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皮脸的意思(北京人为什么说话这么快)

二皮脸的意思(北京人为什么说话这么快)无数第一次来北京的外地人,只要在公交车上听到售票员那一口流利飞快的“京片子”,此前对于“北京话就是普通话”的观念和信心就会瞬间土崩瓦解。 1998...

二皮脸的意思(北京人为什么说话这么快)无数第一次来北京的外地人,只要在公交车上听到售票员那一口流利飞快的“京片子”,此前对于“北京话就是普通话”的观念和信心就会瞬间土崩瓦解。


k40Ax9vzjc5F8gPQl4hWYuJJWvw75Y5Z8lwVdIaL.png

1998年9月,北京,公交车车身广告




没来过北京的都以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可是真听到北京人一开口,却一个字也听不懂。


即使是你对自己的普通话很有信心,自信到自认为足以模仿北京人说话了,一开口却经常遭到质疑“你不是本地人吧?”


那么北京话和普通话到底有什么不同?它究竟何种魔力?为什么身边的北京人说话你总是听不懂?怎样说话才能被当成一个地道的北京人?




北京话,


真不是少数民族发明的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北京话和普通话的都是怎么产生的。


互联网上总有说法认为“北京话是受到满语/蒙古语深刻影响而产生的语言”,比如儿化音和各种翘舌音(zh、ch、sh)都是原本汉语中没有,而受满语甚至蒙语影响才产生的。甚至还有说法称,北京话里有许多希伯来语词汇。


YDmRXu8Rdcm5jBsAdwz08PwHvOkEOoVR1ybTxv9t.png

故宫各宫殿的牌匾上,大多是满汉双语并存,满语在北京的频繁出现让“北京话受满文影响”的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


如果按照这样推测下去,过不了多久北京话恐怕就要被踢出汉语大家庭了。


可事实上,满语中根本不存在类似于“儿”或“日”的读音,而满语中的r音是一个颤音,能影响到北京话也就无从谈起。


北京话就是汉语自身发展的产物,与满蒙语的关系很小。中国早期的官方语言是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中原雅音,后来由于北方地区的战乱,汉族政权转移到了南方,从此汉语的正音也分为南北两支。


mIh8gXobvNp8a3SUYb1hGh2vWRLXZs9dC1WXoIqi.png

站在故宫太和殿的位置,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中国尊,这里有北京文化的来路和去处


直到元末明初,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南京音都是当时的通用音。明朝永乐年间迁都北京,随着政权从南京移民到北京的人数达到40万,超过了当时北京的人口总数。南京官话受到北京音调的影响,才逐渐开始产生北京话的雏形。而北京官话取代南京官话成为主流语言,是清代中叶以后的事了。


XtIdEoVXBuwDlbCXzCFk3I26CE5Wi1CUvWnFTnFf.png

“南京官话融合北京腔,形成了北京话的雏形,嘎嘎。”图为即将活着游出南京的鸭子




而普通话的历史则更为短暂。


1955年中科院举办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决定制定“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汉语标准语”普通话。次年,国务院才颁布决议,号召在全国推广普通话。


r36gv8L2k5IH2GapPTjflpQsrehG087DcZWCBTCq.png

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参会人员合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定义的普通话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但并不意味着北京话就是普通话。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忍不住问:既然以北京音为标准,那北京话和普通话应该差不多才对。为什么我能听懂普通话,却经常被北京人讲的话搞得一脸懵逼呢?


u8CtGkB2XtuT1zpDv88UTRTa2TxYlWqJ2JUBlwOK.png

传说中最让外国人迷惑的公交报站:“前门到了,请从后门下车。”图为1988年的北京,开往颐和园的小公共在前门大街拉客


实际上,北京话和普通话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不仔细听北京人说话,误以为他在和你说什么绕口令或者猜谜语也很有可能。




为什么你听不懂北京话


首先,北京话里存在着大量的特色词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北京土语。如要评选最出名的北京话,京骂夺冠一定名副其实了。


如今全国人民都在说的“傻x”和“牛x”,其实最早就源于北京,可说得上是北京向全国最出色的文化输出。“傻x”“牛x”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的足球赛场上,经过20年的发展一举统一全国,升格为国骂。另外,“跟丫死磕”和“暴cei 4”两句也常用于足球赛场上。


KEMeZnBWdw2Aj2VOsQ965B4zbeNzpz9FKwhTLwkU.png

2008年4月5日,中超次轮,北京国安Vs山东鲁能。球迷打出“拒绝京骂”条幅


京骂所表达的是一种对于 “异类”强烈的排斥与敌视,也是在高压的生活中宣泄释放压力的一种形式。如果你是一个藏身于工人体育场主队看台的客队球迷,我们强烈不建议你使用这几句问候周围的人。


但如果你以为几句京骂和“放话儿”(公布消息)、“末了儿”(最后)、“打住”(停止)、“敢情”(原来、当然)这些谁都能懂的词就是北京方言词的全部,那你真的低估北京话的力量了。


zqqddMI3Akqtw1hFXIsGDc0u6pCmqG6GbRSgLq3m.png

1981年,北京故宫金水桥,从德国来中国度蜜月的新婚夫妇在金水桥前的大碗茶摊上谈笑风生




真正的北京土语对于一般的外地人来说是约等于听天书的。


你能想到“mu们”(我们)、大拿(某一领域的专家)、棒槌(槌读轻声,指门外汉)、跌份儿(丢面子)都是什么意思吗?


gVjgkHUzZDDHwQtoLizrkgJQMVetSKBiFsclreWX.png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姆们姆们姆们”


更极端的情况在侯宝林相声《北京话》中有所体现。一个“吃”字北京话中甚至都有“餐、啃、开、捋、垫补(补读轻声)”五种说法。


比起普通话,北京话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严重的音节聚变。


在说话中,北京人习惯把两个相邻音节简化成一个,句子变得更短,语流明显加快,这又会导致句子的语音模糊,外地人更难听懂。所以北京人经常被吐槽“说话像嘴里含着块热豆腐”。


gjO5lh0bNq7WdGJHx9H8IHjCf5UuQtwTMNBfdrdI.png

1990年,北京王府井儿,路边卖北冰洋汽水的小摊儿。“小老板儿”戴着时髦的墨镜儿,售卖的饮料里有北冰洋汽水儿、百事可乐、七喜、酸奶


举例来说,在普通话中我们说:“我不知道”。但在北京话里,主语“我”经常会被省略,而“不知道”的“不知”两个字又会被缩减为“不儿”,所以在你听起来他好像在说“不儿道”。


北京人说的“中央电视台”听起来像“装垫儿台”,也是因为音节的简化。


ahr5JTZiUgPQFrDtzforoOB5paCrVT98uKcPHHI4.png

蓝天白云下的“装垫儿台”


如果说前两项对于外地人来说还算一般难度的话,儿化音就绝对称得上是地狱难度了。北京话的儿化音不仅使用频率非常高,儿化音变化规律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之大也完全不低于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道题。


“儿化”并不是在一个字的后面加上“儿”字就大功告成了。而是把两个音节结合成了一个音节。比如“今儿”并不分开读作“jin er”,而是读作一个音节“jinr”。而北京话儿化音复杂程度是绝无仅有的。


A7XDVI7OsdVI2ZRfQFYBtkNw8njE1iYpxOhpK1Ws.png

位于北京市前门大栅栏社区延寿街5号的“魁德社”,老北京天桥艺人第三代于小章会为来客表演三弦、哈拉巴(牛骨)数来宝和快板等北京传统曲艺节目


此外,北京儿化音的变化规律也极为复杂。有些时候一个字发生儿化会出现韵尾脱落,比如在“冰棍儿”(bing1 gu4)变成“冰棍儿”(bing1 gur4),“灌肠”(guan4 chang2)变成“灌肠儿”(guan4 char2)时,原韵母结尾的n和ng就都会消失。


最诡异的是,在“什么字要儿化什么字不要”这个问题上几乎无规律可言,比如“桑葚”在不加儿化时读(sang1 shen4),而儿化之后则读成(sang1 renr4)。


ZOturGAM2cQOedd0the9NkKqmU6eU0L05cB8xCwr.png

“老板,鸡蛋夺儿钱一斤呐?”图为北京一家室内的调味品摊儿


所以北京话在外地人听来变幻多端,令人难以捉摸。


如何像北京人一样说北京话


但北京话也不是完全学不会的,这里有一个简易版的北京话教程。


要熟练掌握北京话,要先学会北京话中数量庞大的土语俗语。我们不可能在这里一一例举,所以,先学点常用的吧。


北京人对二开头的词感情很深,二把刀、二五眼都指“能力不高的人”,二皮脸形容不顾面子,二愣子、二百五都是说人做事没分寸。


3zZtOjhWNy4keslkNQ4ikxizXL0nmzBOvv5Ad2cH.png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了一群北京少年的故事,片中的台词,大都是北京话


北京人民还发明了许多颇有创意和幽默的说法,比如说人“不错眼珠儿”是形容目不转睛,说一个人“胳膊肘往外拐”则是说人遇事不向着自己人,死乞白赖用以指一个人过分的请求,如“你干嘛总死乞白赖抓着人不放?”


接下来要学习像北京人一样吞音。


北京话说“不是他”听着像“不日他”,是因为“不”的声母b和“是”的被保留的韵母-i(近似于r)发生了结合。所以想像北京人一样吞音,就要把“就是他”读成“就日他”,“公主坟”读成“公乳坟儿”,水煮鱼读成“水乳鱼”。


FEa8xJSOW7qhGolcAlCXWGxmMuxVt7Opa2FIsgyM.png

什刹海的标准读音是“shichahai”,但在北京话中会被简化读作“shishahai”,甚至是“sharhai”。图为什刹海三九天冬泳的市民


最后是本次学习的重点,北京话中儿化音的用法。“学会加儿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张伟那一口北京话里如果不加儿化音,那么趣味性恐怕要打80%的折了。


北京话儿化音的变化到底有多复杂呢?下面这张图或许可以告诉你。


ijbATlspVdXUDlwPc726pzF3KR2MRtMDTBNiOTXZ.png

北京话的儿化韵数量图 / wikipedia


怕了吧,其实北京话的变化规律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条。


首先要去掉原来音节韵尾的i和n。


举例来说,“小孩”和“小寒”加儿化之后读起来都是“小哈儿”(xiao3 har3)。同样,“小棍”和“富贵”儿化后都读“顾儿”(gur4)。


IIIFS48s5cdH6AMMkMVtnjSe9GMq8ieY59I9Vx8l.png

排排坐,一起看小人儿书。北京话中,“小人书”会被叫作“小儿书”


然后,后鼻音如ang、ong、ing,要去掉后鼻音,元音鼻音化后加r。比如小肥羊读成“小肥牙儿”。


北京人为什么说话这么快

北京胡同儿里的小蹦蹦儿


另外,如遇到i、ü这类的前元音,加儿化音时还需要把舌头稍稍往口腔中部伸一点,这在语言学上被称作央化(centralized)。比如在说“小鸡儿”、“费劲儿”、“抽筋儿”时,在儿化得到“jir”后,还要再体验一下把舌头微微向里靠的感觉。


北京人为什么说话这么快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主角马小军对身穿泳衣的女神米兰说:“你丫够肥的”。“丫”也是北京话中一个独特的词汇


然而看了这么多,你就真的以为自己学会儿化音了?你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儿化,什么时候必须儿化,以及什么时候绝不能儿化吗?你还是学不会的。比如白面指面粉,白面儿则指海洛因,加错儿化音可能就被朝阳大妈重点关注。又比如西直门、东直门不加儿化,而西便门儿、东便门儿则需要儿化。对这些地名的读法,可以迅速判断一个人到底是不是“mu们北京人”。


北京人为什么说话这么快

无奖竞猜,“德胜门”在北京话里加不加“儿化音?欢迎把你的竞猜答案写在留言区


不过还有个小窍门。据统计,北京话中加在名词后的儿化音占总量的53%,代词和量词则分别占到18%和16%,而代词和量词用得最多的是这儿、那儿、哪儿和一点儿。这三项加在一起就超过了90%。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随便给动词加儿化音。你要是说吃儿饭、喝儿水,就一下子露馅了。


当然,如果我们说的你完全没看懂,你也不用担心。


北京人为什么说话这么快

北京到底有没有美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图为北京小吃——卤煮


练好这一句,在北京人问你北京怎么样时动情地回答:“北京zhei地方真不错!卤煮、炒肝儿、豆汁儿我都爱吃!一来就打算住下不走了!”听你这样说,北京朋友肯定比听你半生不熟的北京话高兴多了。

  • 发表于 2021-07-12 00:11
  • 阅读 ( 454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