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在古代《易经》中,“六”被视为阴数,“九”被视为阳数,9月9日,太阳和月亮合为太阳,两个九十重,所以被称为重阳,也称为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来庆祝,这个节日很早就庆祝了。秋高气爽,桂花香扑鼻,除了爬山,还有一些流传至今的饮食习俗。
据史书记载,古人在重阳节前后几天制作的松糕叫重阳糕,又称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是随意随意制作的。贴香菜叶为标志,中间夹青果、小枣、核桃等粗糙的干果;精品花饼有3层2层,每层夹有苹果脯、桃脯、杏脯、黑枣等精品蜜饯干果。钱饼与细饼基本相同,但更小,就像“钱”一样,多是上层贵族的食物。
据《西京杂记》年记载,汉代有九月九日吃松饵的习俗,即第一个重阳糕。诱饵,也就是古代的糕点。《周礼》鱼饵用作祭品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有小米饼,可能离今天的饼不远了。饵料,想必也类似于小米糕点之类的。到了宋代,吃重阳糕非常流行。蛋糕与高谐音。吃蛋糕是为了吉祥的意思,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饮菊酒
image handler/a50fa 772-6178-47 F6-9810-a 013 BC 4 A8 caf '/
早在屈原的作品中,就有“秋菊入夜落影”的说法,即取菊花花瓣。菊花酒在汉代就已经存在了。吴曾在重阳向钟岛献菊,祝他长命百岁。《抱朴子》年,戴记载,河南南阳山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喝了满是菊花的甜水。在梁的《采菊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篮中摘菊珠,晨露湿”,这也是摘菊酿酒的行为。直到明清时期,菊花酒仍然盛行,明代郜琏在《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一种流行的健身饮料。
在重阳节,中国有喝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认为是重阳人必饮的“吉祥酒”,祈求赈灾。
三、吃糍耙
它的味道香甜可口,被称为“软耙”(温热的食物是最好的)。硬耙,又称“油耙”,是将糯米蒸熟后不捣碎,放在案上揉成团,擀开放些盐和胡椒粉做成“馅芯”,再擀成条状切片,然后放入油锅中炸制而成,色泽金黄,外形美观,咸香麻香,口感酥脆,回味无穷。
四、吃蟹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俗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重阳时节捕捉的蟹最为上品,长得十分矫健,脂满膏肥,名扬天下。
# 重阳节各地特色习俗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节日习俗也会有些差异。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登高、赏菊、饮酒、出游等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河南省
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每年金秋10月,开封会举行一次菊花花会。南阳会在重阳节之时举行老人登山比赛,登顶后进行喊山大赛,工作人员将借助分贝仪,根据选手的声音大小决出比赛名次。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陕西省
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山东省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山西省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北省
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江苏省
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浙江省
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四川省
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湖北省
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安徽省
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福建省
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西省
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广东省
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