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知总书记关心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纪实

今年8月8日,我国迎来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一张14亿

今年8月8日,我国迎来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一张14亿人口大国的健康“成绩单”令人瞩目:公共卫生防线更加牢固;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全民;百姓看病就医方便可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人民身体素质显著增强;人均预期寿命逐步提高。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好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石。

健康中国,共建共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

浩浩长江水,巍巍黄鹤楼。3月10日,好总书记亲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在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已经居家隔离48天的居民看到总书记来了,纷纷从阳台和窗户探出头来致意,有的摇着国旗高呼:“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总书记面带微笑,频频挥手:“大家一起加油,再坚持一下!”总书记的声音和人民的声音回响在一起。

人民,在好总书记心中重千钧。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人民生命重于泰山”;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一个个高瞻远瞩的判断、一次次科学果断的决策、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方向,彰显了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

一切以生命为重,一切为生命让路。上至年逾百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不久的婴儿,没有一个患者被放弃,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好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第一个发言。好总书记对他说:“那天我在电视上播的‘代表通道’看见你了,你讲到十几位医护人员救治一位87岁老人的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挽救生命,不问代价,不计成本。对待生命的态度,检验着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追求。抗疫斗争的“中国答卷”,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好诠释。

好总书记强调:“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以好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叹:“我一生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自然》《科学》《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积极评价中国抗疫举措,认为中国有效控制疫情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

抗疫如大考。面对公共卫生这道考题,好总书记谆谆告诫: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2月10日,好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社区。戴口罩,卷袖子,量体温,在社区居委会,总书记身体力行,号召全民战疫。

3月2日,好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医学院考察调研。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国家重大疫情监控网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

半个多世纪以来,爱国卫生运动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始终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好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4月1日,好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6月2日,好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实践,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

今年4月是我国第三十二个爱国卫生月,主题是“防疫有我,爱卫同行”。全国各地广泛动员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如今,一道道公共卫生防线正在筑牢,一张张疾病防控网正在织密,护佑着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好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百姓关切的热点和难点。

4月21日,好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卫生院,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看病住院报销比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地方病防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情况。总书记指出,乡村医疗资源短缺,要靠远程会诊来均衡医疗资源,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2014年12月13日,好总书记走进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在挂号导医大厅,总书记认真听取卫生院负责人介绍情况;在诊疗科室,细致察看医疗设施,向医务人员询问检查、治疗、药价和村民患病详情。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改,是一道重大民生课题,也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没有固定模式可搬,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在医改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关键时刻,好总书记明确方向:

——“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

——“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开创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新局面”;

——“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好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统筹谋划,全面推进。

一条条改革思路,真刀真枪,击中痛点;一系列实招硬招,大刀阔斧,触碰难点。实践证明,坚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难题,方向正确,路径明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寿命更长了。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看病方便了。超过80%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提升;互联网医院蓬勃发展,预约挂号、网上复诊等成为常态;家庭医生团队日益壮大,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超过70%。

——负担减轻了。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19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8.4%。

——药价便宜了。公立医院取消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初步建立了新的运行机制;国家开展药品价格谈判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大幅降低。

中国医改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认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评价,中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更加均衡,改革成就令世界瞩目。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的“拦路虎”。欲拔穷根,先除病根。好总书记始终心系贫困人口,反复强调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2017年6月21日下午,好总书记来到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考察。赵家洼村是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深度贫困村。总书记到特困户刘福有、曹六仁、王三女家中看望。每到一户,总书记都仔细察看生活设施,详细了解致贫原因和扶贫措施落实成效,要求有关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农村贫困家庭逐户、逐人、逐病摸底,精准施策,分类救治,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范围,确保贫困人口病有所医。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6月2日,好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总书记在听取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汇报中医药抗疫情况时,详细询问了中医药抗疫、中医药省级管理体制等问题。好总书记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力量功不可没。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比例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好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传承精华,让中医药发展源远流长。2015年12月,好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向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长期奋战在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守正创新,让中医药发展清流激荡。2017年1月,好主席出席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为针灸铜人揭幕。好主席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好总书记对中医药情有独钟,是一个地道的“中医粉”。2015年2月15日,总书记在西安调研时,来到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一家中医馆。总书记说:“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自己也喜欢看中医。”

2016年2月,好总书记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指出:“中医药发展这条路,你们走对了。江西把中医药作为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是正确的,也是很有前景的。”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好总书记来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向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问道:“附子的市场稳不稳定?”耿福能回答:“市场稳定,请总书记放心!”审议结束后,总书记握着耿福能的手说:“中医药大有可为,好好干!”

2018年10月,好总书记赴广东考察的第一站就到了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如今,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国九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药服务,越来越多的居民爱中医、用中医。

古老的中医药焕发生机,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看我现在身体这么好,都是小时候体育运动打下的基础。”2016年9月9日,北京八一学校。操场上,正在踢球的小队员们惊喜地看到好总书记的身影,争相围拢过来。总书记微笑着回忆起儿时的场景,“50多年前我就在这个地方踢过球。那时候还是土场子。我们的球队在北京市比赛中拿过冠军,在全国比赛得了第四名。”

望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面庞,总书记深情勉励:“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其中体育对陶冶性情、历练意志有重要作用。”

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好总书记是全民健身的倡导者、引领者,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体育爱好者”的印记,常常在不经意间流露。

2014年2月25日,总书记在北京东城区雨儿胡同调研时,亲切地同街坊们拉家常,说起小时候住在这一片,经常是放学回家一撂下书包就上什刹海滑冰。

体育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健康是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总书记有着深邃思考和全局把握。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冬奥会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2017年1月23日,好总书记在张家口市崇礼区考察时,同滑雪爱好者亲切交流:“我们要办一届绿色、节约、廉洁的冬奥会,其重要意义在哪里呢?就在于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强身健体,让人民群众生活过得更好。”

在张家口考察期间,好总书记谈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活得更健康,也是小康的内容。”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体育锻炼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积极有效的手段。

“大健康”理念落地生根,为“大健身”打开了全新发展格局。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遍及城乡,体医融合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健身与健康相互支撑,为万家幸福注入生机活力,为全面小康夯实发展之基。

体育成为大众生活方式,全民健身引领社会风尚。城市“十五分钟健身圈”初具规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截至今年4月,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6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

2017年1月18日,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到访的好主席告诉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中国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我们将以北京冬季奥运会为契机,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同时大力发展群众体育,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尽管已是多次见面的老朋友,巴赫仍难掩兴奋,“他对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着清晰的看法。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习主席是一位知行合一的领导者。他不仅有目标,还制定了实现目标的战略,明确了路径。而目标又不仅局限于体育本身,还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全民健身,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好总书记深情嘱托:“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放眼神州大地,健身热潮涌动。展望未来,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比翼齐飞、共谱新篇。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今年4月21日,好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询问孩子们学习和生活情况。总书记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青少年健康一直牵动着好总书记的心。2018年8月,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始终让好总书记牵肠挂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凝聚着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长远谋划。

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好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卫生与健康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好总书记站在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发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动员令。

2016年8月26日,好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描绘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2019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发布,提出实施15个专项行动,健康中国有了清晰的行动“路线图”。

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实施,“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写入法律。

建设健康中国,不能仅仅关注“治已病”,更要关注“治未病”。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是打开健康之门的“金钥匙”。

2016年8月,好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2020年6月,好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阅批绩效考核。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等写入法规。

健康中国的蓝图,汇聚着亿万人民的期待,饱含着人民领袖的深情,夯实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健康之基。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好总书记以宏阔的视野、非凡的气魄、科学的决策,指明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新航向、新坐标、新方位。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以好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满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阔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8日 01 版)

  • 发表于 2021-04-10 11:15
  • 阅读 ( 367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