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在各个阶段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恢复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魄力...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恢复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魄力和政治智慧,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奇迹般地在战争废墟上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在此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一五”时期开展了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为我国基础工业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距离。

2、动荡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1958~1978年)。

1958~1966年,是全面进行经济建设的时期,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时期,前几年是失误,后几年纠正和弥补失误。

总的来说,1958~1978年的20年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带着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一五”计划成功的喜悦开始,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最后带着对“文化大革命”痛苦反思、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困惑而结束。

3、经济体制转型初期的中国经济(1979~1991年)。

中国20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所经历的曲折、挫折、灾难、困惑,孕育着一场新的探索。国民经济经历了1986~1987年的“软着陆”,1988年价格“闯关”和1989~1991年治理整顿的曲折。

4、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中国经济(1992~2002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统一了全党关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方面的认识,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在各个阶段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1、第一阶段

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承上: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问题。启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巩固了人民政权;

(2)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4)一五计划制定及超额完成;

(5)召开全国一届人大,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过于迅猛,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 。

2、第二阶段

中共八大制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了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1)钢、煤、原油、发电等主要工业品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2)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社会主义建设的杰出代表;

(3)新兴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第三阶段

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前进,粮食、钢、煤、原油持续增产,成昆铁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十年间,使我国经济损失约五千亿元。

4、第四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工业上,建成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湖北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矿企业。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强国之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扩展资料: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主线。

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今年是中共八大胜利召开60周年。

60年前,八大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八大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是基本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正确意见后来没有能够坚持下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1981年作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32年特别是10年“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再次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这一提法一直沿用下来。6年之后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更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既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那么不断解决这一矛盾就构成这个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经济是基础,是手段,落实到社会层面就是要着眼于民生问题的解决,这也是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一致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新中国60余年的历史分作六个阶段加以讨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之前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革故鼎新,为新中国未来的社会建设奠定环境基础和制度基础。

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历经曲折,但是大规模开展的工业化建设为下一步的民生改善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人们从亲身经历的探索和曲折的反思中获得了开辟新路、改革开放的精神动力。

之所以将这20年放在一起来看,主要是基于这一时期的民众生活变化不大,相关体制包括计划经济、二元结构、单位体制等等也一直延续下来,还有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战略和越来越“左倾”的指导思想等。

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到1982年是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时间不长,是一个结束动乱后休养生息、拨乱反正的阶段,执政党的工作重点重新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从酝酿、徘徊、躁动中逐步形成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中国再次迎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春天。

从1982年到1992年是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开启了全面改革的新征程,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从1992年到2002年是第五个阶段,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接下来的10年是第六个阶段,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更为全面的小康社会,民生建设民生保障受到空前重视。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阶层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且极为复杂,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需要实现更加和谐更加协调的发展,因而社会建设的地位大大提高。

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特别是改革以来几个阶段的民生进步和发展取向,也暗合着马斯洛揭示的人类需求层次阶段性台阶式提升的基本走势。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经验和展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在各个阶段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1、建国后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建国一周年,中国已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了中苏人民的团结。) 2、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的: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友好关系)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③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世界上解决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日内瓦会议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1954年,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55年,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同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 发表于 2021-11-30 12:11
  • 阅读 ( 2337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奋斗的阿奋
奋斗的阿奋

592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