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政策(2021年高考能复读吗)
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并不是每一个考生都能进入自己满意的大学:有高考失利的,有对成绩不满意的,有填志愿失误的,有对录取专业失望的,等等。因为各方面原因,每年都会很多人选择复读,高考复读生增多的现象也日益引发关注。
选择复读,不仅是每个人的权利;更在于高考录取时,除了军事院校、公安院校、大部分高校的保送生,以及部分专业(如医学类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等明确规定不招收复读生(或有年龄限制),复读生跟应届生几乎没什么区别。。
正是基于此,每年高考后除了失利者,有些考生即使考出高分,但未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目标,仍选择复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2019四川高考过后,网上更是传出了理科前一万名中有超过6千人是复读生,虽然后来证明这个帖子为谣言,但是从四川2019年的高考分段表来看,文科前一万名最低为560分,理科前一万名最低为645分,竞争确实十分激烈。
以湖南省为例,2019年湖南省参加高考的49.9万考生中,复读生有5.6万人,占11.2%。假如按10%的比例算,今年1071万高考报名者中,也有多达107万人是复读生!更何况有些地区远不止10%!
如果按2019年81%的大学录取率,剩余19%的落榜者都选择复读的话,那今年的复读生更是高达195.89万人!
2019年8月,安徽毛坦厂中学,有近12000名复读生前来学校报到,有学生还称:自己的班级里就有10个同学是复读生。
2019年广东高考放榜后的一个月,某教育机构新一年的复读课程已开课。据该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介绍称:已有超过1000名同学到校进班学习,各校区学位余额也不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趋势。
很多人认为大量复读生的存在,对应届高考生造成不公,其理由是:对在每年大学招生人数固定的情况下,高考复读生越多自然导致应届生落榜者越来越多,然后落榜应届生再去复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一方面,近年来高考复读生的大量存在,让应届高考生及家长们心生担忧,认为不管是心理承受力,还是应试技巧等多个方面,复读生都更有优势,既浪费了原本属于应届生的教育资源,更抢夺了原本属于应届高考生的升学机会。
另一方面,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同学的复习节奏都被打乱了,虽然高考确定延期,现在也基本上已经都回到了学校,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开始想要为自己准备一条后路——复读。
现在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以后还能继续复读吗?复读的人数真的会因此而降低吗?
贵州:严禁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
2020年4月20日,贵州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称,严禁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该通知让近年来颇具争议的高中复读生问题再次引发关注。(点击了解通知原文)
四川:省示范性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
4月8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规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统一管理,实行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其中也提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举办复读班的学校要严格登记学生信息情况。(点击了解通知原文)
云南: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去年,云南省教育厅出台《云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其中分别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办学机构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职责、强化阅批管理监督四个大的方面,明确中小学生减负举措。其中提到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借读生,择校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黑龙江大庆市:
普通高中不举办复读班
近日,有家长向大庆市教育局询问关于复读的消息,大庆教育局回应了!
网友“杨嘟嘟”问政:
您好,在网上看到消息,说今年高考后,取消复读,请问属实吗?
4月5日,大庆市教育局回复如下:家长您好!按照省教育厅规定,普通高中不举办复读班。想再次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社会考生身份报考。
虽然贵州、四川、云南、黑龙江等省份已经明确了严禁公办高中和省级示范中学招收复读生,但是国家层面还没有全面禁止所有学校招收复读生,所以学习哥觉得其他地区的学生如果高考落榜还是可以继续选择复读的。即便推行这一政策,那些真正想要复读的学生还是可以选择去私立学校,只不过花的费用要多一些罢了。当然,对于复读,高考改革也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
这些消息让很多学生和家长感到担忧 ,因为停招复读生就意味着以后的高考落榜生要么只能选择上一个不好的大学,要么只能去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复读。如果要去私立学校复读的话那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条件的学生来说,很难承担得起高昂的学费。
但是,考虑到高考公平和高校教育资源的分布,这一政策的出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如果有的学生原本已被大学录取,但因为对院校或专业不满意,选择不去报到或退学复读高三,大大降低了大学新生入学率,严重影响大学招生秩序和正常教学秩序,占用大学招生指标,致使分数略低的想上大学的考生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从某种角度上而言,这也是对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其实,现在所谓的“复读生”概念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应届生和往届生。应届生就是高三应届毕业生,往届生就是社会考生。公办高中不再招收复读生,并不意味着取消社会考生,比如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23次参加高考的最牛“高考钉子户”、52岁的梁实,就是以社会考生身份参加的高考。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6省份已全部实施新高考,从2021年起,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江苏、福建和广东8个省市将实行新高考改革。也就是说,2020届高考是新高考前的最后一届。
现在高三的同学,采用的是语数英+文综/理综的旧高考模式。而新高考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3+1+2模式,总分750分:
语文、数学、外语卷面满分各150分,总共450分,计入高考成绩。
物理或历史卷面满分各100分,总共100分,计入高考成绩。
“四选二”(化学、生物、地理、政治)每科各100分,按照等级赋分,也是每科100分,共200分,计入高考成绩。
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数学再也没有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理分科将被取消,从此再也没有文科生和理科生了!
新高考考生从高二开始选科(有的学校会从高一开始进行选科),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一共有12种选科组合。
对于现在高三的同学来说,没有经历过选科这一环节。假如今年高考之后选择复读,很多同学会因为课程的问题,限制于大文、大理(政史地、物化生)的选科组合中。
如果要选择其他选科组合,要花上更多时间去追赶应届生,补上之前落下的课程。这对复读生来说,无疑是挑战。
此外,由于新高考模式的实行,各高校的招生要求也会有变化。各高校会公布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考生须按照要求报考对应专业。复读生可能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这些高校的专业招生要求,熟悉这个新模式。
甚至,在有的省份,考生复读还要面临新课程和新教材,之前学的是旧课程旧教材,复读要面临新课程新教材,所要花的时间将更多。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你预想不到的影响因素。比如,今年受疫情影响,截止目前,大多数省份的高三学子已开学复课,但很多培训机构仍无法达到复课条件,造成众多以“社会考生”类别报名、在培训机构准备高考的复读生尚不能开学。
我们也想尽快回到教室学习。我们私下交流时,大家都觉得全天候上网课,很焦躁,而且一些复杂问题没有面对面讲解效果好。
作为复读生,我们的压力更大。虽然高考延期一个月,但是,眼看着高考一天天临近,却迟迟没有允许我们开学的消息,心里很着急,感觉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有搞清楚。我真的没有心力再来一年了。
与其说复读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倒不如说不努力才是对教育资源最大的浪费。
追求梦想是每个人的权利,复读就是考生在高考这个人生路径的重大抉择面前,执著追求梦想的选择之一,每一个人都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与应届生相比,复读生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心理压力、花费开销也要大得多。
毕竟,在高考这场大战中,谁都不想成为失败的那一个。
虽hack6然,很多同学都喝过这样的鸡汤:
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
考试的失败并不代表人生的失败
只要想做,人生还会有无限可能
......
可是当真正面临高考失败的时候,安慰和鼓励都变得微不足道,因为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去弥补,才能追上同龄人。
所谓鸡汤只是人生失意时的安慰剂,但绝不是懒惰的借口。
工作中也看到过很多高中生,虽然知道自己成绩很差,但是依旧不爱看书,每天放了学就想着玩手机。
每当老师和家长规劝他,总会来一句:考试失败了又怎样?未来还长,条条大路通罗马。
很多同学都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成绩出来后才追悔莫及。
高考算得上是第一次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困难,因此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高考失败并不仅仅是考试失利这么简单。
高考失败留下的心理阴影更大
高考前,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简称A、B、C等。
A等级考生成绩偏上,目标明确,在确定可以考上好大学的情况下努力学习。
C等考生成绩偏下,对“考不上名校”的结果呈接受和默认的态度。
只有B等的同学成绩处在中游,对于能上名校还是三流大学的结果不确定。
学者研究表明,B等考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往往更差。但同时此类考生也最努力,往往要比A等和C等的考生付出更多的时间来提升学习成绩,因此成绩中游的考生对于高考结果的期望值更大。
高考失利对这类考生来说可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对于期望能考上名校的考生来说心理落差更大,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情绪变得更加敏感。
不同的考生对于考试失利的归因方式也不同。态度积极的考生往往会对考试失利做可控归因,认为考试结果是可控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成绩。
而态度消极的考生会对考试做不可控归因,认为考好了可能是因为“运气好或者题简单”,考试失败则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
这样的同学虽然会选择继续努力,但是当再一次失败的时候,自卑感会进一步爆发,态度也会消极,这对以后的奋发学习造成阻碍。
考试失利的同学可能由此会对未来的期望值大幅下降。在高中阶段有较多失败经历的学生,自卑和愤怒的情感体验更加强烈。
因此高考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考试。
高hack6考失败意味着要走更多弯路
很多处在青春期的同学都觉得来日方长,学习学到最后都是参加工作,既然如此那这么早努力干嘛?
虽然人们在结束求学之路之后都是要参加工作,但是这中间的过程却大不相同。我们来看看高考之后,到底有几条路可以走:
1.高考/提前招生→本科大学录取→毕业(读研)→工作
2.高考/不参加高考,单招→专科院校录取→毕业(转本)→工作
3.高考→本科大学录取→毕业(读研)→工作
4.高考→专科院校录取→毕业(转本)→工作
5.高考→失利→工作
6.不参加高考→工作
虽然所有的学生都是殊途同归,但中间所经历的环节大相径庭。没能上好大学的同学,会错失很多和同龄优秀学子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
但如今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很多企业的招聘门槛都是本科起步。如果你高中毕业就早早出来工作,虽然比同龄人早几年自力更生,但若想获得高薪稳定的工作会十分困难。
其次,刚毕业的高中生年龄在十七八岁,过早步入社会工作不利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所以,高考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你未来走向,如果不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提升学历,拥有稳定可靠的工作,那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走更多的弯路,才能与同龄人并驾齐驱。
高考失败影响着未来的生活环境
高考是人生道路上的面临的第一个十字路口,高考成绩也是对众多考生的学习能力所做的第一次区分,直接决定了未来四年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接触什么样的人。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话: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一般大学主要有三大特点:生源质量较差、学校管理宽松、老师能力较弱。
所以,那时候在做升本或考研的打算,往往会事与愿违。
如果你本身自制力较差,那么受环境的影响会更大。在一个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环境学习,对待学习也会更加懈怠,以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然任何一个环境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而积极的人会控制环境,但是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高考失利这一次的遗憾。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对话:
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答:“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肉。读书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所以读书不仅是改变未来生活的一种途径,还会成为你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求学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参加工作这么简单,还为了能够从书中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也想告诉各位同学,高考失hack6利虽然并不意味人生就失败了,但如果高考成功,你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复读,永远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不是提前准备好的退路。
一来,“拖延症”是写在人类骨子里的,一旦有了退路,你一定不会拼尽全力。
二来,复读的苦,没有经历过的同学,是很难体会到的。学习哥也整理了过来人的几个复读故事,也采访了几个复读的同学,来看看他们的复读经历。
一天天数日子过完了高四。
哭了无数次,无数次想放弃,无数次数着时间过日子,那个时候,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熬”。每每如此安慰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只要熬过剩下的日子就好了。当时打定主意,如果还考不好,打死也不会再重来了。
@小欢紫
与辣椒油为伴,认咖啡为友。
感受最大的,就是学来的那些对抗睡眠的偏方。辣椒油是可以拿来抹鼻子的,风油精是可以涂在眼皮底下的,笔头是可以用来戳大腿的,雀巢咖啡是可以干吃的。不瞒你说,大多数人的痔疮,都是为了考大学坐出来的。
@摆拍pose
发誓绝不再来第二次
不知道下了晚修,一个人逛操场流过了几次泪。总之,每次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就剩下多少天了,再苦熬过去就过去了。那个时候就觉得,这次就算考的再差,我也不复读了。
@爱之乐至
心里苦,却不敢说
复读的一年,心里有很多苦,考的不好也不敢和爸妈打电话,因为毕竟是我自己的选择啊。自己又是很爱面子的一个人,不敢联系高中同学,怕考不好,被他们嘲笑,现在想想真是太幼稚了。
@可口可乐2333
压力很大,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我是自己一个人提着行李去复读的,那时候全家人都反对,没人支持我。复读学校住的寝室是十人间,大家都早出晚归的,互相比着学,压力非常大,不过也结识了很多“共患难”的好哥们儿。
@中途说走
三来,高考改革,此次2020届的高三娃是最后一届实行“文理分科”的考生,复读需要面临新高考的挑战,适应的过程会比较长。
好奇博士对此总结:
或许这次你可以复读,但明年你可能要面临的可能会是
全新的教材,这是你从没见过的知识点;
全新的高考政策,3+1+2,没有文理分班;
全新的高中走班制,提前体验了上大学的感jio
就这么说,或许你今年的“复读”,四舍五入就约等于了“重读”!
加油,这段时间,千万别想复读这回事。与其把希望放在来年,不如珍惜当下,好好努力!
声明 本文由高中生学习综合整理自你好高中生、贵州省教育厅、四川省教育厅、问政大庆、初中伴学站、艺考界、腾远高中生、高考直通车团队等。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