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田玉论坛(和田玉文化论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齐征)4月30日,由艺术与设计杂志社主办的“玉润京和”——和田玉历史文化论坛暨和田玉雕艺术撷英作品展在京举行。
“我国的玉文化从七八千年前开始,一直到现在连绵不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非遗文化。”论坛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朝洪以“和田玉与中华玉文化”为题进行了分享。来自北京大学的王时麒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叶舒宪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张广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王宇副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樊军民、新疆质检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新岭分别就“和田玉的总体特征与开发战略”“玉帛之路铸就化干戈为玉帛的中国经验”“和田玉与清代宫廷玉器”“玉德是和田玉文化传承的核心要义”“新疆玉雕”“和田玉名称的演变”等进行了主题发言。
与会专家认为,“玉”承载着希望、祝福、赞美,积淀在厚厚实实的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中。仅以成语而论,带“玉”字的就超过千条。在“玉”字成语中,除了人们祝福、称赞、艳羡、希冀,还有一些更能显现人们的精神、气节、价值观、人生观的元素,宁为玉碎、玉树临风等成语,使“玉”字带有了更丰富、隽永的文化意味。和田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多元一体、融合开放的特殊文化形式,其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需要挖掘和研究。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钱竹表示,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在新时代具备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条件,其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需要新的展示和传播。
和田玉雕各流派具有百花齐放的艺术特征,其中包含京派、苏派、扬派、海派、南派,可以说蔚为大观。与论坛同时举办的展览上,最吸引眼球的是三枚北京奥运会的镶玉奖牌和“北京冬奥徽宝”。中国玉从几千年的历史深处一路走来,又和百年奥运结缘。
此次展览汇集天工奖、神工奖和百花奖中国玉雕荣获金奖的作品。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马进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成、樊军民,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然、郭海军、万伟、陈健、刘剑刚、马秀芳、罗永东、石桂新、张振兴,新疆玉雕大师丁智会、卞宇杰携等纷纷敬献佳作,一批弘扬爱国主义文化的玉雕作品得以展出,这批作品彰显了玉雕大师们“爱我中华,推陈出新”的设计理念和“传承为根,发展为本”的创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