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天的文章中,小编和大家聊了建国的初期,米帅、大将军衔的评选标准。在1955年,中国军队开始使用军衔,总计出现了10位米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那么,按照当时的标准,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7位将领,到底都需要什么资历呢。认真的说,由于上将的数量比较多,各个上将的资历都不一样。但是,在一些标准上是固定的。
在建国的初期,我们的军队拥有超过600万兵力,下辖了70个军。但在军队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随着战争的结束,国家的局势开始稳定下来,重心已经转变成了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开始了正规化建设。当时,在很多方面都学习了苏联军队。例如武器、军服和军衔上,在50年代,中国军队在苏式武器的基础上,仿制了一系列的武器。军服也有苏式军服的特点,比如双排扣的设计。
在军衔评估方面,我们的军队从1953年就开始了。在前天和昨天的文章中,小编和大家聊了米帅和大将的军衔。至于上将军衔的评估标准,和米帅、大将军衔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区别。大将和米帅军衔都非常看重资历,最少也得是20年代参加革命工作的将领,属于红军时代的主要将领。可是,在上将的评估中,有的将领参加革命时间比较晚,但是战功赫赫。这样的将领如果军衔太大,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
因此在评估上将军衔的时候,对于将领参加革命的时间进一步放松,在抗战战争、40年代后期的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就足够了。在具体的职位方面,50年代初期,但是军区级指挥员和兵团级指挥员的将领,在1955年的授衔中,基本上都是上将。军区级干部不难理解,已经属于封疆大吏。兵团级属于什么呢,当时的一个兵团能够下辖好几个军,兵团司令能够指挥超过10万军队。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集团军,兵团级指挥员有被授予上将的资格。
1955年,总计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来有增补了2位,所以最后是57位上将。这些上将都战功赫赫,经历了一系列的战役,有能力统帅大军团作战。虽然我国当时采用的军衔,与苏联军衔比较相似。但是,由于我国只有10位米帅、10位大将,因此,上将的含金量比苏联上将要高一些。在苏联军队中,上将也就是集团军级的将领。到了60年代,我国取消了军衔,将领们一般只能通过职务来区分高低。
到了80年代后期,中国军队重新使用军衔。但新一轮的军衔,和原来的军衔已经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取消了米帅、大将等军衔,最高军衔为一级上将。可是这个军衔没有授予任何人,到了1994年,最高军衔确定为上将。顺便说一下,洪学智将军在两次授衔中,都被授予上将军衔,在所有的上将中,这是唯一的一位。当然,两个上将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最少提升了一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