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戏剧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萌芽于宋代,盛于元代,流布明清。它与楚辞、汉赋、魏晋骈文、唐诗、宋词,“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古代戏曲主要包括散曲、杂剧两...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萌芽于宋代,盛于元代,流布明清。它与楚辞、汉赋、魏晋骈文、唐诗、宋词,“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古代戏曲主要包括散曲、杂剧两种艺术形式。散曲是兴起于元代的一种新兴诗歌艺术形式,既是当时文人咏志抒怀的得心应手的工具,又是人民群众喜见乐闻的崭新艺术形式,特别是它与音乐艺术结合,适于清唱,流传很广,元代作家多达200余人,流传至今的散曲作品有四千多首;杂剧正是由散曲中的套组成曲文,杂以宾白(对话独白)、科介,在舞台上演出的戏剧。其曲文则仍是诗歌。中国戏曲兴起,取代唐诗、宋词成为一代文学,完全是由于它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思想内容所达到的成就,后来居上,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承认的结果。

第一,戏曲艺术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学的源泉是人民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往往都起源于民间,后经文人的改造加工成为雅文学。宋元时期是理学兴起的时代,更是世俗社会充分发展的时代,世俗文化的发展应运而生。戏曲、小说皆是这一世俗文化发展的产物,都创作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小说硕果累累,而戏曲则是繁花似锦。元曲之佳处,自然而已。作者多非有名位学问者,作品“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均“以意兴所止为之,以自娱娱人”。

第二,戏曲的艺术形式、艺术表现手法独树一帜。宋词就是诗中解放出来的艺术形式,而戏曲则更为灵活,更为生动,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戏曲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继承唐诗、宋词的含蓄蕴藉,运用比兴手法的优点,更突出地运用直陈白描的手法,让情感、思想“喷薄而出"“一泻而下,不留余蕴,"把人们的思想、情感描写刻画的淋漓尽致,充分地表现出“感情的艺术”的特色。元曲之妙在其意境:“写情则沁人心牌,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

第三,戏曲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元曲是愤怒的艺术。首先戏曲兴起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吸取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养分,使用了大量民间习语俚言,十分贴近当时的社会生活,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认可、所喜爱,其次,戏曲大胆地描写人们的思想矛盾、情感冲突、社会压迫,对人间不平事,对政治黑暗,对民间疾苦,对男女情爱,对怀才不遇等等社会矛盾、冲突,敢于直面正视,敢于反抗,敢于冷嘲热讽,直接冲击着腐败政治、民族压迫,冲击着封建礼教,对人民苦难、士人落魄遭遇、男女情思充满同情和理解,公然“骂天骂地”、“骂官骂吏”。戏曲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真实,是地道道生活的艺术,对腐败政治直言不讳的批判和抨击,充分地表现出戏曲的特点:它是愤怒艺术。这正是古代戏曲作品的思想性、民主性所在,也是戏曲成为一代文学的精神所在。

  • 发表于 2021-11-18 12:19
  • 阅读 ( 305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