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载自汽车人张厚生的博客,有所删减。
话说1995年十一放假前夕,惠州东风本田零部件公司生产线打通,顺利投产,开始生产零件供应海外市场,受到了东风、本田、广东省、以及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认可和重视,纷纷到合资企业来考察调研。
我记得当时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马跃、日本本田汽车会长宗国旨英、机械工业部主管汽车的张小虞、广东省委省政府等领导都先后来参观访问了合资企业。
当时,东风和广东省及惠州市政府领导,本田公司相关负责人一直在推进合资企业的整车生产项目的批准,现在合资企业一期工程建设投产,完成了国家对汽车整车项目进入的第一道门槛要求,扫清前进道路上第一个障碍。
因此整车项目审批纳入重要推进日程,并作为十分重要工作在做,当时合资企业中日双方团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多次到中央有关部委去汇报项目进展和申报情况。
当时广东省已经有一个广州标致汽车公司,历史上曾经十分辉煌,当时标致505轿车十分畅销,我们1993年在东风汽车工作的时候,还到访过广州标致。
后来由于国家要求合资整车企业,要有70%的国产化比率,广州标致由于国产化进展不顺利,国产化后汽车质量大幅度下降,导致企业销量急剧下滑,库存严重。
到1997年,广州的年销量不足1000台,而亏损已经累计了29亿元,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这也使得广州标致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失败的乘用车合资企业,并且背负了很多债务。
因此当时由国家牵头,对广州标致汽车进行兼并重组,寻找国际国内卖家进行并购重组,据说最早有通用、欧宝、韩国现代等大型企业准备参与并购竞争。
当时由于东风和本田汽车在大亚湾建厂,后期有一个大型汽车城的建设计划,正在上报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审批,因此国家就推荐东风本田组建联合团队,参与竞标广州标致汽车的兼并重组。
后来据说是因为东风和本田联合提出兼并重组方案优势明显,受到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因此,东风和本田联合兼并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的方案获得通过。
这样,东风和本田在大亚湾建设汽车整车的项目,就变成了联合兼并广州标致,利用当时广州标致的汽车资质,厂房土地和部分设备,进行工厂重建,设备改造,生产本田汽车。
这样把广州标致汽车留下来的巨额债务也就背了下来,资质和厂房设备也就兼并过来了,对原来工厂员工也提出来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帮助政府解决了一个巨大难题,也解决了东风本田在惠州大亚湾生产整车资质的审批难题。
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当这个兼并结束后,在组建合资企业谈判的时候,碰到了新的问题。
最初,整车和发动机两个项目都是有东风、本田、广州汽车三方来组建合资企业,谈判过程比较复杂,广州汽车希望利益最大化,因此说服国家有关决策领导和部门提出一个新方案,由广州汽车和本田公司合资成立整车厂,由东风和本田公司合资成立发动机厂。
这一战略调整变化是巨大的,首先当时处于破产地位的广州标致汽车的投资方广州汽车最有利,他们重新获得了本田汽车的巨额资本注入,同时获得了本田汽车产品和制造技术的输入,相当于起死回生了。
因为东风是国家直管的央企,在这种大决策上肯定会提自己的意见,但是最后还要顾全大局,听国家统一规划和安排。
据当时参加谈判的东风方代表回忆,当时最早广州标致汽车已经破产进入清算阶段,广州标致方最早参加兼并谈判的代表是一个负责后勤的蔬菜办主任,没有汽车专业的人员参与,几乎都是东风汽车代表中方在谈判,保护中方的权利和利益。
等到后来兼并谈判成功后,广州汽车希望直接和本田组建合资公司,要东风汽车退出合资公司,这样广汽利益可以最大化,也比较好谈判。
据说是当时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坚持,才保证了东风和本田成立了合资的发动机公司,这样广州本田就把最难生产的发动机交给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生产,把有关的零部件交给了惠州东风本田合资企业生产。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它由广州汽车与日本本田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
广州本田投放的第一款雅阁车,获得了市场巨大成功,当时进口雅阁车要四十万一台,而广州本田同款同质量的车只要三十万,很多客户和经销商都要提前很长时间付款订车,才能够提到车,因此获得了巨大市场成功,广州汽车和本田汽车在这个项目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也为广州汽车未来起死回生打下来坚实基础。
广州汽车在获得广州本田这个项目的巨大成功后,开始和丰田汽车谈判组建广州汽车合资公司,并于2004年9月1日,由广汽集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注册资本16.92亿元组建合资企业。
公司位于广州南沙区,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起步产能20万辆/年。
为了发展自主品牌的合资企业,广州汽车集团于2008年投资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5.6亿元,致力于生产销售整车、发动机、零部件、及进行汽车的研究和开发。
我们当时在大亚湾建设东风本田合资公司的创业元老占富清,就亲身参与了广州标致收购的全过程,以及东风本田发动机厂从收购到设备改造,到工厂管理的全过程,他曾担任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中方总经理多年。
我们在惠州东风本田合资公司保全系统业务骨干张树良、郑锐国、胡建军、房尉松后来都纷纷被调到广汽集团参加广汽丰田、广汽传祺、广汽菲亚特的建设项目。
梦起于大亚湾的东风本田汽车城项目,经过广州标致兼并重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完全改变了以前的设想和布局。
东风汽车公司并没有停止和本田汽车的整车合作项目,2003年由东风汽车集团出资50%、本田汽车出资50%,在武汉成立合资企业,注册资本5.6亿美元,开始生产CR-V车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们在大亚湾建设时期的同事常志强、杜卫东、周翔、徐俊铭、郭和平等同事先后都调到这个项目担任项目骨干,参与建设发展和工厂管理,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东风汽车并没有停止南方整车布局,而是加快了南方项目推进速度,2003年6月东风汽车和日本日产汽车合资成立乘用车公司,总部设在广州花都。
经过发展,东风日产汽车花都基地,现在工厂由一工厂和二工厂组成,占地面积247.5万平方米,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生产基地,也是日产全球最大的海外工厂,现在年生产汽车规模已经超过百万台规模。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拥有花都和襄阳、郑州、大连四个工厂,以及发动机分公司和研发中心组成。
我们在惠州合资企业的很多干部殷洋武、但宏春、朱绍云、郑乐华、商纪文、刘建军、冯显清、刘昌红、扬吉昌等都参加到后来花都工厂的建设中,现在殷洋武在担任东风日产发动机公司多年的总经理后,就任东风本田发动机执行副总经理。其他几位也都在部长岗位和其他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于占渤则则回到襄樊担任襄樊风神汽车公司总经理,开始生产日产蓝鸟汽车,后来于总到武汉参加东风汽车自主品牌工厂的建设,担任武汉工厂厂长,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于总已经于2015年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永远怀念他。
1994年东风汽车和本田汽车梦起大亚湾的一个梦想,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加速了广州标致汽车的兼并重组,创建了广州本田汽车和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促进了广州汽车的重整旗鼓,续写了广州汽车的一段段的传奇历史。
大亚湾东风本田合资项目,也加速了花都东风日产汽车公司的成立,东风乘用车布局在广州。
后来由于日本丰田、日产汽车先后入住广州,广东省也成为日系汽车集中发展的区域,巨大促进了当地汽车业发展。
武汉东风本田合资企业的设立,也加速了东风公司在武汉的乘用车项目推进,加快了产品技术和人才各个方面的积累。
1995年大亚湾建设投产的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公司,因为其布局时间早,棋子下得妙,成为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里程碑节点,后来很多伟大的汽车项目都和这个项目发生各种联系。
因此这个项目成为中日汽车合作的一个典范,开创了先机,培养了大量的汽车人才,其战略研究和构想,其操作手法和管理经验,逐渐辐射和影响到以后的多个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又一个汽车黄埔军校。
岁月就这样静静流淌,惠州东风本田项目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其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不断扩展开来,会影响一个时代汽车人的创业精神,甚至渗透到人的基因和灵魂,犹如大亚湾海滨的海浪一般,一浪高过一浪,久久不会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