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2019会是十年前最差的一年,十年后最好的一年。当初以为是玩笑话,没想到却是一语成谶。因为信息化这波红利其实2017年已完全吃透,资本寒冬大概从那时开始的,而2018到2019则是信息化和高房价支撑起的经济的最后一点余韵。
没了这两样的2020,再加上天降疫情的冲击,持续到2021年疫情余波未了,很多人纷纷在感慨:相比之前,为什么如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呢?
今年确实很难,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产品都卖的很便宜,甚至个别水果的价格都比往年还要更便宜。
另外,很多生意撑不下去的公司或店铺都在清货,对一些库存产品基本上给钱就卖,而这些产品涌入市场也影响本来正常在卖的产品,导致大家都卖不上价,钱越来越难挣。
我们做企业应收账款的,今年的客户,我感觉普遍比较没有耐心,比较焦急,见不到钱,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一时不得消停。
上周我35元买了两把自动伞,卖家漏发一把,我告诉他之后,我问他是退钱还是补发,他说补发,当天他就给我补发了,今天上班又收到了。
要说带伞套带涂层的晴雨两用自动伞,不到20元就能买一把,不知道卖家成本能压到多少,看网上好多卖家说清仓都是不计成本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后,更是一日千里。个别人还渲染此等特色经济仅我们一家,别无分号。
其实,经济高增长并非我们独有,世界很多国家都经历过我们经历过的一切,然后都陆陆续续慢了下来。比如与我们相邻的国家:
韩国1965-1990,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自1965年至1990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增长率为7.1%,列世界各国之首。
日本1955-1973年,1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NP )增加12.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9.8%。1966年追超英国,1967年追超法国,1968年追超西德,仅次于美国,成为亚洲新巨人,被称为“世界经济奇迹”。
“经济”二字,不管古代现代或东方西方,其实表面有区别,内核几乎是一致,那就是社会在经历大动乱后约50年内会是经济猛涨,这是无可避免的。
夸张点来说,替李嘉诚打工,第一天早上发白工资,晚上99元又回到李嘉诚手里。更有甚者,年轻人想创业,租个店铺,房主还会请人去店铺门口蹲着数人头,记下店铺每日人流量,结合客单价,计算店铺收入,房主认为你能承担10000元租金,就绝不会只收你9999块。这种情况下,不管你是卖手机或卖快餐,自然越来越难。
其实,任何时代,都是少数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然后生意做得好。基本上出自这部分人,然后大多数人又会抱怨这个时代,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我们之所以觉得上一辈人做生意容易,那都是散兵思维作祟,轻易把自己代入少数成功者,根本不考虑多少人折戟沉沙,根本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厚古薄今,只看到当时的红利没看到当时的无奈。
举个例子,很多人只羡慕过去大学生包分配,却不知道包分配的局限性,很多名校生不如大中专。
生意的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满足需求,客户需要什么,你有你能提供,你就能赚到钱。但怎么提供很重要,这就是生意的核心。那生意的核心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