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计件工资制度方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管理政策和公司其它有关规章制度,按车间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公司计件/计时双行薪资方案。
第二章 原 则
第二条 按照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坚持工资增长幅度与车间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同步,员工平均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与车间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相适应的原则。
第三条 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特点,建立起本公司规范合理的薪资 制度。
第四条 以员工岗位责任、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指标综合考核员工绩效的报酬,适当向经营风险大、责任重大、技术含量高、有定量工作指标和领头作用的岗位倾斜。
第五条 构造适当工资档次落差,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第六条、计件工资的目的 公司员工实行计件/计时双薪工资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对个人劳动投入与收入直接挂钩,激励作用显著,同时反映劳动者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别,体现多劳多得,员工也比较能接受这种公平性,它还能促使工人自觉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工资。它不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报酬,而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来计算劳动报酬。是指按完成产品的数量来计算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即,工资是用工人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乘以规定的计价单价计算得出的。计件工资可分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个人计件工资适用于个人能单独操作而且能够制定个人劳动定额的工种;集体计件工资适用于工序过程要求集体完成,不能直接计算个人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的工种。
第七条、在实行计件工资同时,对特殊或管理层岗位予以计时工资并予以补充,或综合考量。
第八条、计时/计件工资基本适用范围:
计薪方式
适 用 范 围
计 时(月薪)工 资
部门主管,办公室人员, 文员,特殊技能人员,仓管及后勤部门人员,品管.品检人员。
计 件 工 资
生产线 班 / 组长,生产员工,
第三章 计件 工资方案的构成
一、 计件工资方案原则:因事设岗、因岗定资(岗位基础工资)、因效(益)定奖(绩效奖工资),在体现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不同岗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 工资构成:应发计件工资=岗位平日计件基本工资+加班计件工资+岗位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数*绩效考核系数)+奖金。
三、 工人在原计件工资的基础上,增加年资工资来拉开同一岗位新老工人工资差和同岗同龄不同技术贡献的工资差别。每人20元 。
四、工人在原计件工资的基础上,增加职务津贴来区分员工不同岗位 不同技术及所负责任 的工资差别。以不同的职务/岗位津贴来区分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职差评级分为五级
职务别
五级职差津贴
基本工资
特给津贴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部门主管
生产主管
100
200
300
400
500
3800
生产 组长/ 仓管组长
50
100
150
200
250
2500
班长/品管
30
60
90
120
150
2100
技工
30
60
90
120
150
1900
仓管员/ 计划员
正式
50
80
110
140
170
1800
试用
10
20
30
40
50
1700
普 工
正式
20
30
40
50
60
1600
试用
0
0
10
20
30
1400
其它杂工
正式
0
10
20
30
40
1200
试用
0
0
0
0
0
1100
(2)岗位工作津贴:岗位工作津贴分五级
岗 位
五 级 别 岗 位 工 作 津 贴
特给津贴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组长/代组
80
120
160
220
260
班长、品管/仓管
50
80
110
140
170
岗位 技工代品管/代班
30
60
90
120
150
五、 薪资制度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计发
公司员工工资推行计件工资制,工厂生产的产品款式 多种多样。部分产品可能有很多道加工工序,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宜实行计件工资制,但在生产任务紧急时,要求工人加班,都是有制定加班费,在工序少,货量不够时,又无法保证员工的基本薪水,所以,公司采用以下薪资发放计算制度:公司计件以群体 计件为主,以产品包装容易度,由计划主管部门给出计划包装量,具体计件方式如下:
A: 按公司的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的计划工作量安排,
1:在8小时内完成工作量的,均计为正常计件工资。
2:在8小时外加班时间内完成的数量计相应工资,另外补加班补贴,并需按要求 完成工作量。
C: 因生产需要,公司安排加班生产完成的的其它增加量,圴计计件工资,并补加班补贴。
六. 计件测算基本方法
计件工资制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下:
(1)计件/月薪工资的计算。
A、计件基本工资 = 计件产品件数*单价
B、加班补贴/工资 = 平日加班补贴/工资+周末补贴/工资+法定假日
C、绩 效 工 资 = 绩效工资基数*绩效系数
D、应付计件工资 =计件基本工资+加班计件工资+绩效工资+奖金
E、应付月薪薪资 =月薪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全勤+奖金
F、代 扣 款 项 = 个税 +社保+其它代扣款
G、实付计件工资:1: 应付计件工 资 > 基本底薪
则 实付计件工资工资=年资+应付计件工资+底薪+职务+岗位津贴+技术津贴
2: 应付计件工资 < 基本底薪
则 实付计件工资工资=年资+基本底薪+底薪+职务+岗位津贴-代扣款项
(基本底薪+职务+岗位津贴 =保底工资)
(2)应付月薪薪资 = 年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补贴(元)+绩效工资+奖金
实付月薪薪资 = 应付月薪薪资-代扣款项
(3)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底薪合理调配。
计件工资计算的主要依据是计件单价,即工人完成每一件产品的工资额。计价单价,由计划部门评定后报上及主管审核后执行。在工作调动时,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要合理调配。
计算公式如下:
如: 1.当日生产,换料/换产品次数在4次以内(含4次),按件资计算.
2.若提前完成 产量, 将视情予以奖励。.
3.个人主观原因未能达到额定产量的,超时生产所用时间不计平日加班补贴/工资,生产的量计薪资.,若有超出计划量的,纳入平日计件工资。
件资单价=底薪÷21.75÷IE产能周期/8H 计件工资=件资单价×实际产量;
(4) 不良折扣:
产出之不良品造成的浪费,以不良品数量从良品件数中按不良品数50%的规则扣除相应的损耗.(设备异常及非人力所以掌控情况造成的不良除外)
不良品:①下一工序剔除的;②下一工段退货的;生产失误的 批量不良另案规定处理.
(5) 补时工资:
1.在当日生产计划中主要生产任务不足支持正常工作时间,当值人员分配到其它工作岗位予以补充的,需有主管以上级干部签名确认的有效记录,计算补时后的计件工资.
2.因机械故障或其它因素影响到生产停滞1小时以上,作业人员接受其它工作安排的,可计算补时工资。
3:因公司生产材料短料等原因造成生产停产的,正常工作时间 内 以底薪÷20.83÷8小时的方式补小时工资,计入其它奖中。
4:若因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停产的,不予补时。
5:若因生产量增加或产品量短少, 补数类生产订单生产时,.按正常数量予以计件 补计工时
6:若有工作临时调动或因公误时的,需要为员工补时工资的并符合补时工资条件的,需有当事人和现场管理有效记录含有时间、地点、谁、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完成结果的日报内容.并有主管以上级干部签名确认的。 否则补时工资无效。
补时金额 = 基本底薪÷21.75÷8H *误工时. 补 日工资 = 基本底薪÷21.75
(6) 计件工资的几种形式: 1.计件基本工资。计件工人按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和计件单价来支付工资; 2.加班计件工资。工人在规定工作时间内完成生产量,在加班时段内多完成的量,按国家规
定,以加班计件工资计 发的工资; 3..计件奖励工资。产品数量或质量达到某一水平,按规定完成80%以上,给予一定奖励;
a:全勤奖:每月除节假日外的工作时间圴正常出勤,公司予以的奖励,以30元计发,有缺勤圴无此奖励。
b:超产奖: 1、达产量100%,以基本工资为基准15%为奖励系数*实际计件工资
2、未达保底工资数量的,圴以计件工资5%予以处罚,做扣款项。
c:季度奖:公司以一季度为单位,视效益情况,综合评估后给予的员工奖
d::绩效奖:公司以年为单位,视效益情况,综合评估后给予的员工奖
e::其它奖:其它形式的奖励。
4. 生产淡季的保底工资。生产淡季或产量较少的月份,计件工资达不到 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下,以最保底工资标准发放。
5.公司生产相应的部门及层面分计时跟计件两种结合, 合理安排生产成本。方式 如下:
(7) 采用计件法必须注意:
工程计算要合理。计划量不能超多。计件人员一定要用有工作经验的员工。
七.定出所有产品工序的单价及计算方法后,相关领导审批后存档。
八.要完成计件工资必须有以下程序:
基本工资表
员工在计件同时保持一定的基本底薪。
工序单价表
为产品工序编上代码注明单价如:001生产 002包装等等,然后产品或工序单价比如工序001单价0.38元,价格评估必须3人以上评估人员进行评定。
计件生产工序数据表
如下: IE工程 单价核算表
产品名称
工序
时间
完成数量
核算单价
评估单价
修正单价
备 注
核准: 审核 评估人员:
计件工资核算统 计表 如下:
员工计件工资每日报表
部门:
姓名
产品名称
工 时
工 序
单 价
数 量
应得工资
减扣额
奖励
实得工资
备注
审核 制表: 日期: 年 月 日
员工计件工资月统计表
月 份: 姓名:
日期
产品名称
工 时
工 序
单 价
数 量
应得工资
减扣额
奖励
实得工资
备注
本 月 合 计
审核 制表: 日期
部门/团队计件工资月份统计表
月 份:
日 期
产品
名称
工 时
工 序
单价
数 量
应得工资
减扣额
奖励
实得工资
备注
本 月 合 计
审核 制表: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