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明方法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1. 分类 按说明 对象分 事物性说明文 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1. 分类

按说明

对象分

事物性说明文

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

事理性说明文

阐释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本质、规律等内容的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

按说明

语言分

平实性说明文

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人物、事物和知识,说明事物的变化和事理,使文章具体、科学、简明易懂。如《中国石拱桥》。

文艺性说明文

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生动活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蝉》《梦回繁华》。

2. 说明方法 [统编八上P116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速记口诀:举枪打猎莫分高下,围坐饮酒话天下。举(举例子)枪打(打比方)猎(列数字)莫(摹状貌)分(分类别)高下(下定义);围坐(作诠释、作比较)饮(引资料)酒话(画图表)天下。

举例子

(2016·15,

2008·14)

特点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及其特征等说明得更加具体、清楚、明白,在说明过程中举出一些实例来进行说明。

标志

“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作用

通过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更具体。

举例

《中国石拱桥》中,作者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作比较

(2017·12,

2016·13,

2012·15)

特点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有一定联系或者有相似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介绍某一事物的性质、发展、变化。

标志

“比”“而”“相对于”“也”“较……”“与……不同”

作用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举例

《中国石拱桥》中“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把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的特点。

打比方(2016·13)

特点

使用比喻修辞,将说明对象的某一特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标志

“像……”“仿佛……”“如……”“犹如……”

作用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

举例

《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把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拱桥桥洞的外形特征。

列数字

(2012·15)

特点

运用具体的数字资料介绍事物特点。

标志

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比、度数等(注:年代不属于列数字)

作用

用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直观,更有说服力。

举例

《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的外部结构,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分类别

(2009·13)

特点

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门别类。

标志

“一类(种)是……另一类(种)是……”“(一)(二)(三)(四)……”“首先……”“其次……”“然后……”

作用

为了说明……的特征(道理),条理清晰地从……方面(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举例

《大自然的语言》中列举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时就用了分类别。

摹状貌

(2012·15)

特点

特点

为表达事物的某种特征,将其形状、外貌等加以形象化地描摹。

作用

对事物进行细致地描摹,使说明对象更具体、形象、生动。

举例

《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卢沟桥在装饰上的重要特点,突出了桥的形式美。

引资料

特点

引用言论、资料、传说、民谣等。

作用

①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②引用神话传说、谜语、轶事趣闻等,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举例

《中国石拱桥》中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 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下定义

特点

用最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本质意义和特征。(注意:下定义要严密,必须概括本质特征;作诠释不一定有本质特征)

标志

“……是……”“这就是……”“……叫(作)……”

作用

准确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征。

举例

《大自然的语言》中“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说明了逆温层的本质特征。

作诠释

特点

从一个侧面,对事物的某一个特点作一般性的解释说明。

作用

具体解释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通俗易懂。

举例

《中国石拱桥》中“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具体解释说明了石拱桥的特征、设计原理,使说明通俗易懂。

3. 说明顺序[统编八下P47 写作: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

(2017·11)

用途

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生物成长等。

标志

一般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如季节、年月、时代、朝代等。

举例

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2016·14,

2013·13)

用途

说明事理的内部联系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

分类

①从概括到具体。如《中国石拱桥》,先从石拱桥的基本特点(概括),说到它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和主要优点(概括),然后再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接下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具体)。②先总说后分说。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主要角度和三个次要角度加以分说。③从现象到本质。如《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的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④其他: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

空间顺序

用途

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或具体物品。

标志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的词语。如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远到近、由中间到两边、由整体到局部等。

举例

《梦回繁华》一文对《清明上河图》画面的主体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用“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将画作切分为三个部分,然后按照从前到后的空间方位依次进行说明。

注:一篇说明文,一般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整体上采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见上面分析),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则采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赵州桥(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公元1189到1192年)、江东桥(800年前)、长虹大桥(1961年)……

4. 说明文结构

总分式

(1) “总一分”式:如《苏州园林》(具体分析见P164“说明顺序”)(2)“总—分—总”式:如《被压扁的沙子》中第一段总说恐龙灭绝的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第二至十六段具体说明了关于恐龙的两种对立理论,最后一段总说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3)“分—总”式:这种结构较少被采用,这里不做解说。注: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式安排。

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多用于逻辑顺序的说明文。

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承接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5. 说明文的语言

表程度

主要、近、极、几乎、比较、相当、更、最、很大程度上、稍微

“几乎”起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差不多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推测或估计

大概、大约、左右、也许、可能

“可能、大约、左右”起限制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只是估计,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时间

到那个时候、当时、刚刚、迄今、目前、自古以来

“当时”限定了时间,只说明了××当时是××,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频率

往往、经常、常常、通常、总是、有时、一般

“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范围

全、都、大部分、大多数、大面积、少数

“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表数量

之一、多、有余、很少

“之一”起限制作用,表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就成了唯一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关联

词语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一句,准确地使用“不但……而且……”这一组关联词,层次清楚地说明了这种设计的优越性。同时递进的句式进一步突出了“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这一实用效果。

生动形象性

修辞方法

的使用

(2017·13,

2012·16)

判断方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举例

《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用“传语”“暗示”“唱歌”写出了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了物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表达方式

的使用

判断方法

使用记叙、描写(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举例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用“苏醒”“萌发”“次第开放”“孕育果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描写四季景色,生动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 发表于 2022-03-19 12:50
  • 阅读 ( 444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一条龙
一条龙

716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