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淡淡
大家有没有同感,雨天是睡觉的好日子,只要阴雨绵绵,连白天都不想起床。揉揉眼爬起来到了单位,明明是勤勉上进有为青年的你,伴着雨声,在办公桌上也犯困?是你的自制力太差,还是这其中另有缘由?
答案来了~~
睡眠时,听觉会继续工作,而雨声类似于白噪音,会制造一个遮蔽效应,屏蔽了很多突然发生、可能会让你在睡眠时感觉到的声音,从而提高了你的睡眠质量。
一段声音中的频率分量的功率在整个可听范围(0~20KHZ)内都是均匀的。由于人耳对高频敏感一点这种声音听上去是有些吵耳的沙沙声。
类似于雨声、或没有信号的收音机、电视机的声音。
我们的听觉系统就像是一个无论醒来还是休息都随时待机的警报系统,所以即使在睡觉时它也是工作的。这帮助我们避免自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还能发现危险,采取行动。
在你睡觉时将你弄醒的那些噪音,实际上,并不是噪音本身把你吵醒了,而是突然间的变化,或专业点说,是因为“不一致性”吸引到了你的注意力。比如你睡着觉,突然有人敲门,拿快递啦!
而白噪音制造了一个遮蔽效应,相当于屏蔽了很多细小、你没有意识到但还是影响到你入睡的声音变化。因为不仅入睡前你能听到,入睡后听力并没有像视觉一样休息,它会一直工作。
如果你还是没懂什么是遮蔽效应,举个例子:
有两个房间:一间漆黑无光、一间有些光的,你突然打开手电筒,在哪个房间里手电筒的光线才不会太明显呢?当然是在那间有些光的房间。
把光换为声音,在一间完全静音的房间里,和一间有白噪音的房间里(比如开着淋雨花洒),冲马桶,在哪个房间里声音会更明显?
利用这类原理,有人还专门在办公区域制造一些类似于雨声的白噪音、粉色噪音,用来隔绝声音,起着一定的隐私保护和减少干扰的作用。
我曾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参观宫殿的时候,就注意到在一个房间外放有一个类似于滴水装置。
旁边有人介绍说,当房间里有谈话时,外面这个滴水装置就会开始咕噜咕噜地流水,如此外面就很难偷听到里面的对话声。真是一种妙用。
除了之前提到的白噪音导致的遮蔽效应,还有另外的重要原因。
这个重要原人体的神经自我调节机制有关,是一种原始的生物本能。
在远古时代中,阴雨天气时,虫、鸟不方便寻找食物,于是虫、鸟蛰伏,进而以这些虫、鸟为食的较大型动物也没了捕食对象,于是,大型动物也蛰伏。
此外,下雨天对动物而言,是相对恶劣的天气,容易迷路、受伤、雷击等。所以,绝大部分生物在下雨天都倾向于蛰伏,休养生息。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动物的这种行为倾向性通过遗传保留了下来,藏伏在生物体内部。遇到下雨天,远古人类也会躲在洞穴里,休养生息,放松精神,或许还会舒舒服服地睡一觉。
79738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