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水发展史

  虽然干旱缺水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但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易涝、渍害、盐碱等问题。其中易涝耕地主要分布在较大江河的两岸、大江大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湖泊周围低洼地区和一些天然洼...

  虽然干旱缺水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但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易涝、渍害、盐碱等问题。其中易涝耕地主要分布在较大江河的两岸、大江大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湖泊周围低洼地区和一些天然洼地;渍害农田主要分布在低洼易涝地区;盐碱耕地主要分布在北方部分地势平缓、排水不畅的冲积平原、滨海地区和西北内陆土壤含盐量较高的地区。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易涝耕地3.67亿亩、渍害田1.15亿亩、盐碱耕地1.14亿亩,这些耕地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结合江河治理,组织广大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治理内涝、改良盐碱、防治渍害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排水改造低产田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到2003年,全国已治理易涝面积3.17亿亩,占易涝耕地总面积的86%,其中除涝标准达到3~5年一遇的有1.34亿亩、5~10年一遇的有1.26亿亩、超过10年一遇的有5700万亩;全国已不同程度治理渍害农田5000多万亩。建国以来我国农田排水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解放初期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当时黄淮海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结合淮河、海河和黄泛区的治理,进行排水河道和沟渠的开挖疏浚,排除内涝积水、减轻灾害,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2)“大跃进”时期  为了解决当时黄淮海平原及东北辽河平原的内涝以及旱涝灾害交迭发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根据天津和淮北一些地区洼地改造的经验,在冀、鲁、豫、辽和皖北、苏北平原等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河网化建设。  河网化工程在大跃进期间得到大规模发展。在一些地方也确实起到了排灌结合、除涝防旱的双重作用。但由于当时是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开展工作的,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规划设计,不考虑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人力物力的可能,搞“一刀切”,强迫命令,以致大部分河网化工程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少地方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打乱排水系统,致使涝碱灾害进一步加重,这是始料所不及的。  (3)60~80年代  60年代排水治涝工作也像整个水利工作一样进入“调整巩固”时期。皖北、苏北和冀东地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大跃进”年代开挖的大量河网工程进行了改造利用,并在面上开展了沟洫排水工程,显著减轻了涝灾的威胁。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由于大引大灌,有灌无排,引起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为改善这种状况,沿黄各地大力进行排水河道和沟渠的开挖和疏通、发展井灌,使地下水位降低,盐碱化面积逐年减少并得到改善。洼改工程经过续建改建和加强管理,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实际效益,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70~80年代的农田排水工作,在继续抓好北方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排涝治碱的同时,开始把注意力转到南方地区的治渍和低产田改造,实行水利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除涝工程建设,完善排水系统,搞好排水配套,适当发展灌溉,治理中小河流。  (3)90年代以后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设的发展,对农田抗御旱、涝、碱、渍灾害的标准要求更高,综合抗灾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90年代以后我国农田排水除涝工作主要是围绕中低产田的改造展开的。  建国以来,我国灌排泵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1953~1957年)和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机电灌排工作的重点是推广改良人力、畜力水车,东部经济基础较好的部分地区建成了一批中小型泵站。这些工程多带有试点性质,其工程的设计、所采用的设备和技术主要学习借鉴苏联经验。配套动力多使用煤气机、柴油机或锅驼机,电动机作动力的只占动力总数的1/5~1/6。1957年底机电灌排动力保有量达到40万kW。  (二)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和随之而来的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人民公社化、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机工业的兴起,为灌排泵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仅1958年一年,不少省的机电灌排动力保有量翻了一番多。在全国广大农村普遍兴建了一大批中、小型机电灌排泵站,并在长江中下游、山西、陕西等省陆续兴建了一些大型泵站,为提高中国机电灌排泵站建设和管理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在福建、湖南、四川等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了水轮泵。到1965年,灌排泵站动力设备保有量约达200多万kW,电动机占总动力保有量的一半左右。随着中国电力、石油工业的发展,农田灌排动力逐步转向柴油机、电动机并举,并淘汰了煤气机、锅驼机。但有些工程仓促上马,缺乏正规设计,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三)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灌排泵站的建设与管理受到了巨大冲击和破坏。尽管这一时期泵站建设速度快,规模大,到1978年,全国灌排泵站达41万处,动力1500 kW,其中电力灌排泵站近80%。但相当一部分工程设计标准低,安装使用了许多性能质量不合格的机电设备,水工结构施工质量差,大量的工程属“半拉子”工程,可谓“先天不足”。在管理上,原有规章制度废弃,轻视技术管理,“后天失调”更加剧了工程的损坏。  (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泵站建设与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以外延为主,转向内涵为主。除了新建少数重点大中型泵站工程外,重点进行工程管理和技术改造工作。到1990年底,全国共有灌排泵站46万座,装机功率2000万kW。  (五)1990年至今,机电灌排工作重点是实现农村机电灌排的改革。同时,面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大量泵站严重老化状况,各级阅批加大力度,结合我国大型灌区改造,对部分泵站工程进行了更新改造工作。这一阶段,我国经历了1991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和严重的干旱,各地加快了大中型泵站特别是排涝泵站的建设。到2004年底,全国机电灌排动力保有量已近8000万kW。泵站的建设更加注重工程质量和自动化监控,朝着现代化建设与管理的方向前进。

  • 发表于 2021-12-15 18:49
  • 阅读 ( 311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