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男(工科男的生命感悟)

工科男(工科男的生命感悟) 按照佛学,当我把自己标榜为“工科男”的时候,便已未脱离“人相、我相、众生相”了,再加上“人过中年”,又未脱离“寿相”;整句标题读来,满眼都是“贪、嗔、痴”。 世...

工科男(工科男的生命感悟)

按照佛学,当我把自己标榜为“工科男”的时候,便已未脱离“人相、我相、众生相”了,再加上“人过中年”,又未脱离“寿相”;整句标题读来,满眼都是“贪、嗔、痴”。

工科男(工科男的生命感悟)

世界是想象出来的

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几亿分之一的机缘,也许是几十亿,不过偶然而已。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小山村,那年我们村刚刚解决温饱。一天早晨,一次偶然相遇,让我通过温州商人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很大,我不过是一介未来的村夫。从此闻鸡起舞,发奋读书。时至今日,终于成为浙江省城里一家国企的中层干部。如今已过不惑之年,前半生几乎都在学习中度过,一刻也不敢懈怠,以至于早起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因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因为“优秀,不过是你付出的多一点”。

工科男(工科男的生命感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如果说前半生几乎都在学习谋生的本领,停留在“术”的层面,下半生我希望在修“道”中度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专业知识总是感觉像爬楼梯,每一步都充满了收获,生命越来越有重量;学习佛学、阳明心学、易经、儒学等等,感觉就像站在高处回首一望:原来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前半生追求的东西无非是“锦衣玉食”、“出有车”、“住有房”,而这一切,终将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无可奈何花落去”,哪怕“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能都做不到。原来追求的生命重量是如此的“轻如鸿毛”。

工科男(工科男的生命感悟)

生命所有的一切终将随风而去

今日早饭依然是一碗剩面条,吃完过后,摸摸饱胀的肚皮,又后悔晚饭做多了,总是一次次让我觉得:人得到的永远大于自己的真实需求,为了消耗食物的负累,再去努力的锻炼身体,消耗掉多余的热量。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的“根器”或者“心性”。

到了单位办公室,我依然是最早的一个人。习惯性的放下包、打开灯、拿起湿度刚好的拖把拖地。尽管办公室有十来个人一起办公,但是每天拖地成了我一个人的节目,刚开始有人不好意思,有人赞美几句,后来也便习以为常。我却“乐此不疲”。记得刚从外地项目调回公司办公室上班,看到脏乱的办公室总是皱眉头,只有告诉自己:“要想改变世界,首先要适应世界”,于是努力地让自己“习以为常”。结果终于在一次客人说:“唉,你们的办公条件确实需要改变了”之后,我才“勇敢”的拿起了拖把。“如果改变不了世界,就先改变自己吧”。同事说:“应该轮流拖地,每天都是你一个人拖不公平”,我说:不用,那样会让别人心里不舒服,他多劳动是因我而起必然心生怨气。

工科男(工科男的生命感悟)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

每天拖地,总是有收获,就像一位扫地僧说的:扫地扫地扫心地,不扫心地空扫地。一个心甘情愿扫地的人,扫地的范围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干净;一个不愿扫地的人,扫地的范围会越来越小,越来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有一天在无人监管的机制下不再拿起扫把。

佛学说“心口如一”,阳明心学说“知行合一”,道家说“道法自然”,儒家说“天人合一”,无不在阐释一个相同的道理:做一个真诚善良勤劳勇敢心胸开阔的人,这看似最简单的道理,每一样做起来都堪比登天。

前半生为了谋生,后半生应该做自己。学“道”之后,你才会发现:原来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是学习,越是发现自己的无知,越是打开世界,越是发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这也是乔达摩悉达多愿意后半生以“放下”作为毕生追求的初心和衷心吧。王阳明先生在龙场驿站那么艰苦的环境里能够悟道,完全是因为他终于放下了环境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干扰,达到了“境由心生”的菩提境界。


  • 发表于 2021-10-11 10:37
  • 阅读 ( 175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翔哥
翔哥

712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