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总是有一个阶段是很挑食的,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往往很头疼,因为在他们挑食的时候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了哪一种营养元素都不可以,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威逼利诱还是哄骗奖励,得到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家长首先要把挑食和孩子不饿区分开来,偶尔的不饿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挑食,要分清楚才行,如果孩子到了吃饭的时候对所有的食物都不感兴趣,那就说明他们是不饿而并非挑食。
这就要先看一看是不是吃饭之前吃了太多的零食或者是孩子吃了过多自己喜欢的食物从而对正餐不感兴趣。
针对不饿的情况,家长要做到的就是在正餐之前要限制孩子吃零食的量以及控制他们吃零食的种类,不能什么都任由孩子想吃就吃,尤其是在吃饭之前孩子很容易因为感到饥饿而大吃特吃,在正餐的时候就会没有食欲。
而且如果孩子在正餐的时候真的不想吃或者不饿,家长也没有必要为了完成任务去强迫孩子去吃,等到他们真正饿了的时候再让孩子吃,不仅能吃得更多而且种类也会不会受到限制。
尤其是4-7岁的孩子,玩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事情更重要,吃不吃饭无所谓,除非是真的饿了。
家长不要认为从小给孩子树立到点吃饭是很重要的习惯,因为小孩子吃饭本身就是需要少食多餐,他们和大人吃东西的习惯不同,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得有规律,没有必要非要让年纪小的孩子就和大人一样有一日三餐才吃的习惯。
而且家长除了要求他们必要的吃饭时间之外,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来规划吃饭的间隔,比如说除了正餐之外可以不给孩子额外提供饱腹感强的食物,用以加强孩子正餐吃饭的量。
如果家长将吃饭当成一种惩罚方式,比如说你不听话就不给你饱饭吃,这样会让孩子对吃饭这件事有所恐惧,从而影响他们的食欲。
一定要在孩子感觉被尊重的情况下进食,不要让他们觉得吃饭是一种交换条件或者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进餐,这样会很容易让孩子将吃饭这件事与负面情绪联系起来,从而造成食欲不振。
如果不是因为真的不饿而是挑食造成的孩子食欲不振,家长就要想办法纠正这种不良习惯了。
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会刻意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不吃不喜欢的,那就是挑食,并不是不饿,而是想要用喜欢的食物代替不喜欢的,这就需要一些手段了。
家长首先要做到自己不挑食,做好榜样作用,有的孩子之所以会吃这个不吃那个,是因为父母挑食。
当孩子讨厌一样食物的时候,父母可以将其换着花样做,比如说切碎或者让烹调方式变得可爱,如果自己不会做可以学着做,比如说从抖音或者下厨房这样的软件中能够轻易学会同样一种食物的多种烹饪方式。
不要觉得这样很麻烦,与其花费同样的时间苦口婆心地劝孩子多吃一点,不如从一开始就花费心思将食物做得可爱一些,孩子开心地吃比什么都强。
参与感能够增强孩子的食欲,因为是自己亲手做的,所以孩子更愿意尝试食物的味道,即使不是自己做的,但洗菜摘菜是自己做的事情,孩子也更加愿意多吃一点或者多尝试味道。
所以从买菜开始家长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让他们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孩子有了印象,就会更愿意多吃一点。
如果没有亲自参与制作过程,家长如果能够劝说孩子尝一口,后面的很多事情孩子就可能愿意多吃一点,其实很多孩子就是不喜欢尝试新鲜的食材,一旦吃了第一口可能就会停不下来。
对于没有尝试过的食物孩子会有一些抗拒,一旦开了头可能就会不由自主地增加想吃的欲望。
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来说,限制零食是有必要的,因为很多零食有添加剂会让孩子更愿意吃,吃多了就会对正餐的食欲造成影响,家长不能因为不忍心而让孩子吃太多的零食从而不喜欢吃正餐。
还有就是当孩子有了竞争对手之后,就会格外有食欲,比如说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吃饭,他们吃得会更香,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心态,让孩子多吃一点。
对于孩子挑食的这件事,父母首先要用放松的心态去对待,要让孩子把吃饭这件事看成是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任务或者被强迫完成的。
当发现孩子由于挑食导致体重下降的时候,家长还是最好带他们到正规医院去检查一下是不是有维生素缺乏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