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爱你少一点(但愿每个人的爱情少一些飞蛾扑火)
这几天读完了《张爱玲传奇》对她的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她是一个勤奋,聪明的女子也是一位知名作家,如果按照常人理解她的一生应该是很幸福的。可是她的一生确实自己努力了,可是外界却没有让他“幸福”,也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她的童年生活是黑色的,父母离婚,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对她很不好,就这样她和父亲之间虽是父女,可是又不像父女,她缺乏父爱。她是一个自尊心极度强的女子,把母亲培养她的学费还给她母亲,她对亲情非常淡漠,母亲去世了,她没有去见最后一面,弟弟穷困潦倒,她把她的稿费30万给了她与之分手的胡兰成,而他的弟弟却因为穷困潦倒一生未娶。与她姑姑住一起的时候,家庭开支向来都是明算账。这样冷静理性的家庭生活让她冷眼旁观,对家人没有丝毫感情。
她和胡兰成准备结婚的时候,他的舅舅这样说:“他是个什么人?他是个汉奸!你是不是急得嫁不出去呀!你跟个什么人不好,哪怕你去做人家小老婆,你跟个汉奸!你还有没有廉耻?!你姘个汉奸!——”可是她仍然和胡兰成结婚了。
和胡兰成结婚后,胡兰成和她的生活也没有日常夫妻那样温馨,胡兰成和她结婚没有多久就出轨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轨。她和胡兰成的婚姻就这样还没有到三年就结束了。所谓结婚的时候承诺的“现世安稳”,也管不了现世。花心的人向来都是这样不顾一切的爱,不顾一切的离开。就像《论语》里面所谓的: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胡兰成一开始把张爱玲捧在手心里,到后来分开的时候,她怕张爱玲打扰他和范秀美之间的相处。这样四处为家,不知哪里是他真正家的胡兰成犹如墙头草一样。纵使胡兰成有再高学识,可是他的道德已经为负数了。怪不得张爱玲的舅舅的极力反对。可是也是反对无效。
后来新中国解放,胡兰成逃亡到日本,张爱玲在国内因为曾经与胡兰成是夫妻的背景关系也渐渐影响人们对她的看法,虽然她与政治保持距离,不问政治,可是没有家国哪来自己的小家,任何人都与自己的家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谈政治的镜中花水中月的生活是不食人间烟火。她写的小说也没有被国人认可,就这样她无可奈何先去香港再去美国,这样与其是出国,不如说是出逃,因为中国已经无她容身之处。到了美国日子过得紧巴巴,去一个作家集中营写作,也只是住几个月,随后的一些日子总是搬到这搬到那,后来和一个老人赖雅结婚,赖雅虽然是个作家,但是身体上患病也有中风,和他结婚后,张爱玲也是忙于生计,照顾赖雅的生活。这样的婚姻充斥着与疾病对抗的苦涩。
有篇文章说过,张爱玲曾经回忆自己的婚姻,也是满腔后悔,一是嫁给一个风流成性的胡兰成。二是嫁给又老有病的赖雅。她可气的地方在于赖雅没有和她说他有中风,这是不是就是一种变相的隐瞒和欺骗?
其实胡兰成和赖雅都是一个类型的男人,他们比较自私只顾及自己的自由生活,从来没有想过婚姻应该负责什么?张爱玲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可是这样飞蛾扑火的爱情苦大于甜。尤其读到张爱玲母亲去世后,张爱玲没有见母亲最后一面,后来收到母亲给她的很多古董。赖雅和张爱玲婚后就把这些古董全部卖了,贴补家用。让人读来不免有些心酸。
如果张爱玲不和胡兰成结婚,就不会去美国,也不会认识赖雅,一生嫁错人,误终身。后来她就自己闭门谢客,自己独居。这样的一生是不是有些悲戚呢?也许选择错了,影响的真是一生。张爱玲的悲剧也是与她的家庭有关,她缺少父爱,一辈子都在寻找父爱,每次结婚都是找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同时也与她自己有关,追求爱情的同时,应该考虑是不是能长久的过日子的。不考虑接地气的生活,那样的爱情又能维持多久呢?
飞蛾扑火的爱情还是要慎重,轻则让自己生活孤苦,重则身败名裂,如果不是跟胡兰成这个汉奸结婚,国人对她也不会这样的大的误会,直到现在她的作品逐渐被承认,可是只要想到她与汉奸胡兰成曾经结婚过,很多人又对她有些苛责了。这是别人的私事,作为普通读者不可说三道四,也许爱情就是这样,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但愿每个人的爱情少一些飞蛾扑火,多一些阳光下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