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花布(蓝印花布制作步骤图)

蓝印花布(蓝印花布制作步骤图) 中国之魂在红, 中华之韵在蓝 蓝印花布的蓝代表中国 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蓝” 蓝印花布以质朴之美流传千年 如今它仍然点缀着人们的生活 散发着新的艺术活力...

蓝印花布(蓝印花布制作步骤图)

中国之魂在红, 中华之韵在蓝

蓝印花布的蓝代表中国

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蓝”

蓝印花布以质朴之美流传千年

如今它仍然点缀着人们的生活

散发着新的艺术活力

《走进蓝印花布之乡》


就在40多年前,被称为“蓝印花布之乡”的江苏省南通市,几乎每个村、镇至少都有这样一个染坊,一池靛蓝,染着各种图案、各种用途的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因为结实耐用,过去很受百姓喜爱,所以即使时代变迁,人们也没有完全丢弃它。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里一直也都有着蓝印花布的身影,虽然它已经不是我们服饰的主要布料,甚至在生活上已经不常用,可是说起蓝印花布,很多人会马上想起它的朴实之美。


今天在江苏省南通市,还保留有纺线织布做蓝印花的传统。“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米新的幼年记忆里,母亲每天都在纺纱织布。


吴米新:

我那时候姐姐出嫁,我母亲都是要织几年的布、纺几年的纱。我们那边就是,出嫁的时候,要衡量你有几床被,有多少件衣服,有多少条布匹陪嫁。有的时候真的恨不得是一辈子都用不完的。迎亲的人来都是敲敲打打,把这一个布匹、把这个被子都是放在拖车上,或者以前是放在独轮车上,就像一次检阅一样的。


王鲁湘:

就实际上带着炫耀性质的,给乡亲们一起看一看,你看我给女儿的嫁妆多丰盛。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由吴米新于1996年创建,该馆是我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该馆整理收藏明清以来传统民间印染实物遗存四万多件。置身于此,可以体悟“靛蓝人间布上美,青花世界馆中看”的意境。


这种开着粉紫色小花的植物叫蓼蓝,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春播秋收,它就是蓝印花布的植物染料来源之一。


吴米新:

现在已经遥望秋季了,本来都已经割掉了,现在我们又让它可以收它的籽了。蓼蓝,它是草本植物,种起来很方便,所以以前老百姓家家户户都种,种了以后,它是春季种夏季收,收完了以后就像腌咸菜一样泡上两到三天,然后它的蓝水会自动出来,出来了以后再把枝杆捞掉,然后再加石灰打靛,然后沉靛。沉靛了以后,我们就把这个靛泥放在我们一个储藏馆里,然后农闲的时候随时把旧衣服在拿出来再染染。

我们在这里面泡的两盆,一盆是刚刚泡,一盆是已经两到三天已经出了靛了。泡了以后枝杆捞出来以后再加石灰,叫“打靛”,在这里面不断地让它氧化。


王鲁湘:

颜色很深,微微发点紫。


吴米新:

对,它这个颜色很深,这个就是靛已经熟了,就等会儿就要把这个枝杆捞出来。


南通市二甲镇还保存着传统的印染工坊,其中包括百年老字号——“曹裕兴”布坊。相传,在过去,镇里地主老财家儿女要结婚,提到彩礼先不谈金银绸缎,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二甲‘曹裕兴’的蓝色花布?”如今工坊里还有两口特别大的染池,曹家五代人技艺薪火相传。


王鲁湘:这个池子你们把它叫做养池,为什么叫做养呢?


江荣:

因为这个染缸,我们每天要给它去投料,它要保持它一种能够染色的一个状态。


王鲁湘:

也就是说这个染池里头蓝色的靛蓝水就和布料结合的时候,如果你养得不好它是结合不好,也就附着不好颜色?


江荣:

是的。我们蓝印花布它要染得好,其实主要要看它这个染缸养得好。


王鲁湘:

那么养得好的标准是什么呢?


江荣:

首先我们要看到,上面有一个浅浅的泡,这个泡沫不能大,但是也不能没有。没有,说明这个缸的状态还不是特别好,但是泡泡特别大,其实它的一个活力是大了,但是它的上色稳定性是不够。泡泡其实就是我们养缸指标之一。然后这个泡泡决定的大跟小和多跟少,我们就决定我们今天的投料的比例和时间,所以我们染色就根据这个状态。


王鲁湘:

那么由此我就联想到和酿酒,和天气的气侯的温度、和一天中间这个到底是上午还是中午还是下午,那就很有关系了。


江荣:

很有关系,为什么很有关系?因为我们第一天假如说投的料,我们就要保证它第二天的稳定度,第二天上午的稳定度和下午的稳定度,我们还有微微的偏差,还要调整。


王鲁湘:

那么像现在这个季节,那么一天中间稳定度最好的一个状态,是哪一个时辰呢?


江荣:

按照我现在的话,基本上我们上午在8、9点钟到11点钟之间,我们这个,这一池的染料和染缸的状态目前是最好的。


印染蓝印花布说简单也简单,即以蓝草为染料,黄豆粉和石灰粉为染浆,刻制镂空花版,然后刮浆、染色、晾晒、清洗。可是说复杂也复杂,比如花版要先用三至五层纸裱制再涂上桐油,设计图案时,线条不能过长或者弧度过大,否则刮浆时很可能导致花型不完整等等。


王鲁湘:

这个还是用桐油纸做的。好强的一股桐油的味道。


吴米新:

对,这个我们在刻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要刻个牡丹花,基本上我们自己就心里就有了它了。这样差不多刻一天的时间,把这个版子刻完。


由于制作耗时费力,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蓝印花布渐渐退出市场。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作的开展,蓝印花布才重新复苏。吴米新告诉我们当年自己能够在这个夕阳行业中坚持下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受到了艺术大家张仃先生的鼓励和指引。


王鲁湘:

那么除了阅批承担起它的责任,专家进行鼓励以外,其实最后还是要落到你们这些传承人身上。而且不仅仅是说我多么有文化价值,是什么什么东西,你还得开辟你自己的市场,怎么才能生存,才能活态传承下来。那么这个蓝印花布如何从我们过去已经产生审美疲劳,认为是土的东西,然后再变成一种时尚的大家喜欢的东西呢?你在这方面你肯定要做很多努力。


吴米新:

对。所以张仃先生那时候一直鼓励我,他在很多书上面他说也写到过,就是“最土的可以变为最洋的”。那时候张仃先生讲他从小盖的蓝印花布的被子长大的,然后出去到了锦州,然后把蓝印花布的被子带到了锦州,人家很多人笑他,这是乡下人的东西,他说他当时也很自卑,后来他到了上海,到了南京,到了这个延安,能舍的东西都舍了,他说唯独一块蓝印花布还在保留着,作为我延安窑洞上的门帘,所以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对蓝印花布越来越喜欢,所以他的这一席话真的也是鼓励了我。


吴米新被誉为“蓝痴人”,他不仅集所有财力在别人不看好蓝印花产业的时候建博物馆,为了传承技艺,吴米新还说服自己的女儿女婿也从事蓝印花布产业。


王鲁湘:

调浆,这个浆里头这个白的是什么。


吴灵姝:

是石灰粉,对,这个是黄豆粉。


王鲁湘:

为什么用这两个调到一起呢?


吴灵姝:

因为这两个也都是过去民间老百姓他们生活当中最容易获得的,其实这两个结合它起到了一个防止染色的作用。其实民间老百姓很智慧,很聪明,把生活当中最常用的这样一种粉末,能够变成了能够印出五彩花型的防染一个的技术。


吴灵姝:黄豆有粘性,石灰有硬度,两个能够结合在一起。其实老百姓过去也尝试了很多的方式,他们有的用玉米粉、用糯米粉,但是最终形成把黄豆粉和石灰粉调和在一起,染色的时候不让这个染液渗透到里面,所以我现在就把这两个先调配在一块。其实很细腻,这个豆粉已经磨得很细了,这样子的话越细腻它调出来的这个浆就越好、越透,刚刚粉末,然后变成这个厚薄就差不多。



王鲁湘:

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


吴灵姝:

是,太厚的话它这个和布的结合度没那么好,太薄它可能染液很容易就渗透过去了,所以这也是老百姓凭经验。


防染浆调匀,则可将花版盖在布料或者丝织品上进行刮浆,这个技术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经验的技术活儿。



蓝印花布花样除了蓝底白花,还有白底蓝花,这种布料的制版、刮浆相对而言更复杂。传统上需要做两块版,但是在曹家的染坊中,我们看到他家采用了新的工艺技术。


王鲁湘:

白底蓝花,应该本来是蓝印花布中间一个难度很高的东西是吧?因为它这个版,特别不好刻,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把版损害了。可你这里头看,发现你用了一个网和这个版把它结合在一起以后,你就可以直接就这么刷了,一下效率提高很多了你这个。


江荣:

是的。它这个用这个网去把那个桐油纸版去做一些那个贴合,其实就是为了实现很多传统蓝印花布花型不能实现的一些工艺。所以这样的话,就又提升了制作的效率,然后又解决了一个花型完整的问题。


王鲁湘:

而且这个模版的这个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了。


江荣:

是的,我们在这个花版的制作过程中,就是开发过程中,我们也经过了一些的弯路。之前呢我们也有用这种丝网去代替去做,但是这个丝网去做的话呢,我们发现有一些其他的一种材质呢,就没有我们现在用的这种材质使用寿命高、长度大,所以呢就不适合。我们通过不断地摸索,我们现在变成了这种定式。这样的话,定下来这种工艺这么去做的话,效率大大提高。


王鲁湘:

这样的话,你花型可以复杂很多,而且你的那个,那种所谓的接头的地方可以减少很多。


江荣:

接头当然是跟我们花型的一个设计,和我们丝网印刷上浆一个工艺要结合,还有一个就是在接缝的时候,我们也要靠我们工人的一个千万次的不断地重复的练习和熟练程度,这样基本上可以实现无缝衔接。


刮浆之后,要将白坯布吊挂起来阴干,同时要注意面料不要挨在一起,以免互相沾染。白布晾干后,先入清水进行软化,之后就可以入缸染色了。布料下缸二十分钟后取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刚出染缸的布料由浅绿色逐渐变成了靛蓝,染布出缸氧化三十分钟左右,再入染缸。这一步骤可以依据色彩深浅要求,重复多次。染色后的布料,经过最后的刮浆,即去除布料上的黄豆粉和石灰粉调和的防染剂,再经清洗,就最后完成了。


二甲镇的振兴染坊在业内知名度颇高,王振兴老人自己就是工艺流程中最精密的仪器,掌握染缸的配料、起染的时机等全凭他几十年的经验。为了增加蓝印花布的美感,他不断改进工艺,让蓝色有了深浅变化,以及更多的层次感。同时,他还和儿子一起研究了更多的现代花色,他做的蓝印花布多次获奖,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王振兴:

这幅画是南京艺术学院一个老师拿个小样来的,叫我们再整个画给他改良了一下,同意了以后制版。这张花版就是,这个花型就有三张画版拼起来的,通过中间这么一接。花版当中来讲,整个这个花版刻了两个,全部手工刻的。后来我们样子打给他以后,他非常开心,后来我们帮他生产了几幅,到国际上评奖的。


王鲁湘:过去蓝印花布也不做这么大的画的。都是一些小花、小图案,完整的一幅美术作品估计也很少。


吴米新:

另外一个,这个接版要接得没有缝,要看不出来。


王振兴:

花版要做到好,非常紧凑,另外一个刮浆也要刮得好,而且接版一定要看不出,所以说这个要求比较高,后来我们每一次叫我们参展,展品当中呢,好多艺术家都要买。


王鲁湘:

对,这是一件艺术品。


吴米新:

他为什么要买,他说这样的蓝印花布,这么大从来历史上没有的。


为了传播蓝印花布文化,吴米新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还设置了游客体验区,从刻板、调染料、以及上浆、染色直到完成一件蓝印花成品,大众可以亲手体验整套印染流程,碰触东方传统气韵的一抹靛蓝。


  • 发表于 2021-05-09 23:07
  • 阅读 ( 1403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临风纵黑
临风纵黑

718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