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廉颇在赵国被责令退休后,跑到魏国发挥余热,但不受重视。赵国后来老被秦人吊打,赵王想起了老将廉颇,想让他返聘上岗,于是派使者去找他。廉颇对老单位有感情,跃跃欲试,马上拍着胸脯说:别看我年纪大了些,饭量一点没减!当下守着使者的面,面不改色的干翻一斗米加十斤肉。
厉害了我的爷!先不说使者回报赵王说的廉颇撑得接连拉了三泡的故事真实性,单说老将军能吃掉这些,已经很@密子君了好不好!老将军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战国时期的“斗”,相当于现在的两千毫升,单粒大米的密度与水接近,都是1000kg/m³,但大米是松散的,中间有空隙,宽松率大概在75%左右,所以每一千毫升的重量应该是750克左右,两千毫升(每斗)大概是1500克,折合现在的三斤。
战国时期的“斤”只相当于现代的一半,也就是说,只有五斤肉。
一个人能不能一顿饭吃掉三斤米加五斤肉?
就说个人,本人高三到大学这五年期间,米饭或馒头可以轻松干掉2斤,没准这有食堂的虚张声势,但谁说廉老将军去了三次厕所就没抠嗓子眼?
五斤肉,个人表示,绝对没问题,我肯定吃不掉。
但考虑到我的运动消耗量比起廉老将军的运动消耗量,似乎不可同日而语。
再加上老将军求战心切,产生的旺盛表现欲,就好像期末大考,不会答,含泪也必须答完.....
结论就是,个人体质有异,我选择相信老将军的食量。
西晋时的一斛就是一百升,那时候的一升,是现在的一升的五分之一,也就是四两酒,一斛就是四十斤,和扎啤桶正好一个重量。
重量说完了,再看酒精度,现代的蒸馏型白酒一般认为是始自元代,西晋时的酒应该是自然发酵型米酒或黄酒、果酒之类,只有压榨程序,没有蒸馏一说,酒精度只能达到4、5%,跟现代啤酒差不太多。
40斤啤酒,马上快青岛国际啤酒节了,你去现场看看,每天能喝到这个程度的爷们能装满一整个醒酒室!
客观说来,只要喝完10斤之后允许不停走肾,我见过不止一位青岛爷们,只要给他留足时间,几十斤以上属于无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