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遗尿门诊接诊量较平时翻了一番。可能很多家长不曾注意过“遗尿门诊”,而关于孩子尿床,不少家长也觉得不是什么大事,认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
确实,婴幼儿时期由于孩子的排尿控制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尿床很正常;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但是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没有好转,则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有研究表明,尿床是儿童时期的第三大创伤事件,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家庭暴力。
为了让这类孩子乃至其整个家庭的生活都能回归正常,国内各大医院设立了专门的“遗尿门诊”。
如果孩子超过5岁还在尿床,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遗尿症”!这是一种对孩子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均会产生不良影响的疾病。我们针对这个问题采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内科主任初梅教授。
据初教授介绍:
“遗尿症”目前在国内的诊断的标准是:5岁以上的孩子发生了夜间不自主的排尿行为。
根据这一诊断标准,在我国5岁以上儿童中,遗尿症的发病率为15%左右。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会逐渐降低,但仍有1%~2%的患儿会发展为成人遗尿症。在此提醒家长:如孩子超过5岁还在尿床,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对孩子的影响:遗尿问题经常被低估,但它带给患病儿童的危害巨大,可严重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
流行病学的随机调查发现,有遗尿症的孩子普遍自卑,缺乏勇气,易恐惧、焦虑,甚至严重的会伴有多动症、孤独症以及一些其他精神心理性疾病,很难治愈。近至平时的学习、生活,远及成年后的就业、婚恋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对家庭的影响:清洗方面的体力付出倒在其次,重要的是父母因担心孩子夜间尿床,有的会老惦记着晚上叫孩子起床上厕所,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长此以往,容易产生焦虑,进而影响整个家庭的气氛。
尿床这件事本身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负担,家长千万不要再去责备他,而是要学会正确疏导。
可以跟孩子说:“你跟别人没有区别,尿床其实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可以治好的。”鼓励他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治疗,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儿童夜遗尿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跟遗传、生长发育延迟、心理等各种因素相关。目前国际上最为认可的说法是:孩子夜间尿量的产生超过了孩子的膀胱容量,同时这种情况发生时孩子不能从睡眠中醒过来。
约3/4的遗尿患儿存在夜间多尿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自身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足”,导致夜间生成的尿量过多。孩子的膀胱容量又不够大,储存不了整晚的尿液。
遗尿症最初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大类。
如若孩子偶尔尿床,那注意调节孩子的饮食生活、有效预防即可,不必着急送医。但是为了避免延误治疗,有些情况需尽快就医:
①继发性遗尿:表现为有些孩子本来已经能控制排尿,但后来又出现了尿床行为。
【应对】继发性遗尿可能是患儿内分泌系统、中枢系统等出现问题或者感染导致,如果本已能控制排尿的孩子忽然频繁出现尿床行为,建议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诊治。
②原发性遗尿:就是患儿身体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因为控制排尿的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而出现遗尿现象。
【应对】大部分原发性遗尿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慢慢好转最后完全自愈。但如果孩子超过5岁依然尿床现象频繁,比如每周尿床2次以上,最好尽快带他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①初诊
以下3项检查一般是常规要做的:
1⃣️尿液检查:确认患儿是否有肾脏疾病和泌尿系感染等;
2⃣️血生化:除外患儿有肝、肾功能或者内分泌方面的问题;
3⃣️B超:排除患儿有泌尿系统畸形的可能。
⚠️注意:由于需要抽血、验尿,所以初诊时须空腹。
②复诊
复诊时要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来决定检查项目。
复诊时间也是根据患儿的治疗效果而定的。医生需要在初诊后及时跟患儿及家长沟通,了解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般第一次复诊安排在初诊后1个月,如果治疗效果比较好,也可以隔2个月左右,甚至有的可能安排3个月才来复诊。
(1)遵照医生指导使用遗尿报警器
孩子6岁之前如果基础治疗效果不是特别好,我们推荐使用遗尿报警器,就是在患儿尿湿一点时这个报警器就发生响动,叫醒孩子起来排尿,长此以往形成条件反射,调整到一个正常的排尿模式,患儿膀胱一胀满,即使不用报警器他也能醒来。
Tips:摸规律叫孩子起床
如果家里没有报警器,或者没有条件去购买到的话,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尿床规律,摸清他容易尿床的时间点,叫他起来排尿。
但这项操作其实并不简单。难点在于,受前一天的活动、饮水等多种因素影响,患儿的排尿时间可能不是特别固定,如果抓不准这一点,在孩子没有尿意时将他叫醒,不但不能形成正常排尿的条件反射,还会适得其反,打乱孩子的正常生物钟。
(2)执行基础治疗“4大管理”
饮食管理。由于太咸太油饮食会导致饮水量增加,使患儿晚上更容易尿床,所以遗尿症患儿的饮食要清淡,而且白天尽量不要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任何含糖量比较高的饮料也都不建议喝。
饮水管理。主要是将患儿的饮水时间前移,尽量在白天喝水,睡前2~3小时不要喝水。
睡眠管理。睡眠尽量规律,建议患儿在9点半到10点就寝,最晚不晚于10点半。睡觉之前不要过度兴奋或过度劳累。
排便管理。主要是防止便秘,因为便秘时大便在直肠积聚,会挤压到与之紧邻的膀胱,使其容量减小,更易遗尿。所以要让患儿尽量多进食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顺畅,必要时可采取药物干预消除便秘。
1⃣️穿纸尿裤不如用隔尿垫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晚上尿床,为保险起见会让他穿纸尿裤睡觉。其实长时间穿纸尿裤对孩子的皮肤,尤其是会阴部位的皮肤有一定的影响,可能造成感染,所以不建议经常这么做。
如果实在担心,给孩子使用隔尿垫更好一点。当然一些特殊时候,如旅行途中纸尿裤用起来更方便,偶尔为之也是可以的。
2⃣️把尿
中国自古有“把尿”的传统。适当地进行把尿其实相当于为宝宝做膀胱功能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定时排尿的习惯,我们还是比较建议的。
尤其是对于有遗尿遗传因素的家庭,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及早为宝宝训练膀胱功能,尽量避免以后发生遗尿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