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巨大的成功背后,离不开航天人的艰苦努力与奋斗,也离不开前面数位登上太空的中国航天人,正是他们不畏艰险、昂扬奋发的拼搏,才有了今天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壮举。特别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这之前,中国载人航天没有任何的经验参考,任何突发情况都属于第一次遇到,他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登上太空的壮举,这不得不让人敬佩。近日,由杨利伟所撰写的文章“天空一日”,登上了热搜榜。很多人不禁感叹:小时候不懂,长大后才真正明白他为什么是英雄。根据文章中的内容得知,2003年10月15日,神五载人飞船搭载着杨利伟发射升空,飞行期间,曾多次面临突发情况。如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时,火箭和载人飞船均发生急剧抖动,产生共振,让他感到十分痛苦。
因为10赫兹以下的低频震动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再加上当时杨利伟还承受着6G的负荷,相互叠加之下,使他非常难受甚至一刹那间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自己将要牺牲了。但好在这种共振持续26秒后就结束了,并未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而这难以承受的26秒,让杨利伟感到空前紧张,全身紧绷;地面的指挥大厅内,中国航天人也是十分紧张。因为按照大屏幕显示的飞船内画面,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一下,使得地面人员极为担忧。但随着整流罩脱落,外面的光线传入飞船内,杨利伟受到这突如其来的阳光刺激,眼睛下意识的眨了一下。而就是这下意识的举动,却让地面指挥大厅人员鼓掌欢呼,甚至还有人喊出了声:“快看,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现在的人通过文章看过去发生的事,可能无法体会到当时中国航天人的激动和紧张情绪。毕竟“神五”作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发射,他们肩上不仅承担着民众对载人航天的期待,还承担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这份沉甸甸的压力根本无法用言语述说,但好在我们最终获得成功。中国航天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是道路险阻、披荆斩棘,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高新技术禁运限制,我国航天人得不到任何外国同行的技术帮助和经验分享,我们只能靠自己在黑暗中一路摸索,艰苦奋斗。
国际空间站建设中,我国满怀期望的申请加入,却遭到美国的打压,最终无缘国际空间站。过去10多年中,许多航天技术不如中国的国家航天员都相继进入了国际空间站,而我国却至今缺席。直到如今,中国空间站的成功建设,我国3名航天员相继进入其中开展研究工作。另外还有全球17国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合作开展研究工作,这都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实现飞跃,走到了世界前列。相对的,国际空间站如今却即将寿终正寝,可因为美国在2011年通过了“沃尔夫条款”,禁止中美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以及禁止NASA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
“沃尔夫条款”可以说直接断绝了中美两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合作和交流,使得如今各国纷纷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时,美国NASA却只能花高价给国际空间站延寿。对此,前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就表示:“沃尔夫条款”实际限制了NASA与同行交流,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我国各领域早已有一句名言:“西方的技术封锁只会加速我们的技术突破速度”。对此就连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杨宏都公开称,国外的长期封锁反倒倒逼了我们的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