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三十岁了。说起来还有那么几年,按照现在的社会节奏,一年仿佛弹指的时间。还有那么多目标没有达成,时间紧迫,着实要加把劲了。2020的时间节点,对车企来说同样重要,如果完不成国家制定的油耗标准,就不是被CAFC喝咖啡这么简单的了。咖啡法规,中国外国大同小异,无外从源头上收紧汽车的碳排放水平。
这个世界,能量、物质都是守恒的。碳排放摸不见看不着,不如转换成油耗看起来直观。5.0L/100km的数据,是我国2020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限制。回想小时候看汽车杂志,如果哪款AT车型能标出10L/100km的综合油耗,大家会觉得:卧槽,这车可以啊。我还没长到而立,这个数字已经要强制到5以下了。
世事变化总是超脱普通人的预期,但对于财大气粗的车企,新政必然是既来之。。。很怕怕。。。像86/BRZ这样的平民偶像,已然扛不住压力,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了一堆“Kyo”扼腕叹息。做企业的,对钱还是要负责任的,走量车型要想办法完成目标。不同车企走的路子不太一样,总的来说,途径就这么几条。
TSI和DSG大众宣传了多年的黄金动力总成,我想用这些字母引出涡轮增压跟双离合或者CVT的组合。今时今日,很多人不屑于涡轮当道,觉得V8以下不是车。这是情怀使然吗?但我也没听过哪位老爷爷跳出来说你TM连直列12缸都没开过。环保的事情,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涡轮的事情,我也怀着积极拥抱的情绪。
之前,很多人都说过小排量涡轮增压应试的成分更强,工信部油耗可以刷的很低,实际用起来并不省油。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也在纠正着自己的观点。最近做了几台大众车的油耗测试,从凌渡到途昂,都展示出了很好的燃油经济性。不仅仅是大众,曾经立志坚守NA的本田也在全面推行涡轮机,最近做的对比评测里,1.5T的思域跑出了非常厉害的百公里油耗数据。具体的数字先不跟大家公布,卖个关子。我只是想说明,面向着2020,小排量涡轮增压的解决办法真的还不错。
解决能耗问题,除了在动力总成上下功夫。瘦身也是必不可少的。典型例子,迈锐宝XL。老款的迈锐宝是喊过深海静音口号的,当然,实际的NVH性能也的确不错。到了换代的时候,为了油耗,通用不惜弱化这一属性。舍掉了很多的隔音材料,挖去了很多车身工艺孔,迈锐宝XL成功的把整备质量降到了1.5吨以下。
不过,这只是开始,不是最终。去年发布了一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图”中预测到,2030年汽车单车用铝量超过350kg。铝材在车身上的应用,在业界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比如说用了全铝车身的捷豹XF(标轴),低配车型的重量只有1590kg。随着生产工艺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在铝材的使用上跟风,甚至是碳纤维材料的下放,车系整体的瘦身倒也不是不能完成。到时候,我们就喜闻乐见1吨以下的A级车,1.5吨以下的D级车了。。。。。。
混合动力是针对2020年的油耗标准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丰田就不多说了,一直盘踞在这个领域老大的位置上。剩下的车企,即便是面对着相关的专利壁垒,依旧千方百计想要翻过墙去。本田倒是很争气,绕过了THS的技术原理自己弄了套i-MMD出来。
有些企业就没有那么深厚的技术功底,比如说福特。虽然现在没有技术公开,但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蒙迪欧的混动就是来自早期版本的THS。
更多的欧洲车企,只是把Hybrid看做从汽油到纯电的过渡,索性不发狠力,暂时做好48V的轻混就OK了。至于大批的中国品牌,Hybrid或者48V Mild Hybrid都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PHEV似乎更简单一些。
最近我也试了一些国产PHEV车型,总觉得政策催熟的迹象太过明显。如果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不少车型算不上成熟。这个世界是讲因果关系的,那国产PHEV背后的因是啥呢?大家接着往下看。
政策空子
很多时候,钻政策空子是解决问题最容易的方式。所谓的“咖啡法规”有什么漏洞呢?
大家可以看Vi的解释——Vi是第i个车型的年度生产量或进口量。我擦逗我呢,为什么是产量而不是销量。换句话说,车企既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做好动力总成、做好轻量化、做好混合动力,只要生产新能源车型就好了。管他卖得出卖不出,只要能生产出来就行了(如果NEV积分也有漏洞,说不定卖积分还可以回本呢)。虽然这种简单的方面附加着高成本,但我真的担心会有车企被逼无奈,非这条路不能走。原本是为了低碳环保出台的“咖啡法规”,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呢?
好了,重要的观点表达完了。车企在面对2020的时候,可以做的事情,不外乎这几条。政策倒逼,做得好利国利民。如果2020年的车型,油耗可以做到5,的确是厉害的事情。但是简单算术上的空子、成本高的空子,我还真是担心有些企业不得不钻。(文/xcp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