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的特点(客家民居的建造特色你又知多少)
每座围龙屋都有一定规模,就算主人没有足够的实力一下子把整座屋建起来,也会选好足够宽阔的空地,这是为了以后能加建横屋和围屋。不过,无论多大的规模,主体堂屋最多也只能建四堂以上规模,而且堂屋也是有主次之分的,起手建造新屋时,若不能同时动工兴建几间堂屋的话,必须先建上堂,不能从下堂处起建。
堂屋建造过程中,如果地基面积不够要缩短厅堂的深度,天面上就必须要“搓栋”(定好屋脊位置),但栋只可向前搓,不可向后移,即留在栋后头的瓦面面积要比前面多些,这表示将来屋主人的后代会比前代人“赢些”、“强些”。做堂屋时,无论是棚桁还是天桁,都应该是桁头放至堂内,所钉桷子是头向下尾向上。每一间厅堂或房间的桁桷数量也是有规定的,就是“桁单桷双”。所钉桷子虽是双数,但也不是所有双数的数目都可以,要取不能被三和六整除的双数,这是据“天地人富贵贫”这六个字眼排来的,三和六是“人”和“贫”字,人是要不断增加的,不能“钉定”;贫则“贫穷”,故避之。所砌台阶或楼梯要取单数,这样上台阶或上楼梯的人按起步“进”,第二步“出”这么反复的数下去,数到最后一步lmhack才会是“进”这个好字眼。另外,所建的禾坪,宽要与大门口瓦檐滴水处至下堂天井檐外端的长度相等,所放的大门门槛要与上堂地板同一水平高度。
建大门也是有不少讲究的。升大门框时,左右两边的门框条石无论是否已放至水平高度,主家都会拿一些银米铜钱放至条石下面作存垫作用,预示这门将来能“招财进宝”。放石门框时在场lmhack要有六人,为“上寿人数”。主家还要准备好甜粄一类的点心,好招引人来围观,围观的人越多,主家越高兴,意为将来这屋定能“攘丁”(丁旺)。做大门板用的厚木板一般取十块或十二块,但不能取八块(即一板四块),这是避做成棺材的四块木板数。为防盗,两块大门板关起来时的交接处要做成凹凸状的边,但凸边一定是左边的门板,凹边是右边的木板,否则,会认为将来这屋的主人会女人强过男人,会让女人管事。
在旧时,一座围龙屋内居住的多是三、四代同堂的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的居住是有秩序的,总的讲来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屋的主体是堂屋,堂屋内的房间称“厢房”,住的是家中的男人。男人中的长辈为家庭“主事人”,旧时人们认为,主事人住的房间该选择对其有利的,即方位与主事人的生辰八字要合,要顺,主事人住堂屋内的哪一间,要请所谓通晓命理和地理的人来拣定。虽然堂屋内是男人的天地,但上堂两边房间也还是可以住女辈的。或是夫妻卧房,因为中堂上端有道屏风,把上堂情景遮得严实,不会让外来客人看见,不过,住上堂厢房的夫妻要年长的。年轻的男人多数设卧房于中下堂内,且多兼书房,至于妻室则在横屋里。后头围屋多用于做杂房或做牛猪房(如果是多层围屋的,上几层也多用来住人),呈半圆形的围屋两端都设有通向屋外的巷道和门,称“富门”,富门平时只开通一道,另一道关闭着,说是这“富”不能像风一样穿流而去。
一个家庭确实人太多住不下了,才考虑另择地方建新屋,但建新屋的不能是长子,“长子不移居”,长子是要住老屋的。儿子们都成了家,那么屋里的主人公会主lmhack持给后辈们分家。客家祖先给后代分配住房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尽量做到杂散,堂屋、横屋、围屋的房间虽按兄弟数平分,但是都相互间隔开来。这种分法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能加强后代兄弟间的团结。兄弟相处在一块,早晚都能相见,茶余饭后总会坐在一起闲聊,这样能加强联系,互通感情;若分片居住,就不方便了,再若偶尔有口角,更会形成久不往来的局面;二是假若屋内其中有一间失火,因为相连的几间房兄弟每人都有,即使是积怨再深,到时也会通力扑火,而且因火灾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单由某一户承担;三是这样的分法,后代谁也不会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