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最初是指一种以金饰 物的工艺,即在器物的表面上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子。后来,人们亦用这个词来比喻人到某种环境中去深造或锻炼(如出国留学)只是为了取得虚名。
原来“镀金”一词的这一用法源于唐代的一个典故。据五代人王定保撰《唐摭言》卷十三、李等撰《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五十一及元人辛文房撰《唐才子传》卷六记载:
唐代钱塘诗人章孝标几次考进士不中,十分苦恼。诗人李绅为淮东节度使时,一年初春大雪,章孝标到李绅府上赴宴。李绅素闻章孝标诗名,就让他当席赋诗。章要来纸笔一挥而就:“六出花飞处处飘,粘窗拂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李绅对此诗大为赞赏,劝他再苦读应试。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章孝标果然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在即将衣锦还乡之前,他在长安做了一首诗寄给李绅:“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渡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立李绅见互章孝标的这首诗后,从中看到了章孝标小成即满的肚量和傲气十足的气派,觉得有必要提醒教育一下章孝标,于是就立即做了一首诗《答章孝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一见此诗,大为羞愧,并立即给李绅去信,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