、舒适地完成集中医学观察。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