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海(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方,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全岛面积为216.6万平方千米,比西欧加上中欧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一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格陵兰次大陆。
漂亮的房屋
拓展阅读:
欢迎关注“环球情报员”,更多环球人文、地理、历史知识待你发现
美国总统特朗普大放阙词,表达了自己想要与丹麦交易,购下格陵兰岛的愿望。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丹麦方面舆论的一片哗然。
作为回应,特朗普总统甚至将丹麦女王对其的国事访问邀约给取消掉。面对特朗普的决定,丹麦王室感到“相当震惊,无话可说”。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及大西洋之间,是世界第一大岛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提出购买领土的想法了,但之前大多都已经年代久远。包括路易斯安那州、阿拉斯加州等地都是美国通过金钱交易的方式从法、俄手上“虏获”的领土。
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开发等一系列事件的发酵,美国开始暴露了其对格陵兰岛的野心。因此,这一切,绝不是美国一时的心血来潮。
▲远离本土的阿拉斯加州。该州的地理特征与格陵兰岛极其相似,丰富的资源是当初美国将其“揽入怀抱”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为什么对格陵兰岛表现出了如此迫切的渴望?而这迫切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耐人寻味的博弈呢?
一、风雨兼程,走向自治
格陵兰岛最早的原住民是因纽特人,至于他们何时而来、为何而来,一直以来都没有确切答案。因纽特人在格陵兰岛的安稳生活在公元约10世纪时被打破。982年,来自北欧的维京殖民者登上这片土地,并在格陵兰岛的最南端建立起最早的三个据点。
▲维京人又被称为“北欧海盗”,曾经在欧洲令不少国家闻风丧胆
维京人在格陵兰岛上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与此同时付出的代价,是因纽特人在格陵兰岛的生存空间被一步步侵蚀掉。12世纪时,格陵兰岛建立起一个天主教的主辖区。
而此时的北欧三国,受到其他国家、尤其是汉萨同盟的严重威胁,贸易发展遭受重大打击。北欧三国本就有着浓厚的宗亲血缘纽带,面对外部势力的挑战,他们于1397年结成了当时规模庞大的共主联邦——卡尔马联盟。
▲16世纪鼎盛时期的卡尔马联盟领土范围
为了将联盟的实力最大化,挪威将当时的格陵兰岛吞并成为自己的领土,并将其纳入卡尔马联盟的一部分。
“北欧一体化”的宏伟蓝图,还是抵不过岁月如水的腐蚀。随着时间的迁移,联盟陆续出现了关于权利、资源以及发展等问题的纷争,人心渐渐走向涣散。1523年,雄踞一方的卡尔马联盟正式宣告解散。
▲丹麦军队对瑞典展开了令人发指的斯德哥尔摩大屠杀。这一次的惨案加速了卡尔马联盟的土崩瓦解
卡尔马联盟的解散,让格陵兰岛又附属于丹麦—挪威联盟的统治之中。当时的北欧,丹麦和瑞典是综合实力最为强劲的两国,挪威和格陵兰岛地区经常作为彼此之间争斗的牵制地带,当地居民一直是苦不堪言。
到了19世纪,涉及国家众多、交战时间漫长的拿破仑战争迅速爆发。1814年,作为战败国一方的丹麦与瑞典签署了《基尔条约》,丹麦将挪威控制权授予瑞典,而战略地位更为重要的格陵兰岛则继续留在丹麦。
▲《基尔条约》文件。该条约的签署让丹麦对格陵兰岛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时间来到20世纪,北欧之间的“爱恨情仇”仍在持续上演。1931年,挪威对当时无人居住的东格陵兰岛地区宣称主权,当即便遭到了丹麦政府的强烈抗议。两年后,丹挪两国将此争端提交到国联下属的国际法院进行仲裁,仲裁结果是丹麦获得格陵兰岛的全部主权。
▲挪威曾就蓝色地域单方面宣称主权。国际联盟后来的判决,给丹麦对格陵兰岛的控制给予了国际认可
在此之后,格陵兰岛一直是一个受到保护且与外界交流甚少的社会。丹麦政府长期对格陵兰岛的贸易实行管控,这多少让格陵兰人反感。1946年,格陵兰岛最高委员会成立,提出对全岛进行彻底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争取,格陵兰岛的地位快速攀升。1953年,格陵兰岛得到了与丹麦其他行政区同等的认可;1979年,通过全民公投,格陵兰岛获得了自治权;2008年,又一轮的全民公投,让他们获得了包括能源分配自由、格陵兰语作为唯一官方语言等在内的更多高度自治权力。
▲2008年全民大公投数据。格陵兰岛虽然是丹麦的一部分,但他们渴望自我管理的意识一直都很强烈
在格陵兰岛自治法中,有一项内容是如果人民的意愿强烈,则可以依据投票去进一步实现独立。但由于经济结构单一化和过度依赖丹麦补助金等原因,这样的想法在格陵兰岛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
▲格陵兰岛国庆日活动。虽然独立的想法在萌芽,但更多人还是选择从实际情况出发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格陵兰岛作为北欧“香饽饽”的地位一直未曾改变,而丹麦更是一直极力掌握着对其稳定的控制权。格陵兰岛的“万众宠爱”,其实是相关国家在资源方面的无形较劲,而且涉及的国家范围,已经远不止于小小的北欧。
二、资源丰富,战略要塞
格陵兰岛的资源丰富程度,是绝对让人垂涎欲滴的,这同时也是它永葆竞争力的重要原因。这座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岛屿,除了常规的渔业资源、淡水资源等,还蕴藏着大量的化石能源,例如石油、煤矿、锌、铜以及铁矿石等。
▲格陵兰岛的稀土资源同样也是潜力无穷。在大国“科技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对稀土资源的掌控将为未来国力竞争增添筹码
格陵兰岛虽然“满地黄金”,但人口密度小、冰雪覆盖等因素让其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但近两年来,这样的局面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
全球变暖的程度加深,进而温度升高促使海冰不断融化,而格陵兰岛也亦是如此。气候的改变让当地资源的开采变得更加可行,也为各国在北极圈附近的活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2013年,格陵兰岛结束了长期杜绝开采铀等放射性物质的禁令,致使矿产资源出口迅速增加。格陵兰岛对资源出口逐渐宽松的态度,助长了更多国家的野心
最开始北极事务的处理基本都围绕在几个北极理事会的成员国之中,他们之中包括北欧五国以及美、加、俄三国。但随着气候变暖带来的连锁效应,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参与到北极的开发和治理中来。
中国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地理上,中国并不与北极接壤。但着眼于全球战略,中国发布了《中国北极政策》,并强调愿意依托北极航道的建设,与各方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实现多赢的局面。
除了中国,另一个在北极事务中发挥巨大影响力的国家是俄罗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俄罗斯对北极的“觊觎”早就人尽皆知。俄罗斯在北极圈的钻探活动已经进行几十年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发掘出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这两种资源的创收,一直是俄罗斯收入来源的“大头”。
除了在经济开发上煞费苦心,在军事上俄罗斯也是精准布局。目前在北极,俄罗斯已经建立起多个基地,并且在装备上也是高度先进。在全球变暖、海冰消融的当下,俄罗斯的大动作仍将会层出不穷。
▲俄罗斯历时九年完成的“三叶草”军事基地,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中俄在北极地区的角力,是美国提出购岛想法的一个关键因素。其实早在美国提出购岛之前,他们在北极事务中就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得益于阿拉斯加州的区位,美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北极的直接开发国之一,在北极的相关问题上美国一直致力于做所谓的“秩序维护者”。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资源诱人等因素,阿拉斯加州带给美国的“福利”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购岛建楼”的调侃进行回复。这一次美国的野心勃勃却让不少人觉得笑料百出
这其实不是美国第一次对格陵兰岛产生想法了。早在1860年,美国就曾考虑过是否购买格陵兰岛。而七年后,美国国务院更是直接公开了一份格陵兰岛战略及资源报告,试图以此为契机进军北极圈。但戏剧性的是当年收购了阿拉斯加。而进入20世纪中旬的1946年,杜鲁门总统更是直接开价1亿美元,向丹麦购买格陵兰岛,被丹麦政府果断拒绝。
▲作为二战美国防务的重要一环,早在1943年美军便在格陵兰岛建立了图勒空军基地,并延续至今
随着北极的前景变得愈发明朗、以及相关国家的暗中较劲,让美国逐渐对北极问题抱有越来越积极的态度。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美国提出收购格陵兰岛的想法,就不会那么让人感到出乎意料。也许这看起来貌似很荒谬,但背后实则隐藏着不小的利益考量。
三、强取豪夺?没那么简单
美国的购岛言论一出,格陵兰岛和丹麦的相关人士,尤其是政府官方,均予以其强烈的谴责。丹麦议会一名成员称这个想法“完全是恶作剧”,而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和丹麦首相更是直言不会将格陵兰岛出售给美国。
▲两国首脑开始了唇枪舌战,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更是取消了本就计划好的丹麦之行
其实不止是丹麦及格陵兰岛政府对美国的行径感到厌恶,民间社会对美国的想法也是诸多质疑和顾虑。
首先,格陵兰岛在之前有过长期被殖民统治和国家斗争牺牲品的惨痛回忆,美国作为大国,这种所谓的“批发交易”,让格陵兰岛民众难免心生厌恶。其二,格陵兰岛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且他们相当重视,这在08年大公投自治权力的争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格陵兰岛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和人文风情,倘若并入美国则有可能潜伏着被同化的风险
其三,格陵兰岛长期依附于丹麦高度发达的福利制度下,而美式资本主义制度对福利发放的慷慨程度远不及丹麦。有声音表达了这样的担忧,美国若是接手格陵兰岛,居民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最后,美国购岛其中蕴含着军事方面的考量。当地居民担心,军事方面的布局将会大大影响日常生活秩序。
▲20世纪60年代末,一架载有四枚氢弹的美国轰炸机在格陵兰岛基地坠毁,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就目前而言,美国雄心勃勃的“购岛计划”,只是其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虽然说大国争霸,从不会吝于展示自己的自私贪婪、强硬手腕,当然也不会在意任何人的眼色。
但不管怎么说,即使是小国,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及必须要坚守的底线。格陵兰岛的这场博弈,也许从开始时便决定了不会简单收场。
作者:陈相成 编辑:Thomas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