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8月,唐家岭,两位准备在此落脚的年轻人走在街边小道上,这里是许多年轻人寻梦北京的起点。摄影/郭铁流
唐家岭,北京市海淀区北部的城中村,2009年前是北京著名的流动人口聚集地。当时全村户籍人口不足3千,流动人口却达5万多,是典型的人口倒挂村。
2009年底,北京市启动50个重点村改造,唐家岭被纳入改造范围。2012年至2014年,在唐家岭村旧址上建起了2356亩的中关村森林公园。2017年上半年,唐家岭地区又拆除了违建共8900平方米。
未来,中关村森林公园将成为海淀区乃至北京市新的风景点,惠及周边20万市民。
从2009年到2017年,从著名的流动人口聚集地到环境宜人的森林公园,拍者君(微信ID:ipaizhe)的多位小伙伴跟踪拍摄采访,记录下了唐家岭近十年的巨变。
唐家岭2009-2017
时间回到2009年底。
西二旗北路把上地软件园和唐家岭隔离成了两个世界:南边是成片绿地、高级写字楼林立,北边就是唐家岭。
唐家岭人把这里称作“大唐”。
△ 2009年12月,唐家岭中街。摄影/韩萌
△ 2009年12月,从唐家岭向西南方向望去,就是上地软件园。摄影/韩萌
运通112、运通205、365、447、509、642,这是六趟经过唐家岭的公交车。每天早高峰,一辆接着一辆等着进站的公交车,如同火车开进小镇。
每一辆公交车在进入唐家岭前就已是爆满的状态,其中的365路,更是有着“一年有365天非常非常拥挤的公交”的江湖传说。
所以,等在这里的人们若想挤进车厢,需要的不止是运气,还有技巧。
△ 2009年12月,唐家岭南站,三个人合力把乘客推上公交车。这样的挤车大战,每个早晨都会上演。摄影/韩萌
“车很挤,每次只能上去几个人,所以,车开始进站时,就要跟着车跑。能在唐家岭锻炼一年挤公交,再去挤300路都不成问题。”
租住在唐家岭的侯昭巍这样描述挤车体验。
△ 2009年12月,挤不上公交车的人只能选择挤小中巴。在人们看来,这是黑车,但又不能没有。这辆车每次都是把人挤得满满的才会驶离。摄影/韩萌
87年的侯昭巍出生在黑龙江省某林场,四面环山。
言谈间,他是喜欢唐家岭的,“如果不挤公交,在唐家岭生活有点像天堂,物价便宜,生活方便”。
△ 2009年12月,侯昭巍,87年出生,做销售工作。来北京1年,房子换过若干次,唐家岭是最好的一次租房体验。对于未来,他矛盾、茫然,但仍充满信心。摄影/韩萌
侯昭巍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他和同事合租在一间拥有独立卫生间、7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没有可以透光的窗子,每月房租900元,网费30元。这种水平在唐家岭算是“小康”,起码,不需要穿着睡衣跑到外面上公厕。
合租的楼共3层,住了20多户,侯昭巍的房间在一楼。二楼的冬哥把狗放出来,只要一开门,小狗就能跑进来,“楼上楼下,大声招呼下,就能出来聊会,大家相处起来,像在大学宿舍”。
△ 2009年12月,唐家岭有很多距离非常近的楼房,俗称"握手楼"。摄影/韩萌
侯昭巍常因觉得自己脆弱而压抑,这种脆弱来自弱小。
从老家一所他自认为是“三流大学”都够不上的院校毕业后,侯昭巍到了北京,期间换过两次工作,“如果我的能力增加了,才不会感到自己弱小”。
△ 2009年12月,唐家岭东侧的出租楼,被废品回收站包围。摄影/韩萌
侯昭巍的床头,摆放着关于成功学的书籍。他说不清是哪方面的能力,只是隐约觉得自己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增加能力,“蚂蚁终归是蚂蚁,蚂蚁成为大象的可能性很小,但,我还是想成为可以背起比自己重几百倍物品的蚂蚁”。
△ 2009年12月,唐家岭西街,一家混合售卖成人用品、书籍、光盘的小商店前,小贩兜售着廉价烤面包。摄影/韩萌
如侯昭巍这般对生活满意度比较高的流动人口群体,是占少数的。记者走访的过程中,得知有些人在一个地方住了几年,都没和邻居说过一句话。
△ 2009年12月,唐家岭东侧的某出租楼内,四栋楼被铁板连接起来,中间是卫生间和洗漱间,铁板上可以晾衣服。摄影/韩萌
侯昭巍有十几个朋友住在唐家岭,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做销售的,张旭东就是其中之一。他高中毕业后来到北京,在这里住了近7年,5千多元的月收入是这些人中比较高的。
张旭东自讽“铁公鸡”,住的是3平方米的平房,房租200多元,只能上公厕,买烟挑比较便宜的,跟哥们儿在一起很少请客。
这么做,是为了多存钱,能买套房。张旭东一直关注着北京的楼市变化,“从5000多,看着涨到了上万,现在,连燕郊的房子也买不起了”。
△ 2009年12月,唐家岭一出租楼内,男生在洗漱,左侧就是厕所。这栋出租楼内,全部是公共卫生间和洗漱间。摄影/韩萌
耿小勃在侯昭巍的这群朋友中最年轻,他同样希望通过几年的奋斗,能在北京能买套房,“有房才像个家”。
但是,一场酩酊畅饮后,他仍然清醒,“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 2009年12月,喝醉酒的男生瘫倒在街边。租住在这里的人,娱乐生活并不多,喝酒是不多的爱好之一。摄影/韩萌
在中关村上班的王磊和姐姐王彦合租在不到8平方米的小屋里,租金290元。因为要走过一段漆黑的路才能到公厕,所以姐弟俩晚饭后基本不喝水。
身高不到一米六的王彦,娇小柔弱,每天是被人流挤上公交车的。在她看来,现在的处境是该有的。当年大学扩招,让他们这些基本没有希望上大学的孩子们顺利上了大学,虽然是个三流大学,但也算个本科,“人生最后获得的成果是需要付出的,现在艰苦些,全当是对当年轻松上大学的补偿”。
12月底的一天,王彦伴着月色在唐家岭南站下车,她花5块钱买了2个馒头和几串麻辣烫带回家,“在唐家岭就是这点好,10块钱就可以吃一天”。
△ 2009年12月,唐家岭南站,随着下班晚高峰的到来,小吃摊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摄影/韩萌
李雅斯7年前住进唐家岭时,房租才200元左右。那个时候,这里最高的楼也就只有二层。
△ 2009年12月,短短几年,唐家岭盖起了很多供出租的小楼房。狭窄的楼梯建在楼外,仅能供一个人通过。摄影/韩萌
12月底,因为换工作的关系再度搬回唐家岭时,李雅斯惊讶不已:“唐家岭像个南国小镇,简直不敢认识了,4、5层的小楼到处都是,楼与楼之间挨的那么近,房租涨了不少,以前住的那样的房子,现在最少要700了。”
△ 2009年12月,凌乱的物品摆满了房间,李雅斯还没来得及收拾。他感叹唐家岭的变化很大,如果这里要拆,他只能再次搬家。摄影/韩萌
2009年的唐家岭,曾留下这样一群年轻人的青春。
△ 2009年12月,王立茁,83年出生,吉林人,从事法律相关工作,梦想成为一位公平正义的法官。他曾经一度怀疑自己的道路,而当一切都在经历的时候,又觉得苦乐随缘,希望将来能实现梦想。摄影/韩萌
△ 2009年12月,王卓(化名),每天早晨起来祷告。他形容自己为"赤脚英雄",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希望将来能实现做法官的梦想。在这间8平方米左右的出租房内,还有一只捡来的流浪猫陪着他。摄影/韩萌
△ 2009年12月,展永新,在上地软件园做物业的同时,也在为了专升本考试而学习,他的梦想是学好英语,在北京找到老婆和房子,然后生个孩子。摄影/韩萌
△ 2009年12月,一个女孩拎着行李走进唐家岭。摄影/韩萌
三个月后(2010年3月29日),唐家岭地区村民回迁楼及多功能产业用地工程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唐家岭地区整体改造工作全面启动。
1995年夏天,唐家岭村民马女士第一次将自家房屋租给外村人,收了不到50块钱房租。15年后,马女士有20多间房屋出租在外,每个月房租收入至少8000块。
但是,随着唐家岭地区的整体改造,这将变成历史。
△ 2010年3月,唐家岭村南口。摄影/韩萌
刚从老家过完春节回来的租客们也开始忙活起来。
找房、搬家、找房东退违约金,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向上地、清华西门、清河等城乡接合部集中。唐家岭内张贴的招租广告上,隔断房、群居仍然是关键词。
在贴吧里,多数租客开始发帖怀念唐家岭的生活,小黄说,“唐家岭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的地方”。
△ 2010年3月,唐家岭中街,学生们提着行李搬家。摄影/韩萌
随着唐家岭拆迁的启动,占据唐家岭人口大多数的外来人口,开始大规模向周边或更远的地方迁徙。
当地居民心里五味杂陈,曾经繁华的唐家岭,仿佛突然间被腾空了。
△ 2010年4月,周末唐家岭街头的年轻人。一位居民说,以前周末大街上足有几万人,现在不足五分之一。摄影/韩萌
四月初的一个周六,唐家岭南口,停着几辆小面包车。与往昔不同的是,小面包车上添置了“搬家拉货”字样的招牌。
老张开着三轮车从胡同口飞驰而过,车上满载着废弃的床架书架等废品,“听说这里要拆了,最近生意开始好起来,每天搬家的都很多。”
△ 2010年4月,一位回收旧品的河南男子载了满满一车木材往外运送。摄影/韩萌
吴女士的“重庆鸡公煲”饭店位于唐家岭主街上,一年前才盘下来,连带装修花了近20万,生意最好的时候,日入几千元没问题。
春节过后,店里的生意急转直下。已是午餐时间,几十平方米的饭店大堂内,除了一位服务员,没有顾客。
△ 2010年4月,吴女士站在自家饭店的柜台里发呆。当下的日子,只有晚上才有几百元的收入。摄影/韩萌
唐家岭的主要商店都集中在这条街道上。一路走过去,店铺内外几乎都贴满了拆迁打折的黄纸红字,喇叭里高声播放着各种不乏诙谐之词的甩卖信息。
在唐家岭聚集人数最多的时候有4、5万人,那个时候,这里是不愁没生意做的。如今,很多商店已经闭门停业,或打出转让的告示。
△ 2010年4月,商场客流锐减,纷纷打折销售。摄影/韩萌
小磊在中关村上班,来北京后就一直住在唐家岭,提起6年来的生活,他说:
“心头有些酸酸的,我还是很喜欢这里的。刚来的时候,都是低矮的平房,几年之间,房子都盖成了几层小楼,唐家岭热闹起来,生活方便,物价便宜,过着舒服,要不是拆迁,我是不会搬走的。”
△ 2010年4月,胡同内,两只狗在嬉闹,大规模的搬迁,使得到处一片寂寥的景象。摄影/韩萌
另一处出租房里,袁枚还在上网,对于搬家,她并不着急,“在北京都搬了N次家了,车道山前必有路,不怕找不到房子,只是担心大规模的搬家时,租客集中居住的地方,如史各庄、回龙观、航天城等地方的房价会上涨”。
△ 2010年4月,水果摊贴着西二旗等地的出租房屋信息,唐家岭附近的村庄在此打出租赁信息,招揽迁徙户。摄影/韩萌
唐家岭小学大部分是外来人口的子女,面对搬迁,安徽的老冯非常头痛。他有两个孩子,一个上五年级、一个上四年级,“孩子将来读书怎么办?搬到其他地方,不知道能不能入学”。
像老冯这样的情况,在唐家岭非常普遍。
△ 2010年4月,唐家岭小学。摄影/韩萌
“5月1日前,公交车就不再经过唐家岭,绕道而走了。”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说,“我在中关村上班,没公交,不搬也得搬”。
按照市区的统一部署,唐家岭地区将于2010年5月开始启动拆迁,整体腾退工作在当年12月31日前完成,安置房及多功能产业用地建设工作在2012年完成。
△ 2010年4月,街头卖小吃的商贩。随着迁走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意每况愈下,很多小生意无法进行下去了。曾经集纳着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也将随之消失。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人们在街头阅读商户发放的餐饮信息。餐饮店为抓住有限的顾客资源,到处发广告招揽生意。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一处自由交易场所清清冷冷。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一个专收废旧电视、电脑的旧货收购点,随着大量上班族的迁徙,大量的废旧物资被变卖或抛弃。收旧品的商贩从住户处收集电器,每天能收好几车,价格也便宜些,比以前生意好几倍。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一个旧品收购的小贩整理着上班族遗弃的书刊。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一女子从搬走住户遗弃的物件里淘出几瓶大米。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一大院内,几名妇女共用着一个水龙头,这里曾集中居住着上百住户,昔日拥挤的场面不在。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孩子们在简易的候车棚玩耍。很多外来人口的孩子在唐家岭出身、长大,这里是他们童年的记忆。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胡同内,一拿着羽毛球拍的男孩寻找玩伴。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街头到处是红色的拆迁动员标语。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仍然在扩建的居民楼。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一对男女和招揽搬运的司机讨价还价。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一男子搬离出租屋。摄影/韩萌
△ 2010年4月,曾经繁忙的公交车每天接送着大量进城上班的人,现在每天送出去许多搬迁的人们。摄影/韩萌
2010年6月11日,唐家岭开始第一拆。
上午8点,四台挖掘机停在海淀区唐家岭东北角附近,搬家公司的人匆忙从公寓里搬出空调等物品,物品装了整整一卡车。
马路对面的华伦公寓里,物业工作人员正在处理房子里的废旧物品,“这些东西还可以卖钱”。
△ 2010年6月11日,各类挖掘机进驻唐家岭东北角。开始拆除前,该道路还可以正常通行。摄影/韩萌
9点整,拆迁开始。数百名消防、公安和城管进驻拆迁现场。建好不到一年的四层的盛佳网络公寓被一片灰尘淹没,半个小时后,该栋楼变成废墟。几棵生长了数十米高的杨树也被弄倒。
与此同时,只有一层的华伦公寓被夷为平地,北侧只剩下了几户还未搬走的租户,他们抱着箱子,走过废墟,搬出剩下的生活物品。
△ 2010年6月11日,唐家岭东北角的盛佳网络公寓开始拆除。摄影/韩萌
△ 2010年6月11日,华伦公寓拆除完毕后,还有租户从废墟中搬出物品。摄影/韩萌
下午两点,当日的拆迁还在继续。
金唐公寓门前的一辆平板车上,两个正在准备考研的姑娘搬出几个行李袋,准备去寻找新的住处。
△ 6月11日,金唐公寓门前,两名等待考研的学生搬出公寓。摄影/李强
2010年12月22日,唐家岭地区整体改造指挥部表示,唐家岭旧村已于12月18日完成旧村腾退,比预定日期提前了12天。
△ 2010年12月22日,唐家岭。摄影/杨杰
2012年3月19日上午,中关村地区最大的森林绿地——中关村森林公园正式在唐家岭村旧址上兴建。
按照市区的规划,2012年至2014年,在唐家岭村旧址上建起了2356亩的中关村森林公园。
△ 2012年3月19日,海淀唐家岭拆迁村旧址上,中关村森林公园工程启动,北京各单位现场种树。摄影/秦斌
2017年上半年,唐家岭地区又拆除了违建共8900平方米,腾退出的区域将建设停车场配套设施,融入中关村公园整体规划建设。
未来,中关村森林公园将成为海淀区乃至北京市新的风景点,惠及周边20万市民。
△ 2017年7月,中关村森林公园内景。摄影/浦峰
△ 2017年7月,中关村森林公园,市民在新建的亭子里休息。摄影/浦峰
△ 2017年7月,中关村森林公园,用唐家岭拆迁老材料修建的影壁。摄影/浦峰
△ 2017年7月,中关村森林公园,公园步道。摄影/浦峰
△ 2017年7月,中关村森林公园,唐家岭老照片和原址老门牌。摄影/浦峰
- The End -
摄影报道:新京报摄影部
编辑:小麦
本文为拍者(微信ID:ipaizhe)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