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地记游之三
漳州临海,北邻厦门,昨日今日游漳州,将所见所闻,以“一二三四”简括如下:
一群楼
昨日下午,在漳州市的南靖土楼参观。南靖土楼与龙岩的永定土楼,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以“福建土楼”之名授予世界文化遗产。以前去过永定土楼,这次在南靖看到的土楼,没觉得与永定的有多大区别。土楼,是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家庭家族免受外部侵害而建。众多家庭聚居于土楼内,能够和睦相处,这本身就有着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意义。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田螺坑土楼群”线路(南靖土楼分三条参观线路,另外还有“云水谣古镇土楼景区”和“河坑土楼景区门票”)。

田螺坑土楼群,民间流传一个故事:上世纪美国人的卫星拍到了这几座土楼,误以为中国在此地设置了核武器发射基地。田螺坑这个被誉为“四菜一汤”的土楼群,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代表性标志

田螺土楼“四菜一汤”里的一“菜”——文昌楼

南靖最大“裕昌楼”内部
两个人
今日早上在漳州母亲河——九龙江南岸的南山桥边,因问路幸会两位漳州老人。一位叫曾树水,72岁;另一位是81岁的游练。二人详细地为我和我的旅伴讲解了漳州的旅游景点及风土人情,说得细致清楚,成为接下来我们游漳州的指南。二人都是军人退休,游练老先生告诉我他在北京杨闸军营当兵6年,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借此感谢二位先生。

幸会曾、游两位儒雅热心的漳州籍老先生
三个馆
参观了漳州市博物馆、林语堂故里纪念馆、中国女排漳州训练馆。
漳州市博物馆是新馆,去年才正式开展。除了漳州通史外,比较具有地域特点的,是“漳台一家”和“漳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

漳州市博物馆新馆,启用才两年
林语堂是我非常喜爱的文化大师之一,因此特意到建在他故里的林语堂纪念馆参观。

林语堂的祖籍地在漳州郊区的五里沙村

林语堂纪念馆是漳州市政府投建的纪念馆

纪念馆院内书写着林语堂的话:“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到女排漳州训练馆,则是听了二位老人讲馆前那个“神奇石碑”而来的。

中国女排训练基地有两个,一个在漳州,一个在湖南郴州。天气最冷的时候,女排就在漳州xun lian

漳州市上世纪八十年代为纪念女排“三连冠”,在训练馆门外街头建的纪念碑。游老先生说自从建起这座“定风珠”,漳州至今没有遭过台风等大灾
四座桥
九龙江上有不少桥,但按照二位老者的指点,选择了其中四座,或徒步登桥,或驾车穿桥。
中山桥:顾名思义,是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桥,但中国不止漳州一个地方有,比如我就去过兰州的中山铁桥。漳州的中山桥,是最早以孙先生名字命名的。

中山桥头的纪念碑

漳州中山桥
金峰廊桥:二位老先生说此桥是中国跨度最大的廊桥。
南山桥:与中山桥相邻,正是在此桥边幸会二位热情的老先生。

南山桥,在此桥边邂逅了两位漳州老先生,从他们口中得到了游览漳州的秘笈

在九龙江北岸中山桥与南山桥之间,一位当地服务者正用裁纸刀挖出砖缝间刚刚生出的小草。拍一张,算是显示一下美丽漳州背后的故事

水仙花大桥
水仙花桥:顾名思义,与水仙花有关。漳州水仙有名,因此每年冬天都会在水仙花大桥附近的圆山搞水仙花会。我们下桥后,特意找到花会所在的圆山,见到了尚在地里的水仙。介绍牌介绍:圆山是漳州水仙最盛最好的地方。

圆山水仙花海,牌上写着:“全国水仙数漳州,漳州水仙看圆山”

冬季开过花的水仙尚在水田里。保安说再过一个月就要拔出来,晒干收藏起来,待到水稻收割后再种上。这段时间地里种稻谷
打油一首作结:
一楼二人三个馆,
四桥横跨龙江间。
春来四处花木盛,
今日终于至海边。
2021.4.16 写于漳州汉庭酒店
2021年春京闽自驾游散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