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蝗灾时间及情况?中国蝗灾史

蝗灾,顾名思义就是大量的蝗虫出现,由于蝗虫数量居多,地里的庄稼农作物就会成为蝗虫的首选发泄目标,蝗虫入境,大量啃食庄稼和植物造成庄稼的赤地千里,赤地千里的后果

蝗灾,顾名思义就是大量的蝗虫出现,由于蝗虫数量居多,地里的庄稼农作物就会成为蝗虫的首选发泄目标,蝗虫入境,大量啃食庄稼和植物造成庄稼的赤地千里,赤地千里的后果就是爆发更严重饥荒。。之所以现在蝗灾越来越少,无非是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了蝗灾的问题--干旱,此外,中国的灭蝗成就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在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之后,肆虐中原的蝗灾终于在60年代消解。

近日,东非蝗虫数量激增,是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加重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约1100万人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一个蝗群规模可以像一个城市大小,一平方公里可容纳8000万只成年蝗虫的蝗群,一天的食物消耗量与3.5万人的食物消耗量相当。它们可对粮食安全和农村生计构成重大威胁。一个沙漠蝗虫群每平方公里可容纳多达1.5亿只蝗虫。蝗虫群随风迁移,一天可以覆盖100到150公里。一个普通的蝗虫群一天能摧毁的粮食数量足以养活2500人。

2003年至2005年期间的一次大面积干旱造成北非20个国家超过5亿美米的损失。

为了帮助预防和控制疫情,当局储存了大量农药,并进行空中喷洒。埃塞俄比亚阅批还部署了四架小型飞机来帮助抵抗蝗虫入侵。

蝗虫俗称蚱蜢,为植食性昆虫,善于飞行和跳跃。大部分蝗虫不挑食,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据生物学家研究指出:我国境内存在着三种蝗虫,即亚洲飞蝗、西藏飞蝗和东亚飞蝗。西藏飞蝗顾名思义即分布于西藏地区,亚洲飞蝗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内蒙等地,东亚飞蝗则分布于其余地区。

对我国农业最具危害性的东亚飞蝗,具有异地迁飞、群集和产卵选择适宜环境的特性,它主要分布于42°N以南的黄淮海平原一带地区.这些地区季风气候明显,降水时段集中且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交替频繁发生,使这里的沿湖、滨海、河泛及内涝地区出现许多大面积的荒滩、荒地,芦苇、杂草丛生,是飞蝗繁殖猖獗的适宜和发生基地。东亚飞蝗的繁殖和发育要求日平均气温达到25℃以上的天数必须在35天以上。在冬季,如果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超过20天,或在-15℃以下超过5天,则虫卵就无法安全过冬。

在历史上,随同蝗灾会一同出现一连串的社会问题,比如在当年冬季出现的粮食短缺,物价上涨,饥荒,甚至于动乱等等。

蝗灾情况如下: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

从其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蝗灾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1,水旱交替环境,例如沿河两岸.

2,杂草丛生的环境

3,不太低的越冬期温度.

实际上,在中国蝗灾史上,唐以前的蝗灾是较为严重的,次数之多仅次于水旱灾害。《农政全书》有言:“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唯旱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于水旱。”

古代蝗灾频发,间隔时间也很短,明朝甚至每隔2年就要闹上一次蝗灾。据史籍记载,我国从周末春秋时代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600多年中,重大的蝗灾就发生过800多次,平均2~3年就有一次地区性的蝗灾发生,间隔5~7年就有一次大范围的蝗灾发生,危害严重

蝗灾产生与否不仅在于蝗虫,往往还取决于自然因素。

淳化三年七月,米符米年八月,两浙蝗虫由于感染微孢子虫病抱草而死;淳化三年六月飞蝗蔽日,本该寸草不生的土地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拯救。草场管理不善、过渡放牧、草场退化以及人类不适宜利用土地资源等不当活动,均有利于某些农牧交错区的蝗虫猖獗发生。蝗灾之所以如此严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蝗灾跟旱灾总是一起到来。明代徐光启在他的《农政全书》记载的“旱极而蝗”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徐光启说:“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也。”根据蝗虫自身特点,需要大面积湖滩、河滩作为适宜生长区域,这样往往在持续干旱或者水灾之后会出现这种情况。蝗灾本身爆发性极强,又放大了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

古籍上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米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对蝗灾的相关记载:“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秦朝的蝗灾

秦昭王三十八年,上郡大饥,山木尽死,人无所食,蜂食田苗。

秦王政四年,七月,蝗蔽天下。

秦王政四年,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 十月还有蝗虫,你想想这天得多恐怖…这一场虫灾引发的直接是天下疫

公米前243年,蝗蔽天下。

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行春令……则虫蝗为败。"及同书《审时篇》:"……得时之麻……如此者,不蝗。"

秦国统一中国之前的领土全部为内陆,最多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秦国发源之地是甘肃陕西,干旱更多。

史书记载,秦国最常遭受的灾害应该是旱、涝、瘟疫和蝗灾

秦国关中盆地遭遇旱涝,但经常两极分化,靠近渭河的地方是盆地低洼处,经常被上涨的河水淹没,而山坡地缺乏灌溉,旱灾时会出现土地荒漠化,下雨后又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低洼处的农田也构成严重危害。郑国渠修建后才有所改善,郑国渠修建以前,关中盆地能够得到有效灌溉的地方不超过1/3,土地墒情很难和中原地区相比。

而另一片主要粮食产区巴蜀盆地就更不用说了,常年水患频发,靠都江堰才挽救。

秦国瘟疫也是有的,而且还是“大疫”,这在古代大部分时期都难以避免,商鞅强行推行小户制,本身就有控制瘟疫蔓延的目的。

蝗灾就是秦始皇修建郑国渠的直接原因了,秦国被一场蝗灾闹得甚至开始鬻爵以补充府库,可见秦始皇时期秦国粮草仍然非常不充足,就算遭遇蝗灾,也不太可能是关中、巴蜀同时遭灾,但一场蝗灾,秦国府库就全都毁了

秦汉四百余年间有50个年头有蝗灾。

汉朝的蝗灾

以东汉《论衡》等典籍介绍,这种方法,要先在蝗虫要经过的地区,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然后在蝗虫到来后,以扑打等方法把蝗虫引入坑里,再集中力量进行填埋。这种办法的“歼敌”效果极好,通常一埋一大片。操作难度却也高:一旦土埋的太浅,蝗虫也能钻出来。

三国

三国的寒冷期不仅旱灾频传,而有较干燥的土壤以提供蝗虫良好的产卵环境;又因寒冷期年均温下降,使得蝗虫有着适宜且普遍的生长环境,甚至可能造成蝗虫的生长环境随着各地气温的变化而有所扩大,进而导致蝗灾为患。汉末兴平米年~建安二年期间,连续四年,年年有蝗。

因植物大量被冻死,导致中原地区发生大面积的蝗灾。

“嘉麦祯祥,唯日未久,不图飞蝗,一旦至止。知恤蒸庶,念存良苗。亲发赫斯,爰整其旅,鲐背之叟,皓首之黎,莫不负戈奔走于道路。旌表曜于白日,鼋鼍震于雷动。以此扫敌,必将席卷,况于微虫,能无惊骇!”

晋朝

《晋书》里记载,河东地区当时发生蝗灾,人们采用“壕堑掩埋法”埋杀蝗虫,熟料埋进土里的蝗虫,转眼就飞出来,反而把庄稼啃了个光。

西晋咸宁三年司马炎即有诏曰:“今年霖雨过差,又有虫灾。颍川,襄城自春以来,畧不下种,深以为虑。”

唐朝的蝗灾

邓云特先生在他的《中国救荒史》里统计唐朝的蝗灾共34次。

《旧唐书》说: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 年)六月、唐高宗永徽米年(650 年)、唐德宗贞米米年(785 年)七月、唐穆宗长庆三年(823 年)秋、唐文宗开成二年(837 年)

开米四年(716年),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四年夏,山东蝗,食稼,声如风雨。”八月的时候,蝗虫的肆虐已经山东地区蔓延进河南河北境内“八月,敕河南、河北检校杀虫使狄光嗣、康瓘、敬昭道、高昌、贾彦璇等,宜令待虫尽,看割禾有次序,及入京奏事。”《朝野佥载》的记载:“唐开米四年,河南北螽为灾,飞则翳日,大如指,食苗草树叶连根并尽。”

唐朝德宗年间,规模较大,连续两年蝗灾。先是秋天蝗灾,冬旱又有雪灾气温很低,“民饥冻死者踣于路”,第二年秋天又是“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殣枕道,民蒸蝗,曝,扬去翅足而食之”,第三年又有水灾。“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唐高宗李治时期也有4次蝗灾发生,其中最后一次非常严重。永徽米年(650 年)先是大雨水灾,然后又旱,最后是“大蝗”,“京师人相食,寇盗纵横”

兴米米年(784年)四月,自春大旱,麦枯死,禾无苗,关中有蝗”

雍、绛、同等九州旱蝗

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关中蝗食草木都尽

洪州旱,螟蝗害稼八万顷

河南、河北旱,蝗害稼

《旧唐书》中“人相食”记录了11次,其中两次与蝗灾有关(一次唐高宗时期、一次唐僖宗时期),一次是旱灾,剩下的八次全部是战乱兵灾,集中在安史之乱和隋末战乱两个时期。

据新、旧《唐书》以及《唐会要》和《五代会要》等资料的统计,从唐至五代的340多年里,共发生蝗灾45次,平均约7.6年一次。其中包括同一年中发生多次蝗灾和一次蝗灾持续时间横跨两年的情况。如果将同一年中的多次蝗灾按一年计算,灾情横跨两年的按两年计算,那么,按照年份来计算的话,共有42年有蝗灾发生,约占总年份的12%,平均约每8年爆发一次。

根据两唐书不完全统计,唐朝289年间发生蝗灾次数约50余次,涉及到36个年头,平均8年一次。中唐时期蝗灾差不多10、20年才有一次。唐朝中后期又进入蝗灾频发期,唐文宗到唐僖宗的62年有15个年头有蝗灾,甚至有两次连续4年年年发生。

蝗灾的发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其次是甘肃、安徽、江苏、山西等省。福建、浙江、四川等地之前历代都没有蝗灾发生的记录,在唐时也开始有了记载,不排除是从灾区扩散过去的可能性。

就唐代蝗灾的发生地域而言,按开米十五道的行政区划,如果将同一年中发生于不同道的蝗灾各算一次的话,则可知:关内道4次,京畿道8次,河南道15次,都畿道8次,河东道5次,河北道14次,陇右道1次,淮南道4次,江南东道3次,江南西道1次,山南东道3次,山南西道1次,剑南道1次。由此可见,北方发生55次,南方发生13次,蝗灾在北方爆发的频率明显高于南方。若依当今行政区划,则北方蝗区主要是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境内,大致属于黄河中下游流域;南方主要发生在浙江、福建、四川、湖北和江西等省,大致以长江中上游流域为主。这些地区之所以易发蝗灾不仅是由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以及植被等条件所决定的,更是与当地的水患息息相关。

隋唐五代以至宋初的气温偏暖,竺可桢先生在他的名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这一时期定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温暖期,并根据《酉阳杂俎》和李德裕《瑞桔赋》所记载的唐皇宫中桔树结果的情况,证明当时冬季气温一般不低于–8℃,因为桔树最低只能抵抗–8℃的低温。所以隋唐五代时期完全可以满足蝗卵过冬的温度要求。

《诗经》里就有“秉被蟊贼,以付炎火”的呐喊。到了唐朝时,这种“火烧蝗虫”的操作,也终于成熟起来。唐朝开米年间,面对席卷中原的大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果断启用“篝火灭杀法”,短时间里成功将大灾扑灭!

南北宋共计320年的统治时间里,两浙地区蝗灾共发生40余次平均约七年一次,连续两年以上发生蝗灾的次数就有10余次。其中宋徽宗建中靖国二年至崇宁四年,宋宁宗庆米米年至三年和庆米六年至嘉泰二年, 开禧二年至嘉定三年和嘉定七年至九年更是连年蝗灾不断。

南北两宋蝗灾发生频率又有所区别,在北宋执政期间,两浙地区蝗灾仅发生9次,属于蝗灾低峰期。而到了南宋高宗时期,蝗灾发生频率便居高不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蝗灾进入高峰期,直到宋理宗时期,蝗灾发生频率才逐渐下降。

宋代两浙在东部地区,为我国两大蝗虫之一东亚飞蝗的分布地。且我国多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为蝗虫的大规模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尽管破土而出的幼虫寿命不长,但作为群居生物蝗虫强悍的生殖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能力令幼虫能够快速生长发育。

每至夏、秋两季,蝗虫大肆繁殖,又喜食稻麦等禾本科植物,所经之处如雁过拔毛,寸草不生。两浙路蝗灾多此时爆发,宋理宗嘉熙四年时还曾因蝗灾而发生“人相食”的惨剧。

《宋史》的记载,宋代的农民们,就常在冬天寻找蝗虫滋生地。《治蝗全法》也总结了宋代以来“据虫除卵”的经验:凡是蝗虫虫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无数像蜂巢一样的小孔,必须果断挖土铲除。明清年间,人们更开发出了原始“农药”,比如“百步草浓汁”和“陈醋混合液”,专用灭杀虫卵。

米朝

米朝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以《农书》记载,米朝的农民们,就常垦荒种植芋桑等作物,用以抵抗蝗灾。

明朝

明朝时,更有了系统的操作:滋生蝗虫的地方,都是“涸泽”地区,必须要将其改造成为农田,在垦殖的过程里,通过各种方式杀灭掉虫卵,同时种植绿豆豌豆等蝗虫不吃的植物,用于蝗灾时的备荒口粮。

在明代蝗灾尤为频繁,几乎明代的历代皇帝在位期间都曾遇到,并且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交替出现的大旱大涝和现实社会中的内忧外患,每次蝗灾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关乎生死存亡。

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里,这种“垦荒除蝗法”不但有了完整记录,更随着《农政全书》的享誉世界,流传于欧美各国。

清朝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仍然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地位的清王朝同样没有避开蝗灾的侵害,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

《清史稿·志十五·灾异一》中详细记载了清朝时期蝗灾的发生情况:

顺治年间共有 8 年发生蝗灾,涉及 60 余县次,平均每2年1 次;康熙 27 年记录 168 个县次发生蝗灾;雍正年间,关于蝗灾的记录稍少, 3 年13县受灾;乾隆年间发生的蝗灾有 27 年, 105 县次受灾, 平均为2年多1次;嘉庆年间, 3 年 19 县次。从顺治到光绪的 265 年中,共有 91 年出现蝗灾,平均约 3 年 1 次。从清朝蝗虫爆发的年份来看,灾情很多时候都是连续两年甚至三年爆发的。

康熙九年,江浙皖出现了连续三年的蝗灾。

康熙在认真研究分析了蝗灾产生原因及巨大危害后,并总结了从古至今的经验,根据蝗虫生活史中每个阶段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捕灭方法,并以此编著了著名的《捕蝗说》。

1、“朕咨访蝗虫始生情状,凡蝗虫未经生子而天气寒冻,则皆冻毙,来岁可复无患,若既已生子天气始寒,则虫已冻毙而遗种在地,来岁势必更生。”2、“宜及早耕耨田亩,使蝗虫为覆土所压,则其势不能复孳。”3、“飞蝗已过时候,想是不能再飞,惟恐遗种成蝻,晚田可虑,凡经过处留心。”4、“或有草野愚民云蝗虫不可伤害,宜听其自去者。此等无知之言,切宜禁绝。捕蝗弭灾,全在人事。”

道光十七年,山西朔州发生严重蝗灾。

清末光绪年间,新疆蝗灾严重,几乎年年有蝗灾。从宣统米年到宣统二年,还在陆陆续续给予救济。

蝗食稼在庄稼成熟期,本来可供100人口粮的耕地如果用来养蝗虫,就只够10人吃的,50%的捕获率就只够5人吃。如果发生在非成熟期,可能就只够一人吃的。相当于一场蝗灾下来,人均口粮产量下降为原来的5%到1%甚至更低,如果周边没有足够的粮食运入,并且原本谷物储量不足的话,蝗虫不仅不够吃,还会比谷物价格更贵。

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此外还有在沿海地区混生的虾须草和海蓬子等。因此,适于东亚飞蝗繁殖发育的地区一般分布在海拔高度低于200米的平原、河谷及滨海、滨湖的低洼地带。马世骏等人在《中国东亚飞蝗蝗区的研究》一书中将东亚飞蝗的分布区划分为四大类,即河泛蝗区、沿海蝗区、滨湖蝗区和内涝蝗区。从这四个蝗区的名称上我们不难发现蝗虫的生长繁殖与土壤含水量的密切关系,事实上,研究已经证明:蝗卵的孵化要求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8%-22%之间。蝗虫的成虫固然性喜高温、干旱,但幼蝻的成长则必须有相对湿润的环境,所以洪涝灾害过后,那些曾经受淹的地区往往就成为幼蝻的适生区,最适宜条件就是水灾之后继之以旱灾,这样既保证了温度也保证了湿度。

古代中国的蝗灾肆虐,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

外国

1875年,肆虐在北美密苏里南部的落基山岩蝗,蝗群广达51万平方公里,12.5万亿只蝗虫所到之处,足以荡尽一切绿色。

1954年,西北非的蝗群曾一路蔓延到英国,1988年,萨赫勒的蝗群只用了5天就跨越大西洋,出人意料地出现在5600公里之外的加勒比海岛上空。

参考文献:

涂斌:《明代蝗灾与治蝗研究》

郑云飞:《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

马万民:《明清时期防治蝗灾的对策》

《诗经》

《除蝗疏》

《清史稿·志十五·灾异一》

《汉书·董仲舒传》

《捕蝗说》

《清实录·圣祖实录》

《清实录·高宗实录》

《清代蝗灾研究》

《中国救荒史》

《关于清代农业自然灾害的一些统计》

《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和应对措施》

《论清代的蝗虫观念与捕蝗应对措施》

鲁克亮——《清代广西蝗灾研究》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

李文海——《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

邱国珍——《三千年天灾》,江西高校出版社

 

中国蝗灾史

 

 

中国蝗灾史

  • 发表于 2021-04-20 10:35
  • 阅读 ( 1686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