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刚至,高温不退,互联网上却透着一股寒气。
8月23日,有媒体报道,华为内部论坛新上线一篇文章,任正非在文中提到,“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这番话很快上了热搜。文章本意是把寒气传递给华为每个员工,一经传播,这股寒气传递给了市场——华为都把活下去当作目标,中小企业怎么活?
其实,外界不必过度解读这封内部信,局外人更没必要被这股寒气吓倒。
01
无需过度解读
据第一财经报道,华为内部论坛22日上线了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
任正非在文中提到,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任正非判断,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未来十年将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这将给华为带来市场压力。
此后,诸如《华为收缩,任正非呐喊:活下来》的标题,让华为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判很快传染开来。有人感慨“华为原来已经惨成了这个样子”,有人猜测这封信背后的深意,悲观表示“大家都凑合活吧”,也有人重新喊出“今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不知多少人真实抱有上述想法。华为这封内部信引起如此大关注,一方面是因任正非掌舵华为这家民营巨无霸公司,其市场预判对不少人有一定的指向性。另一方面,是当下市场的整体情绪,这封信恰好提供了一个渲染契机。
如果回到这封信本身,需要警惕对它的过多解读和夸大。
02
华为的危机感
华为公司顾问田涛在《我们为什么要做企业家》书中提到:
多年前,任正非在北京研究所对一位来访的领导说:“3个月不努力,华为就会垮掉!”
田涛如此评价任正非:“他是那种善于不断地将理想与现实、愿景与恐惧进行场景转换和对冲的领导者。”
危机意识刻在华为基因里。“活下去”的提法,对华为员工来说并不新鲜。比如,2021财报会议,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2020年的目标是活下去,2021年的目标依然是活下去,不过希望能活得好一点。
其实,强烈的危机意识并非华为独有。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波音公司曾制作模拟倒闭的短片,短片中用扩音器向员工播放“今天是波音公司时代的终结”。
有人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华为营收与净利润率双下降。
8月12日,华为发布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5.9%,净利润率5.0%,同比下滑4.8个百分点。
这或许是任正非发出“活下来”内部信的现实考量。
华为的危机感,是必要的。大企业体量庞大,有着巨大运行惯性,任何一个迟来的转舵,都可能导致淘汰。
明白上面两层背景,再去看任正非提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其实也没有那么值得惊诧。
03
寻找危中的机
任正非对经济和市场的判断,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但代入感太强就不合适。
大企业是一种活法,中小企业是一种活法,小微企业又是另一种活法。大风来临时,大树能轻易被折断,小树小草反而能弯腰,而且会把根扎得更深。真正遇上危机,中小企业闪转腾挪的灵敏度更高,这是该有的自信。
大企业求生存的时刻,或许就是中小企业的机遇时刻。任何的大企业都起于毫木,都是顺应时代在一次次危机中寻找机遇,一点点由小做大。
不要被没有意义的悲观情绪笼罩,努力向前,才是生活的正解。
撰文|柴归
*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