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disease,MND)是一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质椎体细胞及椎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延髓麻痹以及椎体束征等。目前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属神经系统疑难病之一。现代医学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尚缺乏特异性疗法,而中医药则是值得重视的诊疗途径。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症特点,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痿证”“颤证”“痉病”等范畴。中医思维辨证施治,可明显改善本病临床症状、延缓病程发展,现将其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病机特点
1.湿热蕴毒,内外合邪《素问·痿论篇》曰:“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发为肉痿”,明确提出了湿邪是导致“肉痿”的主要因素。湿为土之气,外感湿邪,加之内伤湿滞或素体脾弱,内外合邪,郁而化热,湿热相蒸,终致脾土受困,正如章虚谷《医门棒喝》所云:“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脾为四肢肌肉之主,湿热留恋,久则蕴毒,内滞于脾而外流于经,则四肢肌肉痿弱无力。
2.风痰阻络,浊瘀互结肝主身之筋膜,若情志失调,忧思过度,郁怒伤肝,则肝风内生;若风与痰结,风痰上扰清窍,则舌硬言謇、吞咽不利;风痰阻滞筋络,可见肌肉僵硬强直、经筋痉挛等,即《素问·痿论篇》所述“筋痿”之病,论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若风气过盛,亦可致肢体震颤,甚至角弓反张等。病久则瘀血内生,痰浊与瘀血互结,阻滞络脉,闭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肌肉筋脉失养,而见肢体痿废不用。
3.五脏虚损,元气败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损是运动神经元病发病的内在原因。《景岳全书》云:“痿证之义,……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命门为元气之根,脾为后天之本,元气的充盛有赖于肾所藏先天之精以及脾胃所化水谷之精的充养,若肾精亏损,脾虚不运,则元气衰败而肢体痿弱无力。“肝为罢极之本”,若肝虚血弱,筋脉失养,则运动功能减退,不耐疲劳。
因此,运动神经元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五脏虚损,且以肝、脾、肾三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