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菱的腌制方法

作者:杨庆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巢城东乡的河网化地区,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这里水生植物也特别繁茂,像菱角、荸荠、藕及芡实、茭白、茨菇等,为百姓提供了可口的餐桌菜品与消遣零...

作者:杨庆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巢城东乡的河网化地区,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这里水生植物也特别繁茂,像菱角、荸荠、藕及芡实、茭白、茨菇等,为百姓提供了可口的餐桌菜品与消遣零食。在这里,栽种这些水生植物还形成了地方的特色品种,广为流传的是:“都胜圩(含山县张曈乡)荸荠,黄周圩(巢县钓鱼乡)藕,落城圩(巢县亚父乡)菱角家家有” 。

合肥风物:故乡的菱角

(一)

在我的家乡落城圩,因为兴修水利、加固圩堤的需要,每个村庄所在的圩埂里面,挑土后都形成了几口大塘。还有,每个村子所有圩田的分界处也有大深沟,正所谓塘坝相连,沟渠纵横。这些沟塘较为宽阔的水面,可以养鱼,也栽植水生植物,如菱、藕、茭白等。而荸荠、茨菇等则要在水田里栽植,藕也可栽植在水田里,但是菱角则主要栽植在沟塘里。

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主要生产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品种较多:有二角的、四角的,有青皮的、红皮的。家生种植的果实较大,而野生的果实较小。我们家乡主要是种植四角青皮的菱角,果实嫩的很脆,还稍有些甜味;老的煮熟吃很香,既可当零食吃,也可剥壳后煮粥、烧肉吃,味道很是鲜美。

我们家乡落城圩栽植的菱角,其果实堪称一流。首先是颜色好看,青黄色,人见人爱。其次是果实大,俗称“大咖玛”,而且容易剥壳,一般用牙齿只要先咬破上面顶嘴,露出一个口子,双手即可剥开另外两个角,一个完整的肉果即出来了。每年的九月初上市。过中秋节时,除摆月饼外,再摆上一盘菱角与一盘石榴,是非常好的时令食品。

合肥风物:故乡的菱角

我们家乡的菱角既好吃又好看。你看街道上小摊贩卖的大而清净的菱角堆在簸箕上,青汪汪的,甜蜜蜜的,挺诱人的,走到那里只要看一眼就忍不住要称上两斤,带回家让家里人尝鲜。过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集体时,每年菱角上市时,轮流分配。我们家每次分得的菱角有五、六十斤,晚上煮熟,第二天一早就挑到街上卖。村子里几副挑子,只要走到巢城东山头前的浒城圩埂,就有小贩子迎上来,经过一番看货论价而成交,非常好卖。因为,落城圩的菱角是县城有名的食物,贩子买到后当天准可以卖个好价钱,而且销得快。在秋风凉上市的菱角也是农家送给亲友的好礼物。因为,落城圩的菱角生产量比较有限,供应市场非常抢手,大家比较钟爱。这时,各家都要少卖一点,省吃一点,留一些做个人情,送到亲戚家去,是非常受欢迎的礼物。因为这种大而好看好吃的菱角一年到头比较少见,特别是地处山区的群众更是稀罕;送去给亲戚家人尝过鲜,可以说是“礼轻人意重”啊!我在1970年底参加工作离开家乡后,对菱角接触得也不多了。大概是1980年秋季,我在恢复高考后去上大学了,家中两个孩子也还幼小。大孩子送到柘皋镇岳母家抚养,爱人带小女儿在沐集供销社上班。这一年中秋节前,我父母亲两人,分别去两地看孙子。他二老各带了近30斤煮熟的菱角到达后,岳母在柘皋给亲友、隆玉在沐集给同事都送了些菱角。众人品尝后,都夸赞我们家乡的菱角好吃。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那时,我们落城圩沟塘的水质好。村后的大龙塘水深面广,活水流动,农家饮用的就是深塘水。特别是冬天,水面已无浮生物,一汪塘水清澈见底,如甘露醇酒。在这种水塘中,一般不放养大量家鱼,因为鱼多了会吃菱秧,妨碍其生产。而且,菱角生产是既无污染亦无药物,长出的果实自然是口鲜味美。只可惜,在城市化进程中,全圩已化为居巢经开区,沟塘没有了,特色水产品的菱角也就消失了。

现在,巢城每年上市的青色四角菱角大都是附近一些小圩区的品种,供应量不大。而一些颜色变黑的菱角,二只角的菱角可能是别处贩来的。另外,在巢湖西坝口的湖中,也长些野生菱角,和湖靛在一起共生,其品味可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在秋季市场上菱角上市之时,一些年龄较大的市民都会回忆起过去落城圩农村大量上市的菱角。只是,家乡这种菱角犹如昨日黄花消逝,再也见不到那样正宗的落城圩菱角了,因为落城圩也消失了。

合肥风物:故乡的菱角

(二)

我们家乡落城圩的菱角品种在巢城较有名气,在于这种菱角的栽植方式讲究、生长管理精细,所以最后长成了集形阔、体大、肉肥、味美于一体的果品,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从栽植上来讲,首先是选好种菱。在头一年的采摘尾季时,注意选那种快要掉脐的体大老菱角,收集后用清水冲洗掉上面的污垢,然后放在单独用稻草扎制成的草包里,放在水塘边一较清净处水下,在冬天里不会受到人为或牲畜的损害。至于那些长老而自然落入塘底的老菱角,因为不易收集,也就不管了。在冬天有人在水中可用耙子抓一些黑色老菱角,也是可以剥壳吃而不会做种菱。

其次是育菱角秧。一般情况,在当年的春分至清明期间,生产队由专门栽植技术的老人在塘里将上年的菱角草包取出来,把菱角放在空稻箩里用河水再冲洗下,以洗掉老菱角上面的污垢和气味,在圩外的天河边河滩内的水塘里,将这些老菱角植入烂泥中,不要太深。由于天河中的水是活水,且烂泥也较肥沃,适宜菱角发芽长苗。在外河这种较适宜的生长环境中,菱角秧苗很快会长出来,一般可长成2~3米长,苗茎粗壮结实,菱秧叶子也长成一个小盘子,就育成了好的菱秧苗。

第三是移栽菱秧苗。到五月初蒸,外河水要涨潮了,菱秧苗就必须移栽到内河塘沟里。因为此时菱秧苗已长大了,还有外河水大了,河边有行船会损伤菱秧;更重要的是,内河沟塘这时也水满适宜菱秧苗生产了。移栽时,先在外河将一株株的菱秧苗细心地在烂泥中连根拔起,小心保护好根部,将十株秧苗的长茎绕成一团团,分别放好。然后,将这些团团菱秧苗放到内河塘里的鱼盆里,用长竹竿将一株株秧苗的根植入沟塘底泥内,把茎叶放开使之漂浮在沟塘水中。这样栽植不能太满,使之长大后再扩展开来。经过几天的辛苦劳动,菱角秧苗移栽结束后,就让它自由自在的生产了。

菱角秧苗的生长管理不是很难的事。因为这些栽菱秧的沟塘中不放养家鱼,不会使粉嫩的茎叶被吃掉。这时,主要是不让鹅、鸭进入沟塘里,因为这些家禽会吃掉菱角秧的叶子和嫩茎。还有要注意定期换水。这也不难,因为水稻生产也需沟塘保持有足够多的水。至于病虫害的防治也需注意,但在一般情况下,那种大面积危害菱秧苗的病虫害很少发生。到了七、八月份,这时沟塘中栽植菱角秧苗的菱角菜已长大成盘,并且还开了一朵朵的小白花,小菱角也开始生长了。后期管理仍然是防止家禽的危害。对于集体产品的管理,广大村民还是能配合做好的。

菱角的采摘是广大社员们最为高兴的事,因为这是劳动果实的收获,也是一年中比较舒适的丰收季。每年的九月初处暑过后,秋风凉开始之时,就可采摘成熟的老菱角了。在这之前,大而嫩的菱角也十分可爱,有些社员在沟塘埂上行走时,可以下水把近处嫩菱角摘下生吃尝尝鲜。这种嫩菱角壳不硬、易咬、肉脆,生吃一种鲜味,既解馋又解渴。但是,采摘这种嫩生菱角吃的人并不多,大家还是能克制并保持不乱摘集体食物一种自觉性的。

合肥风物:故乡的菱角

我们村正式采摘菱角是要由生产队长来具体安排的。一般要有六张小腰子盆下水,每天安排六名妇女劳力去采摘。这些人中,须要有好的划盆技术,因为这种小腰子盆人上下时不稳,易翻盆。同时,在采摘过程中要特别谨慎,以防止翻盆。所以,采摘菱角这种技术活也是很讲究的。我们生产队的沟塘面积较大,每天六张小盆采摘,采摘一遍要两、三天时间。这几天中,所采摘的菱角每天收集起来按人头与工分分给每户。每户分到菱角后(一般一次可分五、六十斤左右)自己家处理,煮熟后可卖、可送人。采摘一遍后,再过一周左右时间又可摘一次。每年的采摘从开始到结束约为一个半月时间。老菱角煮熟后作零食吃越吃越香,家里父母亲总是招呼孩子们不要多吃,以免吃多了不消化。老菱角生剥后烧肉或烧仔鸭也是一道美食,很香、有咬劲。每年中秋节,我们家都有这道菜。我在巢县一中读书时,有一年中秋节,我母亲就送了一茶缸菱角米烧仔鸭给我吃,真是太好吃,现在想起来都有些滴口水。

最后,说到菱秧菜的食用。家菱角的菱秧菜要到菱角下市后,这时的菱秧菜除菱角外只剩下少量的叶子和一些黑泡茎梗,一般就不再有食用价值了。但是,在那个大集体年代里,由于每家每户的菜地少,蔬菜量少,这些下市的菱秧菜大家也舍不得丢弃,而是摘下来洗干净,腌起来作咸菜吃,那些带泡的茎梗还要用捶棒捶下。但是,这种菱秧菜蒸吃时有些涩嘴发苦,而且吃长了牙齿都会发黑,可是缺菜时也不得不吃。实际上,菱秧菜好吃还是野菱秧菜腌之好吃。在那时,离村子较远的沟塘里会长一些野菱角,我们家乡河对面的秀芙乡魏家圩里的小沟塘里也长了很多野菱角。有时,我们会去采摘这种野菱角菜家来腌作咸菜吃。现在,夏、秋季市场上也有这种野菱秧菜买,青汪汪的,细茎条就是。这种野菱秧菜洗净切碎后,用青椒炒还是非常可口的一道咸菜。现在,人们在饭店吃大餐后,要店家再上一盘子小咸菜吃饭,如有这道菜上来,大家就直呼上的好,好吃!

合肥风物:故乡的菱角

(三)

家乡的菱角与菱角菜,值得回忆,也值得留念!首先,菱角的食用价值较高。用现在的语言讲,菱角基本上是水塘中自然生长,原生态植物生长的果实,不沾化肥农药,少污染,环保型。据科学研究,菱角果实味甘、凉、无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和解毒的功效。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有除病轻身作用。因此,在菱角上市时作为佳果多尝一点实在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在种菱、采菱与食菱的过程中,也可体验一种植物文化的内涵。菱角秧开始发芽长叶后,漂浮在水下时隐时现,观看时有一种飘逸感,休闲时驻足观看可消除疲劳。菱秧在水面上长成大盘后,将广阔的水面布成一片绿色,特别是在叶盘下开成白色的小花,你可感受到一种植物生长的强势而高兴。在大面积水塘中采摘菱角时,正值秋风送爽季节,芦花飞舞,盆行,水荡。姑娘们划着小盆,哼着小曲,把手伸进水里,在铺满青翠的菱盘下,富有节奏地采摘硕大的菱果,真是诗情画意的境界。古人有诗咏菱,其中,唐代白居易云:“嫩剥青菱角,浓煎白茗芽”;梁朝萧纲云:“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宋代陆游云:“深红菱角密覆水,烂紫蒲桃重垂架”;宋苏泂云:“菱角鸡头荐晚杯,诗成不受片云催”;宋王安石云:“草头蛺蝶黄花晚,菱角蜻蜓翠蔓深”,等等。欣赏了这些优美的咏菱诗句,也使我们对菱角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感受。家乡的菱角啊,将是永远珍藏在我心中的美好果实!

杨庆木写于2020年6月6日

最忆是巢州

  • 发表于 2022-04-08 12:34
  • 阅读 ( 342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