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波(电影《柳青》导演、编剧)。
6月18日晚,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媒体关注单元闭幕式举行,传记电影《柳青》获得媒体最关注的编剧奖。回顾这部电影的筹备,我感慨万千。经过六年的磨砺,我们终于在大银幕上呈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民作家刘清。我感到温暖的是,我十几年的审美追求得到了认可,可以说是悲喜交集。我被刘清先生的精神所感动,深深体会到新中国刚成立时,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业,解决吃饭困难。
在《柳青》的拍摄现场,从右数第一位的是该片导演兼编剧田波。
十年前,我执导了8集纪录片《路遥》,在央视播出。反响很好,实现了我的文学梦想。在研究路遥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时,我被他的家国情怀和文学理想所震撼,被他对平凡世界中普通劳动者奋斗历程的虔诚书写所感动。人与人之间的爱和人性的光辉特别感人。为了真善美,他为文学而死,年仅42岁。当时我就想,是什么样的精神激励了路遥,又是什么力量让他有意识地深入人民群众?终于,我找到了答案。路遥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到自己的文学教父兼人生导师——刘清。
柳青?我只知道他那句著名的经典名言:“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在关键时刻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人年轻的时候。”
我没有读过他的任何作品,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耻。我开始研究刘清的资料,拜访了许多人。2014年,我和制片人苗专程拜访了著名作家陈先生。他听了我的话,说他要为刘清拍一部电影。他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人,自愿担任这部电影的文学顾问。他说:“你把最具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的伟大人民作家刘清带了出来,这对当代青年作家来说意义不可估量,也实现了我作为一个仰慕者的心愿。”就在我写完剧本之前,陈先生去世了,我越来越觉得拍这部电影刻不容缓。
我相信这个时代需要刘清精神。他是一面镜子,启迪我们,照亮我们,激励我们走近生活,亲近人民,引领时尚,让我们找到闪耀的灵魂。为此,我专程到长安皇甫村沈河袁尚祭拜刘清墓。我在墓前发誓,我会在四十岁之前,不惜一切代价在大银幕上展现他的性格!我很幸运得到了刘清女儿刘克峰的帮助。我们参观了刘清出生的皇甫村、学习的地方、参加革命的地方、扎根14年的地方,采访了很多当年与刘清有过接触的人,查阅了刘清尘封多年的档案。一位人民艺术家的形象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在那个充满激情的时代,一批深切关注祖国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共和国的建设。他们豪情满怀,不畏艰难,历尽艰辛,直到去世。刘清是这一轰轰烈烈的文学战线上最闪亮的先锋,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忠实的践行者。他说:“如果你想写作,你必须先活着。要塑造英雄,首先要塑造自己。”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他工作了一辈子。临死前,他说:“文学是傻瓜的事业,只有愿意为之努力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选择《柳青》作为我的第一部电影是一个挑战。我打算把时间战线拉长,我知道我会面临很多困难。这是一次逆流旅行,很有可能我的头会被打破。然而,我并不后悔。我知道人一辈子都做不了几件像样的事。我们要趁着年轻好好干,把自己的旗帜插在无人区。在拍摄过程中,我受到了刘清精神的洗礼,他将艺术家澎湃的诗歌与关中劳动群众相结合,真正同甘共苦,共命运。他无疑是民族的脊梁,文坛的英雄,我对他的传记的心也越来越坚定。我觉得,每个人的心都是肉肉的,如果能震撼到我,绝对会震撼观众!我坚信这种人性的光辉是。
超越时空的。
为此,我历时三年磨出了24稿剧本,我们的用心创作赢得了柳青家属的信任,刘可风也把她写的《柳青传》授权与我。为还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大场面,制片人王苗霞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100多万元,在秦岭脚下种植了大面积的水稻、小麦、玉米,还从民间搜集了两仓库农用道具。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电影《柳青》在全国公映,我参与了各高校各城市的路演活动,听到了许多观众的发言,很动容。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学生抽泣着说:“导演,我一直犹豫毕业后到底去不去农村创业,您这部电影给了我答案,无论我的父母如何反对,我已经决定了像柳青那样深入到农村,为中国农业奉献我自己。”在中央团校,许多青年干部都是“80后”和“90后”,有些人已经在扶贫一线工作了四五年,他们一个个站起来给我们鞠躬致谢,激动地说,这部电影是一股清流,是一种久违的能量,感谢导演把这么走心感人的故事拍出来,他们会把自己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电影《柳青》是清华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映活动的开幕影片,500人的席位座无虚席,映后掌声四起,有学生说:“没想到是这么一部真实又感人的电影,柳青的风骨和良知深深震撼着我的心,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我们做学问搞研究,只要有柳青这种执着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就能干出一番事业。”《柳青》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放映,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说:“这部电影真的把我感动了。《柳青》很好地诠释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份信念贯穿了柳青整个驻村经历和《创业史》的写作过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柳青时刻把皇甫村百姓放在第一位,我心即是民心。他已然超脱‘为稻粱谋’,富有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魅力。”
各界人士赞美这部电影,赞美的更是柳青先生的文学精神和高尚人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作家,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阳光、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面对伟大的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希望我能继续跳上生活的战车,一往无前,创作出无愧时代、无愧自己的好电影,也祝福广大观众朋友们,在平凡的生活中都能用诚实的劳动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创业史。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09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