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块钱可以做什么(怎样用1块钱赚100块)

如何在2小时内用1块钱赚到100块钱?这个斯坦福校园课堂中听上去不可思议的游戏,却有不少学生做到了。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在公布答案之前,小伙伴们不妨自己先思考

如何在2小时内用1块钱赚到100块钱?这个斯坦福校园课堂中听上去不可思议的游戏,却有不少学生做到了。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在公布答案之前,小伙伴们不妨自己先思考一下,假如是你,1块钱和2小时时间,要怎么赚取这100块钱呢?

问题:用1块钱和2小时时间,赚取100块钱?你会怎么做?

刚拿到这个问题时,我有点发懵,2小时时间1块钱变成100块,这听上去有点像天方夜谭,除非自己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不然还能有什么办法能让1块钱分裂成100块呢?不靠谱的做法就是买彩票,或许还有一丝中奖的希望,除此之外,似乎一块钱变成一百的可能性不大。小伙伴们是不是也这么想呢?

很快我发现自己陷入到了思维定式中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比如小学时期就教我们的应用题中,经常给我们设定几个条件,让我们证明或者解决一个问题,基本上这几个条件都是要用上的,一个条件没用上,就不能成立。其实这恰恰是教育的弊端和漏洞。

用1块钱赚100米的几种方式,值得思考

常规思维:

基础条件:1块钱+2小时

预期目标:100块钱

基础条件经过怎样的变化=预期目标,没有其他外力

思维路径:在2小时候内,用1块钱买彩票,然后期待中奖,目标实现希望渺茫。

创新思维:

限制条件:1块钱+2小时,

扩展条件:除时间和金钱外,你所拥有的其他资源

预期目标:盈利学习

思维路径:除了1块钱和2小时候,我还拥有什么?我可以借助的资源还有哪些?

借助资源1:个人的劳动力,为他人提供体力劳动,赚取费用,比方说占座、买票、代购、听课、替考等等;

借助资源2:个人的智力,为他人提供智力服务,比方说当咨询专家、翻译作品、写作、策划、设计等等;

借助资源3:人力资源,找有货源的朋友赊账,卖出产品后按比例提成,销售学习;还可以推销小伙伴的创意学习;

两者比较:

常规思维往往拘泥于已有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打开思维的天窗。当条件比较苛刻的时候,成功的概率相对较低。

创新思维突破了条件的限制,借助外力,为他人提供服务赚取钱财。这就好像是《小狗钱钱》中所言的,你能做什么?客户需要什么?将两者匹配起来,你就有盈利的机会了。

以上是我所能想到的盈利方案。

答案揭晓:

斯坦福校园中的小伙伴们又是怎么做到盈利的呢?他们有的占座出卖劳动力,有的打气为同学提供相关服务,有的直接出卖个人课堂学习时间,从体力劳动到商品服务,再到人力资源,想法很是新奇。

个人启示: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对儿子说,地上有一块石头,假如你能从门口搬到路边,爸爸就奖励你10块钱。儿子兴奋地跑了过去,想也不想就去搬石头,结果6岁的小儿,根本不够力气去搬动一块10斤重的石头。他急地团团转。后面他找了一根棍子,使劲推石头,可石头依然纹丝不动。尽管尝试了很多办法,可终究石头还是么有挪动一分。

用1块钱赚100米的几种方式,值得思考

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尝试借助棍子的方法值得肯定,但是你忘记还可以请我这个爸爸帮忙。所有的外力都是你可以借助的对象,所以,你并未用尽全力,因为你没有充分发挥所拥有的一切资源。

启示1:我觉得父亲一席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借助外力和利用自身特长去学习,是我们理财的基本手段。

然而,我们常常拘泥于这个手段而无法自拔。就好像社区里的小伙伴经常在回帖中提问,我想要兼职,哪里能找到?或者我不想有风险但是需要高收益,哪种理财方式可以做到?又或者我想买网贷产品,哪个平台好?还有的问告诉我几只基金,可以盈利的?可是似乎没人关心除理财方式之外的其他东西。

启示2:故事中的儿子已经懂得借助工具来撬动石头,尽管结果不佳,但是值得肯定。

然而,我觉得他除了未能请求父亲帮助外,最大的问题是从一开始就并未思考过该如何完成这项任务,并未有过任何分析和规划,在尚不清楚自身拥有的资源和限制条件时,就急于去完成这项工作,必然是事倍功半。假如他一开始不急于行动,而是全面分析情况,相信他会很快找出解决的方案。

延伸到社区小伙伴的理财观,很多新人只知道自己想学习,但是并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学习的本领,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本钱可用,更不知道该如何去求助他人。在理财的道路上,一味埋头前行,却不知道如何借鉴和学习,形成属于自身的一套理财思路。这是非常可悲的,往往效果也极差。

我相信社区中的很多有内容有故事的帖子,都不具备完全复制的能力,成功没法复制,有的只是经验和思路的借鉴。希望复制他人的成功经验的想法和做法,其实和禁锢在盒子里的传统思维一样,容易处处碰壁,难有成效。

只要你能跳出思维,将自己融入其中,把别人的思维和经验转化为自身的,相信你会豁然开朗,钱途广阔。

  • 发表于 2021-04-03 15:50
  • 阅读 ( 242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