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是什么意思(夸奖人有文采的成语)

“有文采”是在考量作文发展等级的“语言通顺”这一基础上,对作文语言提出的更高一级要求。《考试大纲》把“有文采”定位于“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这四个方面就是“...

文采是什么意思(夸奖人有文采的成语) “有文采”是在考量作文发展等级的“语言通顺”这一基础上,对作文语言提出的更高一级要求。《考试大纲》把“有文采”定位于“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这四个方面就是“有文采”的四个评分点。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语言有别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不能仅满足于把自己的感情思想表达出来,还应力求做到用语更规范,更优美,更动人。

其实,“有文采”就是用华丽的语言包装思想,使文章的思想情感以一种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固然,辞藻华丽,语句优美,气势磅礴,朗朗上口,是“有文采”的体现,但如果“文采”与“思想”脱节,文章只有华丽的语言外表,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样的文章也是苍白无力、不成功的。因此,“有文采”需要与文章的思想内涵密切结合起来。“有文采”当然需要同学们长期受语言熏陶、对语言进行锤炼,但如果善于借鉴名家的规范语言,汲取生活中生动鲜活的语言,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丰厚的语言积淀,使作文语言文采绚烂,熠熠生辉。

“有文采”是一种韵味,一种气派,一种光泽,以优美的语言承载厚重的思想,这样的作文才会吸引人的眼球。那怎样使作文语言散发出“文采”的光芒呢?

一、巧嵌妙用,锤炼词语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要使内容感染人,首先就要使得语言打动人。写作时,要善于选用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词语,做到用词精当,富于变化。具体说来,一要精心锤炼动词。动词运用得好,运用得妙,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动词运用得有灵气,能增加语言的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描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月光有了质感,有了神韵。二要精心锤炼叠词。运用叠词可增强语言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如描写荷塘上的叶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句中叠词的使用,真切地表现了叶子的情态,读起来节奏明朗,很有音乐感。三要精心锤炼色彩词。色彩词能增强语言的意境美和绘画美。如描绘春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抓住色彩来描写景色,如诗如画,意境优美,意趣盎然,洋溢着生命舞动的美感,烘托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之世界。

二、运用修辞,形象鲜明

修辞是使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语言表达文采斐然。语言表达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所谓“善于”,一是说会用,即使用修辞手法要新颖别致、不落窠臼,恰到好处;二是说多用,一篇文章只有一两处运用了修辞手法不能算“善于”,保“质”保“量”多次使用才算“善于”。当然,使用修辞手法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应有助于文章思想的表达,不能为修辞而修辞,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才能使文章语言形象鲜明,气势贯通,音韵和谐。

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树立三种意识:一是做到新颖别致。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该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化视觉为听觉,描绘了荷花的情态,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二是注重情理美感。如:“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拟人化,把月光写得调皮可爱,给人以美感。三是力求铺排造势。如:“选择,是深邃的天空霎时滑过的一颗流星;选择,是青春的面庞上掠过的一丝神秘的微笑;选择,是秋水的碧波上荡起的一层美丽的涟漪。”该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铿锵有力,增强了语势。

三、句式灵活,错落有致

根据表达思想情感或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变换、综合使用不同句式,可以使作文语言抑扬有致,进而文采飞扬。句式运用时可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整散结合。整句形式整齐,韵律和谐,节奏鲜明,气势贯通;散句结构相异,长短不一,自由活泼,富于变化。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句中整句与散句交错使用,在整齐中求变化,于对称中显错落,使语言流畅、生动。二是长短交错。长句字数多,结构复杂,宜于表达较为复杂的内容或深刻的思想;短句则简洁、明快、灵活、易懂。如:“为什么临其境、闻其声,却又偏偏收不住思维的缰绳呢?哦,都怪那森林,都怪那春光,她把我的心扰乱了,染醉了。”句中长句与短句相结合,形成迂回委婉、抑扬顿挫的语感,使情感表达细腻真切。三是是否相间。肯定句语气果断,否定句语气缓和。如:“啊,这是第一朵小雪花挣出了半冻的地面!啊,这不是新来的潮润黏土上寂寞的柳条?”这种肯定句与否定句结合的句式,使描述更形象,抒情更鲜明,论述更全面,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作文语言应该有意蕴。所谓意蕴是指语言的张力,也就是说文章语言的意义不是表面化的,而是有某种特定、深刻的含意,值得读者仔细体味,反复琢磨的。一般来说,语言留有空白,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或者语言具有思辨色彩,散发着哲理的光辉,这样的语言就算是有意蕴。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有意蕴,一是寄情于形象表达,即通常说的借助修辞等手段,化直白为意趣。如对“女人和男人应该平等”的说法,诗人舒婷说,女人应像是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橡树(男性)站在一起。再比如说心情悲伤时,可以形象地表达为“我心灵的天空在下雨”等。二是避免“一语道破”,可委婉一点,含蓄一些,即省略某些内容,让读者去猜测,去揣摩,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有约不来过夜半”,这样的诗句让人猜想:被邀请的人没来,会去哪里了呢?“蜂蝶纷纷过墙去”,这样的诗句让人想象:这些蜜蜂和蝴蝶往墙那边飞去干什么呀?三是化用诗词名句,即对诗词名句加以改造,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文章服务,达到言简意丰、增加文采的效果。如写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时,可用这样的句子:“高不可及的书山,深不可测的题海,为分消得人憔悴,我欲哭无泪!”意蕴深刻,令人玩味,这就是文章有深刻意蕴的体现。

怎样写出好作文?方法有很多。点击“写好作文并不难”,分享更多内容,也可加:jmzwsh66(长按可复制)咨询、交流,希望帮到更多孩子学会作文、写好作文!

  • 发表于 2021-11-09 12:33
  • 阅读 ( 376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695i
695i

719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