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砂海墨韵
来源 | (ID:zisha5)
一个紫砂杯要多少钱?
有人说某宝上10块钱一个;
也有人说好看的主人杯小几百一个;
还有人说大几百买一个办公杯用着也好。
大家都说,紫砂杯应该没有紫砂壶贵。
但看完了下面这些精美的紫砂杯,
确认过眼神后,
才发现这些都是根本买不起的紫砂杯……
千载杯
2017年上海匡时秋季拍卖会上,陈鸣远所制“千载杯”,以230万元的高价成交,成为史上最贵紫砂杯。
此杯为松树桩形的像生紫砂器,松枝为柄,杯口自然随形,自然伸展的枝干为足,树皮肌理逼真。几蓬松针挂于杯柄两侧新枝,俨然老干新枝的气象。
整个松桩苍劲有力,寓意永生不衰。杯身一侧留白处题“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松”。这是唐代陆贽 《禁中春松》中的诗句,只是将最后一字由封改为松。
五株封,出自《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东巡泰山,风雨暴至,避于松树之下,封此松树为“五大夫”。
五大夫,秦官第九爵,是官阶品名。当时被封的松树只有1株,后人误以为封了5株,才有此称。
千载寿,出自“九老曾留千载寿,十年再进百龄觞”,九老指香山九老。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故居香山与胡杲、吉玫、刘贞、郑据、卢贞、张浑及李元爽、禅僧如满八位耆老集结“九老会”,远离世俗,忘情山水。
九个老人的年纪加起来有千年,相约十年之后定要再来为百岁庆贺举杯。
此杯立意为长寿的美好祝愿,并追求如九老的潇洒人生,而非羡慕被秦王封赐五株松的功名。
圣思桃杯
此为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亦是紫砂杯中的极品之器,被顾景舟先生评定为紫砂中的“神品”。
其色呈赭红,泥质温润细腻。形制剖桃之半为杯体,构思巧绝,造型完美,又以苍劲的桃枝作把手,一张叶子、三个树干、三颗桃子为基座。
整个杯体上塑大小老嫩桃叶十四片,均以立体造型,形态各异,婀娜多姿,叶脉清晰,技艺卓绝。
斑竹杯
斑竹竹节杯的构思别出心裁,杯身取一截竹段为主体,呈扁圆随形状,造型素净,气韵生动,杯身外侧以紫褐色脂泥描绘色斑,运笔流畅自如,写实逼真。
此杯介于光素器与花货之间,风格为仿生手法。
一面则贴饰竹枝两株,挺拔伸展,自然天成。此器立意巧妙不凡,竹者,有彰显气节,坚忍不拔,万古长青等的寓意。
鸣远灵芝杯
钤印:鸣远、陈贞(杯身款),铭文:文水珍藏
整杯以灵芝为形,一朵硕大的灵芝下凹成杯身,不规则卷舒撇口为沿。一束芝茎自杯底蜿蜒伸张至杯身为把手,丰健有力,大小灵芝点缀其间,生动灵妙。
灵芝自古为仙草,是祥瑞的象征,灵芝杯寓意长寿福禄、吉祥如意。
山水紫砂杯
此件彩泥绘紫砂杯为亨慎制器中的上佳品,其杯口较薄,微扩,由上至下渐敛,接底部浅足,足圈修饰细致。
杯身以紫砂本色调以多彩泥料,绘高士亭台惜友送别图以作装饰,观赏性极佳。
紫砂内秞托杯
此为两件组成一套,紫砂胎,杯子呈四方圆角式,撇口高足,杯面与足底施以开片,口沿饰以回纹一周,手执为变体螭龙形。
托盘塑以菱花口式,敞口高足,盘面与底足皆施开片,盘口也饰回纹一周。杯腹铭刻“石上坐吟诗,二泉”,书法遒劲文雅,乃文人茶具雅玩。
回纹小杯
此回纹杯乃是清康熙年间作品,方杯敞口,周身皆做混,润而无锋手感极佳,口沿一周以回纹为饰,也是典型的清代宫廷器装饰特点。
佛手杯
通体以佛手为形,佛手的枝叶及根茎雕刻灵动,加以取舍并适当夸张,造型独特,形象生动,再配以契合肌理的泥色,给人以鲜活的审美感受。
整体的寓意上巧借“佛手”作为“果中仙品,世间奇卉”所蕴含瓜瓞绵绵、吉祥太平之美誉。
鹦鹉杯
器为仿古青铜“觥”型韵,作鹦鹉背负大杯,杯体贴饰三角饰片及拐子龙一圈,并间隔弦纹,一侧塑一螭龙,显得古意盎然,耐人玩味。
杯底有阳文方印“陈鸣远”三字,紫砂梨皮调砂,颗粒若繁星点点,精致古雅,细巧钎秀,式态极美。
方斗杯
此杯形如方斗,器形规整。敞口,斜腹,平底。外口沿及下沿各饰连续回纹一周,左壁凸塑衔环铺首,右壁塑螭龙形把。
正面阴刻行楷"斗有酒藏之久为君子有"铭文,落款为鸣远刻款,与陈鸣远方印并署。
与此杯形制类似的,还有苏州博物馆藏的一件鸣远方斗杯,也刻有"斗有酒藏之久为君子有"铭文,主要是杯把的形制不同,为羊兽弧形把,并连有活环。
鸣远桃杯
2016年在北京巨力国际有限公司的春季拍卖会上,鸣远桃杯(一对),以280万人命币的价格成交。
此对桃杯外形似半个仙桃,尺寸硕大,是传世桃杯中体型为最大的一对,以苍劲的桃枝作把手,嶙峋虬曲。以苍劲的桃枝作把手,嶙峋虬曲。
整个杯体上塑有老嫩桃叶数枚、大小不一的桃子、绽放及半开含蓄的桃花、花蕾,参差扶疏,形体各异,叶脉清晰,花蕊精细,桃尖洒红,技艺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