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师祭窑,尊师重道,是陶瓷人世代传承的优良习俗,寄托着陶瓷人的美好祈愿。尽管带着特有的民间色彩,但一直作为陶瓷行业的精神力量,规范着陶瓷人的生产生活,并被历代陶瓷人所信仰与坚守。
“醴陵有瓷,始雍正间。爰自观口,以迄沩山。曰做画泥,旧分三帮。逮于清季,土瓷改良。”
——著名南社诗人、醴陵人傅熊湘《瓷经》
“清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兴宁(现台州市)移民廖仲威来到沩山开设瓷厂,同时也带来了其地方性的窑业信仰,‘其先师樊进德,春秋人,每开窑必祀’。今古洞天仍保留有樊公庙”。——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4年醴陵窑考古调查收获》
可见,醴陵瓷业祭祀先师樊公进德,肇始于1729年。
当年,广东兴宁人廖仲威南来醴陵,在沩山赁山采泥,建窑造瓷,招工传艺,并修筑樊公庙,供奉祭祀。每逢初一、十五与樊公生日(农历五月十六),周边群众很多都会来到樊公庙祭祀,特别是每窑点火之前,窑户必会准备三牲和时鲜果蔬前来祭祀、祷告,其后窑火熊熊,薪火相传。
1915瓷坊樊公堂沩山古洞天地面拼图
樊公祭祀仪式,讲究摆三只红色的酒杯、三只白色的茶杯和三双红色筷子。
而醴陵沩山的祭窑仪式,则有另外的仪轨。
每一次新开窑,窑厂老板都会设好神坛,请来古洞天庙最有名的法师,先朝天三拜,再朝地三拜,最后朝窑三拜,接着再念经祈福,以保佑新窑烧瓷顺利。祈拜结束后,窑厂老板便组织工人进行一次会餐,会餐只吃猪肉,且是新开几级窑就买几斤猪肉,这样的会餐被称为“打神福”。据尚健在的沩山制瓷老艺人回忆,沩山烧窑点火之前会剪一些纸人投入窑中,进行祭窑。
无独有偶,在香港大埔碗窑发现了一座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樊仙宫。深圳博物馆郭学雷先生认为,马氏是从广东梅州五华下陶村将樊仙信仰带到香港大埔的,而广东兴宁人廖仲威之先师樊进德,与大埔碗窑崇奉的樊仙当是同一人(郭学雷:《香港大埔碗窑再认识》,广东省博物馆编《海上瓷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
樊仙宫(又名樊仙庙),位于香港大埔上碗窑村,由马氏宗族兴建,以供奉陶瓷行业的守护神樊仙大师。宫门有两幅对联,大门对联是:器作河滨,千古群钦无苦穷;名通陶正,万家咸仰有专司。大殿对联是:绩溯鸿沟恩流鸦海;仙传梅陇泽沛椀陶。
近年以来,全国各大陶瓷产区纷纷陆续恢复祭祖祭窑等传统习俗,如江西景德镇祭祀窑神童宾、福建德化祭祀窑神林炳、河南禹州神垕镇祭祀窑神伯灵翁等等。
江西景德镇祭祀窑神童宾
福建德化祭祀窑神林炳
河南禹州神垕镇祭祀窑神伯灵翁
醴陵陶瓷人也一直有此夙愿,并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支持。2018年,醴陵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与醴陵市商务旅游和粮食局联合举办了“慎终追远,传承文脉”祭窑大典,社会各界积极回应、反响热烈。
为恢复并典礼化存在了近300年的醴陵瓷业尊师祭祖的习俗,发掘、强化醴陵陶瓷品牌的文化基因,传承瓷业先师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弘扬醴陵瓷业尊师重道、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助力宣传推广醴陵陶瓷文化技艺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醴陵陶瓷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1915瓷坊特设樊公堂,请入樊公神像,打造一个醴陵陶瓷人祭祀先师、寻根问祖、拜师收徒的精神家园。
樊公堂,位于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瓷坊一进中厅。进门处是一个陶瓷装置艺术玄关。
玄关运用传统活字印刷工艺与陶瓷工艺制作相结合,正面是《醴陵瓷赋》,由醴陵文联全网征集而来。文中介绍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点:艳而不庸,腴而不俗。若玉若镜,无铅无毒,还介绍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历史荣光:立学堂,设公司,获金奖,制“毛瓷”,并展望了未来醴瓷蓬勃的生命力。
玄关背面呈现的是《清阅批管理沩山窑业告示碑》碑文,记载了清阅批管理沩山制瓷的各项制度,以当时醴陵黄姓知县的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业管理条例共十条,包括窑户、碗工和居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相处守则。如果有人违反,官府就会进行查处法办。“无规矩不成方圆”是醴陵瓷文化的内核,沩山瓷业之所以久经繁盛,一大原因便在于有着严密的行业规矩,这也是推动醴陵瓷业取得更大突破的基础。
樊公堂供奉着樊公敬德神像,像前设长案、香炉、蒲团、座椅,香烛祭品俱备,焚香祷祝不断。
樊公像重1.9吨,高2.1米,通体黄铜铸造,基座高1.0米,坐西北,朝东南,宽衣大袖,两手作揖,目光温和,正视前方,神形高古,再现了先师谦逊、笃实的大匠风采。
樊公像后面的影壁,以沩山地理造型为元素,在灯光的映照下,层峦叠嶂、山丘起伏。
沩山山脉中蕴藏的丰富瓷泥,是醴陵瓷业得以诞生并绵延千余年的根基。 沩山村境内考古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而托身这片山水生长出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其颜色多样,犹如海底世界一 样丰富。
沩山,是醴陵瓷业的根之所在,而樊公,是醴陵瓷业的魂之所系!
樊公进德小传
樊公祖师,春秋时期人,又称樊大仙师,姓樊名进德,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下陶村人。
据说樊仙为三兄弟,樊大郎是石匠、樊二郎是木匠,樊三郎是泥瓦匠。相传那个时候吃饭的碗是百业祖师鲁班发明的,不过使用材质大多是木头,所以最初的碗写作木字旁。
当年,木碗可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够用得起的东西,许多手工艺人便自己制作饭碗使用。樊家大郎是石匠,便用石头雕刻成碗,但是颇为沉重,很不方便;樊家二郎是木匠,使用的是木碗,但是一不小心就被烧坏了;樊家三郎是泥瓦匠,使用的是泥土捏出来的泥碗,却不能装汤水。三兄弟颇为苦恼,就去向观音菩萨求助。观音指示:兄弟齐心、其力断金。扬长避短,无所不成。三兄弟苦苦思索七七四十九天,领悟观音是要他们兄弟发扬各自的长处,齐心制作新的饭碗。于是,大郎开山劈石,找来瓷矿石,用水碓捣碎后和成瓷泥;二郎用木头制成磨具,把瓷泥塑成杯碗盆碟的形状;三郎在瓷碗上绘画后入窑烧成瓷。三兄弟分工合作,这也就是后来制瓷行业分成泥帮、做帮、画帮三个部分的原因。
樊氏三兄弟烧成瓷碗后,因为成本低廉,大家都能够使用,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大家祭祀的碗业祖师却还是原来的鲁班,樊氏兄弟便去和鲁班理论:盆碗虽然是你发明的,但是我们烧制的瓷碗更加方便,碗业的祖师应当是我们樊氏兄弟。双方争执不下,于是约定比试一番。鲁班制成木碗和铁碗,樊氏三兄弟制成瓷碗一同埋入地下。经过一百年后,发觉木碗和铁碗都已朽败不能使用,只有瓷碗光洁如新。鲁班只好把碗业祖师的位子让给樊氏三兄弟。樊氏三兄弟成了陶瓷业的行业神,一直受到陶瓷行业的供奉。
醴陵的现代瓷业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当时,广东兴宁(现台州市)人廖仲威迁移到东乡沩山一带,发现山间白色瓷泥,便试着烧制瓷器。成功后,从家乡找来大批熟练工人,向沩山古洞天租赁山林采掘瓷泥,开始醴陵瓷器生产。醴陵现代陶瓷最为主要的产品也是瓷碗等日用瓷器。樊公祖师也被广东师傅带到醴陵,奉为醴陵陶瓷业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