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画教画竹子16步分解画

导语:讲到竹子,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朋友问画国画竹子牡丹用什么样的毛笔,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一笔一画教画竹子16步分解画,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事实上一笔一画教画竹子16步分解画呢,小编...

导语:讲到竹子,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朋友问画国画竹子牡丹用什么样的毛笔,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一笔一画教画竹子16步分解画,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事实上一笔一画教画竹子16步分解画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笔一画教画竹子16步分解画,一起来看看吧。

一笔一画教画竹子16步分解画

1、首先准备工具,是画好竹子的第一步:毛笔选择狼毫或专用的大兰竹笔;书画墨或书画墨汁;宣纸采用生宣;还要铺上一条专用的画画的毡毯,便于保持墨色而不会吸收和沾染。

2、画竹先画杆,干的生长特点是,竹竿上下节短,中部较长些。画杆前把毛笔用清水洗净,然后用毛笔中锋蘸墨。中锋蘸少许浓墨,毛笔以卧侧法,画出粗竹杆,画出的竹竿有明显的浓淡色调和明暗效果。

3、竹节的钩法。点摁下,后提笔锋,再摁下(也称顿下)后再上提钩。画该节时一般画竹的上部,因为人的视觉是俯视的感觉。整个竹节的画法提、顿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4、竹枝的画法。竹枝画法与竹杆画法有些不同,竹枝一般用长锋的小毛笔画,使用中锋,笔要竖直,使用毛笔的笔尖中锋运笔。在画两根竹竿、竹枝时要注意要避免竹节平行对等,画竹时要画出参差的变化,如浓淡、粗细、长短等。

5、竹叶的画法。画竹叶先画“个”字法,如汉字的个字形,再学“分”字法,如分字的草书写法。

6、最后国画竹子画好如下,如果想画得栩栩如生要多去观察真的竹子。

1、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像花瓶一样的形状,作为第一个竹节。

2、继续往上画,直到将这一根竹竿画完。

3、在右边画出第二根竹竿,略微矮一些。

4、然后开始画叶子,先从比较矮的那一根开始画。

5、最后,将竹叶画到适当的数量就可以了。

国画写意竹子怎么画能密而不乱

1、画二竿竹一般要有主次之分,先画一竿较粗墨色又较浓的竹为主竿,再画另一竿,接着画上节及枝。画枝时要注意左右互生,左侧可自上而下画,右侧可自下而上画。

2、再用兰竹笔或大白云笔浸水蘸浓墨在碟中按几下撇出较浓的竹叶。竹叶间重叠时要注意知黑守白。

3、最后画上淡竹叶,要注意前后层次及疏密关系。主次要有明显对比,这样画面效果才丰富。

国画技法

1、水平线构图法

就是将所有形象在水平线上展开。这种构图给人以庄重、严肃之感,易造成单调的感觉,但能给人平静、稳定以及开阔、宽广之感。这构图法与幼儿绘画表现特点一样,因而比较符合幼儿的视觉感受,审美习惯。构图时要注意形象的疏密变化和大小变化。

2、倾斜构图法

就是将主要形象置于一条斜线附近,使画面充满变化和动感。此种构图适宜表现体育运动、舞蹈、游戏等题材。

3、“s”线构图法

此种构图属传统构图。它与中国古代美术构图学中的“之”这构图法方向正好相反,具有强烈的动感特征,能创造成出优美而又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构图时,形象要大小穿插、前后摭挡、相互响应、协调统一。

4、自由式构图法

自由式构图法如同中国画里运用的散点透视构图法,自由而灵活,丰富且有变化。构图时,要体现疏密有致,大小错落和整体协调。要避免形象之间的距离相等。

5、叠层式构图法

形象层层相叠而成,没有远近之分,大小之别。在视野上无限展开,前景不挡后景,相互连接,互有穿插和对比。

画家用红笔画了一幅竹子有什么寓意啊??

画家用红笔画竹子,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竹子的情调。

竹子:代表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喻意是与众不同,不追求世俗、名利,正义,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四君子”之一,正气;同时也像征长寿平安、柔韧坚强、幸福和谐。

有一种紫竹:比较耐寒,画家笔下的红色竹子,更加深了对竹子的情调。

一幅画竹子的画其实是一首诗,这首诗是什么

那就要看画里面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有表示不畏挫折的,有表示很强的生命力的灯等....然后你就可以根据意思查阅了!下面有很多的。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

中国谁最会画竹子,他的哪一副画天下第一?(画的名字)

我觉的是郑板桥,其人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自谓画竹多于纸窗粉壁见日光月影的影射怪取得。曾题道:“吾之竹清俗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他擅写竹,更将款题于竹石间,以竹之“介于否,坚多节”来表达自我孤高的情操。

求原画,这是我美术课上临摹的一张水墨画,画的竹子。 原画可能是郑板桥的,因为我记得原图左下角有板桥

我想问这花的价钱价格是多少。

竹子在中国画中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内在精神

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有君子之风。画竹的关键在于对竹枝叶的取舍、概括,用笔自然、一气呵成,表现竹的无限生机,浓淡相映、妙趣横生。

懂国画竹子的师傅点评一下。

(1)竹竿、竹节、竹叶的基本笔法还不错,有点《芥子园画谱》的味道,但还不够老练。

(2)章法问题较大,主要是三根竹竿,类似平行,太单调,应该在粗细交叉上有点变化。

(3)竹叶层次感差,主要因为墨色深淡的运用还要下工夫。

(4)旁边配的兰花不伦不类,大小也不适合。竹根无土无石,也是问题。

以上供参考!希继续努力!

请采纳!

竹子和简笔画打一成语

竹子和简笔画,

这个成语就是,

罄竹难书!

  • 发表于 2022-05-26 18:07
  • 阅读 ( 116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菜霸zx
菜霸zx

691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