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DannyData第10集,我作为著名科技财经区创作者…的朋友,今天特意邀请了B站、油管和知乎三位大佬在本集视频里跟你们聊两句,你们猜猜他们是谁呢?留个悬念,今天视频大家更要元气满满哦。
在很多中国“老干部”心中,B站只是小学生们看二次元动画片的小众视频网站,但其实B站很早就受到互联网大腿们的关注,比如腾讯早在2015年7月就投资了B站,之后还多次增持,目前已成为B站第二大股东,持股13.3%,仅次于持股15.1%的“已婚”大佬陈睿。
Bilibili 招股书
而阿里也在2019年二月投资B站,持股7.2%位列第四大股东,所以我预计之后你们可以在B站上看到越来越多“淘宝带货”up。尽管B站粉丝们戏称B站为“小破站”,但其实B站是名副其实的“大破站”,啊不,“大牛站”,目前B站整体MAU(每月活跃用户数)已高达1.3亿,移动端MAU 1.16亿。
B站MAU和手机客户端MAU
我相信你们看过很多关于B站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油管(YouTube)的分析,那今天我就来唱唱反调:B站为什么不是中国油管?
我是小丹尼,谈车说科技,本集DannyData视频论据仍然遵循我的洁癖标准:随你反驳,所有论据都是一手信息。
看到上集你们留言说我是“坑王”、“挖坑狂魔”等等,好吧我知道错了,这集你们可以再数数我又挖了多少个坑。
01 挣钱模式
先说第一点,挣钱模式。
直接放结论:B站是靠手游作为“挣钱担当”,而油管是靠广告作为“挣钱担当”。
先说B站,我们可以从DannyData看出B站2019全年的手游收入仍然占整体收入的大头,占比53%。其次是直播和增值业务,指的就是你们熟悉的冯提莫和大会员,占比24%;之后是广告收入占比12%,其余11%是电商与其他收入。
B站业务收入细分
虽说目前B站的手游收入确实是“挣钱担当”,占比超过一半,但是我们就能因此下结论:B站就是“披着视频弹幕外衣的游戏公司”吗?这种说法貌似还是挺有道理的,但不要像个小可爱似的行吗?
我们不能因为B站现阶段主要靠什么赚钱,就随意把B站定性是什么类型的公司。就像当年乔布斯参与Pixar动画制作,甚至为苹果广告撰写文案和配音,你能说乔布斯就是一个优质百大up主吗?当然不能了。我们要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大家需要多关注五年甚至十年的规划再去定性。而且互联网时代都是高速变化的,你可能前两天还是当英语教师,过两天又去卖手机,再过两天又搞起直播带货当年友商的产品了。游戏只是B站社区积累十多年的一次商业化实践。陈睿在采访中也曾提到:“游戏的业务是因为我们开始的比较早。”
说白了就是游戏只是B站的挣钱方向之一,只不过这两年占了B站整体收入的大头。我们要抓住的是事物本质,比如B站的社区氛围,也是我之后在第二点要重点讲的。简单的说就是,B站有些业务现在负责“挣钱养家”,比如手游;有些业务负责像你老婆一样喊你“赶紧回家”,比如社区氛围,也就是长期核心竞争力。
之前我说了腾讯在2015年7月入股B站,其实B站尝试做游戏业务还要更早。B站早在2014年1月就开始和第三方手游公司合作,到了2017年8月发布了第一款自研手游。知名动画《fate》系列所改编而来的角色扮演类手游FGO。当时陈睿和杨坤,啊不,陈坤为FGO做过一场直播预热,可以说当时两位陈姓大佬已经是直播带货天王了。
2019年FGO的收入仍占B站手游收入的58.2%,在2017年、2018年甚至高达70%以上,可以说之前B站的收入都是“鸡蛋放在同一个FGO游戏包里”,还好在2019年有所好转。
虽说目前B站的收入确实仍然是主要靠手游,但我们还需要看大趋势,陈睿在2018年Q4的电话会上提到了的目标:游戏收入和非游戏收入各占比50%,近三年B站的手游收入占比一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17年83%、2018年71%、下降至2019年的53%。可以说完成了当年陈睿定下的目标。
再说油管,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的利润表倒是挺干脆,直接把油管收入命名为YouTube Ads,由此可见广告收入对于油管是多么重要。如果只看B站和油管的官方信息,B站的广告类型分为3种,目前只开放了两种;而油管的广告至少有8种,当然他们分类所包含的范围有所差别。关于B站和油管广告更进一步解读,有请第一位B站大咖登场:
老蒋巨靠谱:“大家好,我是老蒋。应Danny的邀请,我来给大家非常浅的,简单介绍一下B站在广告这方面的商业化尝试。那有一些不太了解的小伙伴,可能会认为视频网站的广告只有像"优爱腾",优酷、腾讯、爱奇艺那样,在视频前面有一个六十秒或者九十秒的长广告强制你看完的,那才叫广告,但是不对。B站其实早已经有了各种各样广告方面的尝试,我给大家随便说几个。
第一种,比如说开屏页广告,你点开Bilibili这个app,然后会有三、五秒的时间,让你看一个大的设计图片,并且有可能跳转到其他链接,这叫开屏页广告。
那第二种呢,是信息流广告,那Bilibili网站,我们双列的视频展现,我们无限制的用手指往上滑,这个就叫信息流的排布方式。信息流广告的意思就是把信息流中的某一个豆腐块替换成推广内容,这叫信息流广告。
那第三种广告方式呢,是视频下面、下方的横幅广告,也就是我们看完一个视频之后,下面的第一个内容并不是其他的视频,不是给你推荐另一个视频,而是推荐一个其他的产品或者Up主选择放在那里的带货链接、淘宝链接,那么这个叫横幅广告。
还有一种形式呢,是频道广告,这里我很荣幸,因为我在频道刚上线的时候我就猜到了这块有可能进行变现。那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有一个厂商新发布了一款手机叫“老蒋30 pro”那么“老蒋”这家公司就给B站一笔钱,他B站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频道,就叫:老蒋30 pro手机,然后呢,也是推到这个信息流之中,这样大家点开:老蒋30 pro手机,这个频道的时候,就会看到各种各样Up主做的评测内容,体验内容啊,还有发布会的预告啊等等,这也是一种B站的广告变现的方式。
那么好,这些花里胡哨乱七八糟,我没说完啊,我只说了四五种,其实还有其他的方式,那加在一起,B站的广告方面的表现怎么样呢?我刚才说的数字,2019年B站全年广告营收8.2个亿,占到B站全年总营收的12%。这个数字老实说并不怎么样,因为我们对比一下就很清晰了。
油管去年一年披露,他们的广告收入150亿美元,大概是1000亿人民币左右,而且呢,广告收入是占到油管总收入的50%以上,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因为二者之间的“月活”的倍数其实没差这么多,油管现在“月活”的数据大概是20亿左右,B站是1.3个亿,“月活”用户规模只差了10几倍,但是广告的营收规模差了100多倍,这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对B站来说,B站这样的网站来说,最重要的一块广告的收入也就是UGC视频内容的贴片广告,那么这个广告油管是有的,而B站没有,用过油管的人应该能很清楚的知道我在说什么,这个UGC贴片广告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在油管上,如果这Up主同意了,授权了之后,你点开任何一个视频的话,那前面会给你推荐一支广告,这个广告只会强制性的播出,五秒之后你就可以跳过。这种形式呢,就叫UGC内容贴片广告,这个现在在B站上面是没有的。
我已经占用了很多时间,我长话短说,那么他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B站的算法系统没有谷歌那么强大,因为油管现在有全球最好的算法,它能够给你推广到你不反感的或者你正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给到你,但是B站现在暂时还做不到。
那么第二点呢,可能是两个网站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那么油管这个网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内容消费网站,而B站呢,它有很强的社区属性,而社区粘性越大,忠诚度越高,大家对于产品体验方面以及商业化方面的改动就愈发敏感。
所以说,可以想象的是,B站上面的核心用户,就算他们能接受开屏页,也能接受信息流广告,但是假如他们有一天发现他们看着看着视频,突然会蹦出来一个强制性打断他们观看体验的广告,那一定是会引起整个社区的滔天大浪,大家一起去反抗和抵制的。
所以呢,虽然这块是一个非常大的一块营收,但是B站暂时还没有把这个UGC视频贴片广告给放上来,我不知道Danny他是怎么想的,从我个人看来,B站现在的策略可能是走一步看一步,那么B站现在可能先尝试用其他方面的营收去覆盖掉由于缺失UGC视频广告带来的缺口,那比如说现在B站很明显的一个举动就是他在试图把B站直播这块儿的东西做大做强,看看能不能,比如说直播能不能达到B站总营收的20%啊?如果能的话呢,那B站可能以后就不需要上,有这个底气说那我就不上贴片广告,我给大家一个最好的用户体验。
那假设不行,假设这些尝试失败了,发现没有办法填补掉这个缺口的话,那到时候,B站在用一项系统工程用几个月的时间进行铺垫,最后再上线UGC贴片广告,那么B站未来会不会有UGC贴片广告以及如果有的话,什么时候上,我认为这也是未来一到两年之间,围绕B站的商业化的最大的战略谜团之一。
好了我是老蒋,那么现在把时间交还给Danny,下面再由Danny来给大家深度的解析B站的商业逻辑。”
感谢既有颜值、又干货满满的老蒋解读。广告对一家视频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能明显感受到B站在打广告方面是极其克制的。但是你要清楚,B站为了让观众老爷爽,其实放弃了很多利益,我祭出这张“广告偏心眼”模型辅助你理解。
我把利益方分成四类:平台方、内容创作者、品牌爸爸和观众。平台方作为广告制度的主导方,不可能让四类利益方同时满意。
先看油管的“广告偏心眼”模型,因为油管是国外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或者叫PUGC(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统治者,说白了就是基本处于垄断地位,观众没有太多其他选择,所以油管敢肆无忌惮的打广告,打广告的好处是可以让平台方、内容创作者和品牌爸爸都很爽。
给你们举个最现实的例子,我在油管上的粉丝数不到B站的三分之一,但是我在油管上的每月平台激励是B站的3倍以上,正好倒了个个儿,羊毛来自羊身上,油管上对我的激励当然主要来自于品牌爸爸的广告了。
再看B站的“广告偏心眼”模型,由于国内视频行业竞争太激烈了,B站为了先让观众老爷爽,在广告方面其实是牺牲了平台方、内容创作者和品牌爸爸的利益。
比如陈睿早在2014年就承诺过:“Bilibili的正版新番永远不加贴片广告”,说白了就是哪怕自己少挣了很多钱,也要先让观众老爷们爽到了。
之前我提到了我在油管和B站的平台广告激励差距,所以B站在广告方面牺牲了我这样的内容创作者利益很好理解的,那为什么我说B站也是牺牲品牌爸爸的利益呢?
品牌爸爸当然希望B站可以有各种花里胡哨的广告露出方式了,但这又违背了B站以观众观看体验优先的原则。比如在2016年5月陈睿专门在知乎上做过道歉,原因就是当时B站迫于友商和版权方的压力必须做贴片广告,不贴就不给你们看,所以B站只好妥协了,但这又违背了之前陈睿 “bilibili的正版新番永远不加贴片广告” 的承诺,这对B站确实是件很纠结的事情。
所以商业世界永远不是简单的双向关系那么简单,甚至连你自己人都可能自爆造假。
注意我在这里说的只是广告,如果内容创作者和品牌爸爸一直不满意,长期来讲B站当然也发展不好,所以B站也会通过其他方式激励内容创作者和品牌爸爸们,比如B站通过给内容创作者进行活动评奖,包括我之前获得过的优质内容奖、“创作新秀奖”等等。
而对品牌爸爸们的激励体现在B站的其他收入中,比如除了我之前说的游戏和广告,还包括了直播和增值服务、电商和其他,其实B站挣钱花样还是非常多的。
要想彻底搞懂B站的挣钱花样有哪些,就需要梳理完B站“挣钱”(商业化)的关键时间点。之前我说了B站从2014年1月就开始和第三方手游公司合作,到了2017年8月发布了第一款自研手游,B站商业化最早是做手游,所以手游收入仍然占B站整体收入的大头。
而到了2017年12月,B站才开始做效果广告;在2018年1月,开始做大会员的增值服务;在2018年11月,B站上线了Bilibili漫画独立App,在次月收购了网易漫画,这个等我讲网易时再跟你们详细聊,你们感兴趣吗?“丹尼挖坑狂魔”先给你们挖一个坑吧。
其实只要是Generation Z感兴趣的一切,B站以后都可以尝试去做,比如B站前段时间联合各大书店搞读书活动,其实就是为了壮大学习区。这也是我说B站挣钱花样多的重要原因,年轻一代总会长大的,消费主导权总会由他们来主导。
02 社区氛围
接着说第二点,社区氛围。
B站有多重视社区呢?B站在招股书里自我介绍就反复提到了Community这个词。所以你把小破站称之为视频公司,还不如把小破站当成个大社区。
大彩蛋来了,你们期待已久的DannyData数据可视化工具小程序版本上线咯!之前你在DannyData前10集视频里看到的所有分析功能,你都能在DannyData小程序里使用。
还有小同学问价格是多少?我含泪告诉你们:限时免费,可以说是白嫖党们的福音了。小程序里搜索“DannyData”,你就能上车了,之后我们还会上线高清无码版的DannyData网页版本和更多超强功能。DannyData小程序,随你把玩。
有请第二位大佬给大家讲解一下B站和油管社区氛围的区别。
李自然:“Danny给我的题目是让我聊一下B站和YouTube在社区方面的区别。B站是做二次元弹幕网站起家的。所以说他一开始就有一个核心用户群体,就是这个二次元群体。但是后面B站基于商业方面考虑,在把这个用户群体再扩大,但其实B站呢可以说始终在控制着整个站的调性,因为B站这种弹幕形式啊,是用户之间强交互的。
你想想如果进了一批大家都讨厌的人,发些大家都很讨厌的弹幕的话,那就会对这个站的氛围产生很大的破坏,所以说B站可以说他天生就会考虑到用户之间能否相融啊,B站的风格呢,也可以说整个是在B站团队的这个把控之下的,团队也希望用户之间是能够和谐共处的。
那Youtube呢,它在初期的时候就已经是千奇百怪的,这里面传什么视频都有大家就各搞各的吧。就一开始他就是面向一个最广泛的用户群来做的,他没有一个核心用户群体,所以说这个用户之间呢,也没有什么共同点啊,也没有什么共性,就什么人都有,而且呢,YouTube在很早期就决定向创作者分账了。
创作者和YouTube之间呢,可以说是一种利益共同体的这样的一个关系,而且YouTube的它主要是靠算法的,人工很少干预,很少有YouTube的编辑推荐一个什么视频对吧。它其实更希望看到是这个创作之间互相竞争、优胜劣汰的这样的一个局面吧。它其实它不在乎我应该扶持什么的内容,我应该营造一个什么样的一个氛围。
它也不在乎用户互相之间看对方是不是对眼,他只在乎用户在他的平台上面能不能找到他喜欢视频。如果用户在YouTube能找他喜欢的视频就可以了,然后YouTube就会通过算法把用户喜欢的视频推给这个用户,这是YouTube一个核心的一个逻辑
所以说这两个站呢,从逻辑上来讲,这是所谓这个社区的态度就很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能看到B站有很多全站的梗嘛,因为这个B站所有的用户都有相似的一面,对吧,所以他有很多在全站都流行的梗,
但YouTube的就没有什么全站的梗,因为YouTube更多就是一个整个社会的一个小缩影,所以说YouTube的用户之间是很少有什么共性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B站现在在引导一个学习氛围嘛,如果是知识型的视频,也经常会有课代表来收心阿,整个学习氛围比较浓厚的吧。
那YouTube呢,就对这个用户的这个留言也好,他去各种交互啊就比较放任,也没有做任何的引导,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少数YouTube的用户,这个嘴很臭的对吧,当然也因为YouTube也不怎么审核对吧,所以说其实还是非常的不一样的。
这个B站的更多,我觉得它是把整个站看成是一个大的社区在经营嘛,那YouTube社区呢,更多是创作者自己搞,把自己的粉丝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搞一些小的社区吧。这是我对这个YouTube和B站社区方面不同的个人的理解吧。DannyData做的非常好啊。加油。”
感谢牛比的李自然给大家讲解B站和油管社区的区别。我认为油管像个大食堂,以前的B站更像是精品咖啡馆,但是随着B站逐渐做大,陈睿也说过:
即使在调高了用户增长目标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会把我们用户的质量、包括社区的氛围作为我们最最重要的一个工作。
精品咖啡馆也开始做外卖咖啡、无人咖啡机这些受众群更广的业务。
我们都知道一家公司的老大风格会对这家公司的影响有多大,比如马斯克的天马行空之于特斯拉,乔布斯的极致创新之于苹果,而陈睿,一看就是个老二次元了。搜狗的王小川当年和陈睿是同桌,他对陈睿有过这样的评价:
主持人:“王小川当时就跟我讲,说他特别气愤,说高中的时候他就是特别勤奋学习的学霸,你就是天天看漫画的学渣。”
陈睿:“呵呵呵呵呵,对,我喜欢看动漫。”
其实我一直认为,如果创业者对自己的事业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长期来看肯定是做不好的,如果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割韭菜,就会出现做假账、抄袭白皮书什么的下三滥手段。我相信陈睿对B站的社区,是有发自内心的热爱的,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B站的元老用户。
陈睿:“我应该是B站的前两万名用户,我是2010年就开始用B站。”
你们有比睿帝上B站更早的吗?请用弹幕告诉我,你是哪年第一次上B站的?
B站良好的社区氛围,给了创作者很多激励,包括三点:
1) 奖金激励
B站可以说是在中国所有视频平台里对像我这样的内容创作者奖金激励是数一数二了,因为B站视频90%(以上)的观看量都是来自于PUGC内容 (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 ,说白了就是相对专业一些的个人或小团伙内容创作者。
尽管B站在中国所有视频平台里对PUG内容奖金数一数二了,但如果我只靠B站平台的奖金激励也是没办法体面生存的,更别提还要养活一个创业团队了。因此陈睿才会说:
陈睿:“B站创立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Up主们创作视频是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那真的叫用爱发电。所以的话接下来,我们Bilibili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尽快的让这些Up主能够收获回报,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专注的创作作品。“
所以长期来看肯定是不能只靠“用爱发电”的,以至于找品牌方恰饭对于B站内容创作者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B站社区除了可以为内容创作者带来金钱上的回报,还能带来什么价值呢?
2)反馈
没错,看DannyData视频的各位,你们的每一条弹幕、每一条留言或三连,都是对我这样的内容创作者极大的支持。
你们的反馈,就像自动驾驶收集的数据一样,更多的数据可以让自动驾驶快速迭代。你们无论是喷也好、夸赞也好,其实都可以让我这样的内容创作者快速进步。所以我在这里想感谢一下之前给我弹幕、留言和三连的同学们,是你的反馈促使了DannyData视频从第1集到现在第10集,每集都有肉眼可见的进步,谢谢你。
你可以观察到的是,同样的视频和同样的播放量,在不同视频平台上获得的用户反馈数量差距巨大,B站的弹幕和留言反馈数量往往是其他平台的上百倍。
我看很多人说B站上小学生喷子多,但其实我非常反对这个观点,在任何圈子什么样的人都有,油管上的中年大妈照样会喷人,只不过B站上的反馈基数很大,大家聊的热火朝天,所以喷子们的数量会随着B站整体反馈基数的变大而变大。
除了反馈,B站还给创作者另外一大激励。
3)“开源社区”
陈睿曾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了《九九八十一》的案例:
陈睿:“有的人发起了一个《九九八十一》的项目过后,那么擅长作词的人就回去参与作词,擅长作曲的就会去参与作曲,擅长做视频的,擅长做人设的也能参与进来,那么它们慢慢的就可以组成一个团队,然后去创作不同的作品。”
互联网给了我们带来的价值之一,其实就是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疆界,让人们在一个虚拟世界中形成更好的协作关系,从而提高效率。由于疫情原因让很多人被迫远程办公,大家应该更能体会到互联网上协同确实可以在很多方面提高效率,就像理想汽车CEO李想之前发的一条微博:
“过去至少40%的会议、60%的出差、80%的商务社交和公开会议都是浪费时间,疫情让我们回归了事情运转的本质,结果反而更好了,内心也更踏实了。”
李想这段话确实比较夸张,但是在特定行业确实是成立的,这个等我以后讲理想汽车时再详细聊吧?你们感兴趣吗?挖坑狂魔小丹尼再次出现。
熟悉技术的应该并不陌生,其实“开源社区”早就存在,比如GitHub,但视频创作的“开源社区”还比较新鲜,
陈睿:“互联网给技术带来的一个非常大的变革,就是open source, 开源。”
B站确实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陈睿:“(《九九八十一》)歌曲发布了以后,它的B站上面引发了一轮二次创作的一个热潮,就是它相关的二次创作,包括翻唱超过一亿播放在B站上。”
其实我今天和老蒋、李自然还有之后出场的知乎大V联动,也是B站“开源社区”的一大体现,我们通过互联网相识、相知、相爱,啊不,互相欣赏,一起思维碰撞创作出更好的内容,对正在看视频的你也是有帮助的,你同意吗?如果你对这种形式感兴趣,我会邀请更多大佬朋友出镜DannyData聊天,支持的请弹幕打1。哎马好像这又是个坑。
聊完了创作者激励,你应该也清楚:只是有创作者的激励绝对是不够的,而是要形成一个正向滚动。
陈睿:“内容、我们的创作者、我们的社区和我们的用户,它是形成一个正向的滚动,最后他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东西。”
我很赞同陈睿所说:内容、创作者、社区和用户,这四者缺一不可。
为了让四者正向滚动,还需要社区的“润滑剂”,也就是社区运营同学的“社区感”,说白了就是运营同学能否让大家在B站这个大社区里嗨起来,和用户交个朋友。
陈睿:“Ta必须得是社区成员之一,Ta必须得具备跟这个社区得很多很多成员交朋友得能力。”
其实每个活跃用户数字背后都是人,这件事貌似谁都知道,但在互联网红利时期,这件事经常容易被忽略,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KPI要的是流量数字而不是用户的信任值。而现在,中国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了,对人的关注显得更加重要,用户的信任值比流量更加重要。
陈睿:“在十几年前,人口红利巨大的时候,很多产品的负责人把用户一片一片的看,他不是把用户当成一个一个的看,现在你可能用户对于某些产品来说,他就是大数据的一分子,或者他就意味着一个私域流量。但是如果你想做个好社区的话,你必须把用户当成一个人。”
几年前你可能还能通过“买粉丝再卖粉丝”赚到钱,但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商业模式,不好听的讲就是“人口流量贩子”,长期来看这种模式绝对是不可持续的,《国王的新衣》中戳破真相的小孩总有一天会出现的,这也是我在之前文章里强调DannyData做“信任生意”不做“流量生意”的原因。
03 原创国风
接着说第三点,原创国风。
我刚刚讲完社区,大家都知道B站社区有个特点,那就是:基于创作的社区。
陈睿:“B站的一个本质那就是创作,因为Bilibili首先是一个基于创作的一个视频社区。”
B站创作些什么呢?在很多人的古板印象中,B站还是小学生们玩闹二次元的地方。对于这个问题,我站陈睿。
陈睿:“就是很多人都觉得95后00后这一代很娱乐化,如果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能就只能用这种锥子脸的网红,或者去用一些这种哗众取宠的一些题材,其实不是的。我认为每个人的心中对于高尚的事情,他都是有追求的。”
在我看来,B站还有很大一块金矿待挖掘,那就是国风,说白了就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内容创作,尤其是中国文化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说到这里,有请我的第三位朋友,知乎大V Emma:
Emma:“丹尼这个大直男应该是没什么女性朋友,所以才找的我。那他让我聊下中国视频在海外的市场。
其实在海外看中国视频的主要有两类人:海外华人和对中国内容感兴趣的歪果仁。
海外华人虽然有6700万,但是说中文的不多。所以这个也解释了为什么像老高和小茉这种宝藏级别的中文YouTuber,他们粉丝量也只能在百万级别,很难突破千万量级。即使是我们很喜欢的何同学,你们猜他在Youtube上有多少粉丝?居然不到三千粉丝,真的让人觉得匪夷所思。那其实这个粉丝数,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占据海外市场,还是要抓住非华语人群。
那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海外对于哪一种中国内容最感兴趣。
其实呢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海外市场是非常吃这一套的,这也是李子柒能在youtube上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
另外,随着我们中国经济的崛起,老外对于中国商业和市场的分析也是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呢我们想打入国外主流的内容市场,中国传统文化和商业分析,是两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不过我觉得我们出口视频到国外,除了是因为有这个市场空缺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民族意义。
在过去20年,我在超过十个不同国外城市生活过,我会发现有不少国外设计师朋友会跟我说:中国是一个严重欠缺美学的国家。那我就会觉的他们有这个偏见,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其实没有读过红楼梦,没有看过我们的园林设计,也从来没见识过我们的山水画。
同样的在更早的时候,我在剑桥读书,然后就有朋友BB说你们中国是一个缺乏创新、没有趣味的国家。我当时就马上给他看我们中国怎么一粒黄豆就能吃出一百种创新吃法,你怎么能说这样的国家没有创新,没有趣味呢?
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一个人去diss一个国家,他其实就是因为不了解。我们对国外是这样,外国人对我们也是这样。
其实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有那么多可秀给国外的内容,其实要做的就是探索出一个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和文化鸿沟的方法。李子柒和黄西是最好的代表,但他们的模式,肯定不是唯一的模式。所以DannyData加油呀!”
感谢有很多电动车男粉丝的知乎大V Emma分享,之后我和Emma还会合作访谈节目DannyPal,而且邀请了特斯拉Elon Musk…的朋友来做客,能和Elon Musk做朋友的当然也是位硅谷大佬,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说起国风文化,其实现在你已经可以在B站上看到各种国风内容的创作,比如穿蓬松的长裙古筝弹奏动漫歌曲《千本樱》,甚至还有唢呐为《千本樱》“注入灵魂”。
我自己作为一个老90后,其实非常佩服Generation Z的国风创作能力,因为他们知道,宣传国风绝对不是“新瓶装旧酒”,拉菲的瓶子装上茅台也不是内味儿,绝对不能像“老干部”们折腾小同学那样搞得不伦不类:
好吧,我真有点儿心疼这位被“老干部”折腾的小同学。Generation Z可以把国风创作成鸡尾酒,通过最时尚的方式跨界结合中华文化的魅力。
很多人说Generation Z的成长接受到很多西方教育,变得不爱国,但我认为恰恰相反,其实他们更爱国,只是他们和“老干部”的爱国方式不同。
Generation Z爱国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认为有三点:
1) 乐于自黑
这个很好理解,我的“同路人”观众都知道,自黑在我这里从来都是褒义词,意味着敢于直视自己的缺点。只有敢于直视自己的缺点,才能通过反思进步。其实这有点类似咨询行业经常用到的PDCA模型, 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说白了就是需要不断检查反思自己的缺点,才能持续改进有所进步。
2) 敢于批评他人
Generation Z都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互联网的世界相比真实世界就是一个“吐槽”的气氛,你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暴露的更加明显,说白了就是大家在网络上谁没见过污言秽语或彩虹屁,当你看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这也是弹幕能在Generation Z用户群里非常流行的一大原因,他们敢于表达自己观点,就像我在上一点所说这也是对创作者很好的反馈,激励优秀的创作者去创作更优秀的作品,而那些内容质量不好的或者心态不好的,也被Generation Z的弹幕批评吓跑了。所以在我看来,B站的弹幕文化也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一大体现。
可能我比较乐观,我坚信只要B站作为平台运营方正确引导,最终能留下都会是那种干货满满、自信心爆棚的优质创作者。只有干货满满和自信心爆棚的优秀创作者,才能更好的宣传我们的国风文化,因为民族文化宣扬的背后,往往都是民族自信。
做个小结,B站为什么不是中国油管呢?第一点,挣钱模式;第二点,社区氛围;第三点,原创国风。
今天我说了不少B站的优势,但未来B站在Generation Z一代的市场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我认为B站最大对手绝对不是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那种传统视频平台,而是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只要是抢占年轻人时间的app,都是B站的竞争对手,这个以后等我以后讲字节跳动时再详细聊吧,你们感兴趣吗?这是今天挖的第几个坑了?我都数不过来了。
讲完了B站,又到了我最想和你们说的——我的价值观。
其实在我们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听到一些前辈的“冷嘲热讽”。比如当年80后就会被前辈称为“垮掉的一代”,而我们90后又会被80后称为“垮掉的一代”,到了现在,网上还会不断有人说Generation Z是“垮掉的一代”。那我就想说了,如果这么多代人都像葛优瘫一般的垮掉,那中国近几十年靠的是什么快速崛起呢?
其实我个人是非常看好中国Generation Z,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也有更多的见识,当你看的越多,偏见也就越少。就像一位设计师朋友所说:“如果你总认为一个新冒出的设计,或一个新事物不好,也许只说明一件事: 你老了。”
我之前在DannyData小米视频里给00后吹过彩虹屁:“哪怕我在欧洲留过三年学,我也认为自己的英语口音还不如很多00后”,说的其实就是Generation Z比我们这一代还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Generation Z思维更活跃、更发散,和我们的思维不一致,就动不动批评他们是“垮掉的一代”。现代社会学有个很被推崇的观念:个体之间的差异远大于群体之间的均值的差异。说白了就是虽然人们喜欢用标签定义一类人,比如留学生、饭圈人士、三年二班同学等等,但其实一个标签根本概括不了一类人的复杂性,
我们都清楚留学生之间差异巨大,就像我是留学生里的学渣,但我团队成员里的留学生都是学霸。未来真正的大咖,就是要为人类的多元和平等做出贡献。而多元和平等的第一步,就是“反标签化“,推崇个性,除去不必要的分类和偏见。
现在很多人都爱把Generation Z的文化称之为“亚文化”,比如他们看不起二次元、饭圈文化等等,但在我看来,“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别,其实就在于谁掌握了社会的话语权。而最终掌握社会话语权的人,未来一定是Generation Z年轻一代,“亚文化”最终也会变为“主流文化”。
这就像当年周星驰、周杰伦最开始也是“亚文化”的典型代表,被各种老干部们讽刺无厘头、唱歌吐字不清晰等等,但是随着80、90后长大,周星驰和周杰伦这些“亚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主流文化”。
不过话说回来,我知道Generation Z看周星驰和周杰伦这些感觉有些过时了,但你们也别小看我们这些80、90后叔叔阿姨的“追粉”能力,当年超级女声的疯狂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饭圈文化。而且80、90后的叔叔阿姨们认真起来也是挺吓人的,你还记得前段时间微博周杰伦超话第一事件吗?
好了,判断一个小同学是否成熟,可以看他能否耐心听完一个老人讲故事,并从中获得启发。而判断一个老人是否年轻,可以看他是否愿意去了解新一代的新想法,眼中是否仍然闪着光。
所以我认为,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在各年代人之间出现矛盾,看好年轻一代就完事儿了,就像我欣赏李大钊的一句话: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中华文化宝藏博大精深,我们给老外展现的绝不应该仅是中国暴发户“买买买”抢购奢侈品的盛况。未来中华文化的宣扬还要靠年轻一代,而且现在已经出现很多宝藏内容创作者,比如李子柒在油管上让很多老外体会到中华文化之美,B站在中国动漫、汉服等国风上也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正面传播。
而且未来可以深挖的中华文化内容还有很多,我们不止有“舌尖上的中国”,还有 “音乐上的中国”、“舞蹈上的中国”和“动漫上的中国”等等。
所以,整体社会价值不会因为你随口喷出“垮掉的一代”而提升,真正创造价值的往往是“语言上的矮子、行动上的巨人”。
最后,我想以B站老大睿帝在知乎上泪目一段话作为结尾:
“作为一名喜欢动漫26年的大叔,对于国产动画,我经历过比大多数人更失望的时代,我也曾郁闷过、吐槽过。但后来我想明白了,如果想做好国产动画,只能靠我们这些喜欢动漫的人。如果我们自己不行动起来,怨天尤人也没意义。至少,不要把我们喜欢的世界,让给那些我们鄙视的人。”
我是小丹尼,谈车说科技。如果你认为本集视频对你有帮助,请帮我点赞三连。在下集DannyData视频里,我会讲奈飞,你想听我讲点什么呢?请给我留言。
Techs Never Die,回见
往期回顾
中文版本
【DannyData第1集】特斯拉上海工厂,有什么影响?
【DannyData第2集】王兴的深度思考,对美团的成功有什么影响?
【DannyData第3集】拼多多只是一家电商公司吗?
【DannyData第4集】瑞幸真是割美国韭菜,补贴中国人喝咖啡吗?
【DannyData第5集】蔚来还能活多久?
【DannyData第6集】小米为什么难冲高端?
【DannyData第7集】苹果不创新了?
【DannyData第8集】比亚迪比特斯拉差哪了?
【DannyData 第9集】 华为靠什么翻盘?
EN Version
【DannyData 01】What is the impact of Tesla Shanghai Gigafactory?
【DannyData 02】Wang Xing's deep thinking and Meituan's success?
【DannyData 03】Is PDD just an e-commerce company?
【DannyData 04】Luckin takes advantage of American investors?
【DannyData 05】How long will NIO survive?
【DannyData 06】Why is Xiaomi hard to enter the high-end market?
【Dannydata 07】Is Apple still innovative?
【DannyData 08】Why does BYD differ from Tesla?
【DannyData 09】How Does Huawei Stay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