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是通过测验量表来直接“读心”的智力测验第二讲……
先问个小问题,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门萨俱乐部”(MENSA Club)?
▲mensa俱乐部 (图片来自网络)
没听说过,是吧?这很正常。这并非一个酒店俱乐部,而是一个世界顶级非盈利的智商俱乐部。
mensa俱乐部成立于1946年,旨在为聪明者建立一个社团, 大家在一起组织一些充满挑战的社团活动,它在全球拥有10万多名会员。
门萨测试试卷一般有30题,答对23题,换算成智商是148,就是可以加入门萨俱乐部的标准。
网上流传的门萨入门测试很多,有兴趣的随便上网搜索一下就可以试试。
1
比纳与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比纳(A. Binet, 1857-1911)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1889年创立法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1895年创办法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年鉴》。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 (图片来自网络)
1903年,比纳被法国阅批任命为法国学校中智力障碍儿童问题小组的负责人。
要他评判哪些儿童是特殊儿童,需要得到特殊的对待。
当初的比纳接到任务后还是非常紧张的。他在想,要判定一个儿童是不是智力落后(特殊),最好的方法是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因此,他分年龄段找了一些题目,让大部分该年龄的孩子都能通过,但小一岁的孩子较难通过。
比如,3岁组的题目是“指出鼻子、眼睛和嘴在哪里”,这个问题2岁组的孩子难以回答。如果一个孩子刚好3岁,他竟然做出了6岁组的题目,说这个孩子非常聪明。
按照这个思路,1905年,比纳与西蒙合编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智力的量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
该量表有30个题目,按照难度由小到大排列,以通过的题数的多少作为鉴别智力高低的标准。该测验后来于1908年作首次修订,增为58个题目,并按年龄分组,适用于3-13岁的儿童。
该量表一经出现,大家觉得找到了衡量智力的“钥匙”,应用非常广泛。
1908年,量表在3年中销售23,000多份;
1911年量表再次修订,并在随后的5年中也销售了50,000份;
1914年,世界上至少有12个国家在使用这一量表;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有170万应征入伍的军人和400万名儿童接受过这项测试。
1916年、1937年、1960年、1972年此表在斯坦福大学四次修订,并创建了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斯坦福大学 (图片来自网络)
1916年,美国心理学家推孟修订后,引进了今天广泛使用的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概念,其计算公式如下:
2·
比率智商测量的问题
“智商”这个概念的出现其实只有100年多一点时间。所采用的方式是比率智商。主要思路是通过不同年龄组的人的对比来进行智商测定。
比如, 5岁儿童能完成8岁组(心理年龄)的试题,则智商为8/5×100=160。5岁儿童(实际年龄)只能完成3岁组的试题,则智商为3/5×100=60。
大部分儿童的智商都是中等水平,服从正态分布,智商分数大都在100上下。一般来说,智商高于140都为天才,而低于70者为低能。
▲陶哲轩——华裔数学家 IQ230分 目前人类有记载以来的智商最高分 (图片来自网络)
比率智商有个问题,就是它测量儿童的智力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儿童的智力总是在不断成长。10岁的孩子智力比8岁孩子高,12岁的孩子智力比10岁高。通过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纵比”可以界定智力。
但如果进入成年后就存在问题了。
试想一下,1个80岁的老人,如果能完成20岁组的试题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即使这样,他的智商也只有20/80×100=25。
也就是说,一个像20岁一样聪明的80岁老人,用比率智商一算,智商只有25,那就差不多算个“白痴”了。
▲理论上说,进入成年后,个人的智商基本是稳定的 (图片来源于《心理学史笔记》,杨文登,p.51)
3·
韦克斯勒与离差智商
比率智商不能测量成年人的智商,因为不同年龄段智力发展没有太大差异,“纵比”已经没有意义。
那另一个思路就是韦克斯勒提出的,即通过与同一年龄人群智力成绩的“横比”来进行界定。
▲韦克斯勒——美国医学心理学家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让被试者完成某套智力试题,如果他比大多数同龄人做得好,他的智商就高;如果他比大多数同龄人做得差,他的智商就低。
也就是说,可以用被试获得的试题分数同平均分的差距来说明智力的高低。具体公式为:
IQ=100 15(X-M)/S
X为某人实际测量获得的分数
M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
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韦克斯勒建立了著名的韦氏智力量表,分为儿童与成年人两个量表。每个量表又有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包括11个分测验。
言语部分包括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6个分测验,主要是测量动脑的能力;
操作部分包括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物体拼凑5个分测验,主要测量动手的能力。
以下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部分题目: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4·
智力测量在中国的发展
早年,中国智力测量与国外的发展基本同步。
1917年京师教育报上,翻译了日本学者佐藤礼云关于比奈-西蒙智力测试的介绍文章,并附上部分测试题目;
1918年瓦尔克特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验清华的学生;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开设心理测验课程;
随后,比奈量表、美国陆军智商测试表等被翻译过来,在20年代风靡一时,报刊杂志经常出现“智力小测验”的题目。
▲陆志韦(1894—1970) (图片来自网络)
1924年,心理学家陆志韦对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进行了修订,叫“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适用于江浙一带。
1936年,陆志韦和吴天敏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使它适用于北方。
1979年,吴天敏主持第三次修订。
1982年,完成《中国比内测验》。该测验共有51个项目,从易到难排列,每项代表四个月智龄,每岁三个项目,可测验2-18岁被试。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在我国曾有其1974年第二版的修订,由龚耀先教授于1981年主持修订。
最新的第四版2003出版,由京美测验公司与美国原出版公司合作,张厚粲教授主持于2007年完成了中文版的修订。
5·
小结
最后,小结一下。
智力测验主要有两种测量方式:
●一个是通过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纵向比较来测量的比率智商,代表为比纳创建的比纳-斯坦福量表;
●另一个是通过不同年龄段人的横向比例来测量的离差智商,代表为韦氏智力量表。
这些智力量表的常模数以百万计,总体而言,能较准确地测量到人的智力水平。
从下一讲开始,我们将说说世界上智力测验在全世界的影响,包括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智力测量与希特勒杀害犹太人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您对心理测验有任何看法,敬请下方留言,精彩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