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同》在中国导航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时候,该片记录的太同市市长耿彦波意外走红 。网络的热议将耿彦波捧上了神坛。网民把对庸官的不满在漫天咒骂中得以宣泄 ,也使得耿彦波的形象更贴切"中国市长“的样本。
耿彦波
耿彦波,男,汉族 ,1958年11月生,山西和顺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
1995年3月,耿彦波以县委副书记、县长的身份投资五千万修建王家大院。灵石人怒了 ,骂耿彦波是疯子。因为灵石人觉得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是动老百姓命根子的事。可是现如今,王家大院已成为灵石县的旅游名片 ,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是国家4A级景区,是灵石人真正的聚宝盆 。如今的灵石人 ,每当人们看到王家大院连年游人如织,尤其是每年的旅游“黄金周”日接待游客量攀升至数万人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怀念起耿彦波县长来 ,感谢这位铁血男儿对灵石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王家大院
2000年,耿彦波调离灵石,前往榆次。这次耿彦波又有了更大的目标,将榆次老城整合 ,让榆次大变样 。雷厉风行的耿彦波说干就干。大投入,大回报的修路工程 、整合榆次老城区的文物古迹,整个榆次脱离了原先破烂不堪的形象。当一条条宽阔美丽的大道展现在人们面前 ,榆次城换上了靓装时,说耿彦波好的人多起来了 。
榆次老城
2008年,耿彦波带着省委的重托空降大同 ,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五年苦战!耿彦波提出“一轴双城 ”的思路——以御河为轴,对河西古城进行整体恢复性保护,对河东新区进行现代化建设。只有之前去过大同的人才知道当时大同的脏、乱、差 ,也可想而知当时耿彦波身上背负的重任。
要怎么让大部分人相信,耿彦波现在所为是一个文化强国的百年大计 。他收集长街短巷中的精美雕饰,说只要有一百年的历史都是文物;那么他拆迁十万户住宅 ,说围起个城墙过了百年也能垂于青史。但问题是大同市民的温饱问题能够等上百年才得以解决?这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
他自己也说了,眼下也许无法给市民带来什么就业机会或者财富,但是历史不会给大同第二次机会,这次冲上去就冲上去了 ,没冲上去也就淹没于历史洪流之中了 。大同该往何处去,能否重拾1600年前的辉煌,再创文化古都的风采?这是个人意志与城市命运的矛盾。
耿市长奔忙于风口浪尖 ,与钉子户斗智斗勇,跟房地产开发商舌战群雄,却被老婆骂得狗血淋头。早出晚归加班加点 ,只能在午后奔往下一个目的地的途中和女儿通上简短的电话,喝三杯老婆为他泡的普洱茶。这是工作与家庭 、爱情的矛盾 。
在充满矛盾、利益关系与权力交易的中国官场中,处理与平衡这些矛盾是耿彦波的断舍离哲学。耿彦波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铁打的衙门 ,流水的官。最后终于在莫名中接到中央将其调任太原市的通知,就在春节的前两天 。那些曾经堵在耿彦波住处门前诉苦喊冤、拿到市长亲笔签署的住房搬迁通行证的市民们,拉着红布条走上街头 ,游行甚至屈膝于地高喊:耿市长回来,耿市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