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数据成为最核心的资源。而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兴起,几乎所有人的数据“秘密”,都会被记录在各地的大数据中心之中。
可以说,在各地产业转型升级之际,不管是传统二线城市贵阳把数据中心建到山洞里,还是古城西安积极引入大型互联网企业云计算中心,都代表着各地对建设数据中心的浓厚热情。
数据中心对一个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数据中心又如何帮助一个城市进行“数字化生存”?贵阳和西安的探索,也许提供了最初的答案。
01
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
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据及信息的发展也随之出现,包括农业产量、人口数量、组织体系、史料记载等。
但是这些信息处于碎片化、割裂的状态,利用的效率和场景非常少。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信息越来越庞杂,无论是收集还是存储都变得越来越不方便。电子时代的到来,让快速有效利用海量信息成为可能,数字经济由此产生。
数字经济离不开数据,由此诞生了目前十分火热的新兴产业概念——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最新研究显示,我国产生的数据量将从2018年的约7.6ZB增至2025年的48.6ZB,数据交易迎来战略机遇期。
自2014年开始,大数据连续六年被写入阅批工作报告。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和一些地方阅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发力大数据产业。
这些政策层面的推动,让大数据产业在中国迅速壮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结合对大数据相关企业的调研测算,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4700亿米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万亿。
我国大数据市场产值图(单位:亿米)图源:中国信通院
2016年3月,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获批,当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同意在京津冀等七个区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批复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包括:两个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四个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上海市、河南省、重庆市、沈阳市)和一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内蒙古)。
除了国家层面的产业扶持政策之外,一大批地方大数据产业园也相继落地。大数据产业的生态规模迅速扩大,相关的技术标准、交易规则也持续完善,应用市场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与此同时,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也更为深入,金融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和政务大数据是目前大数据产业比较常见的应用场景。
而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和技术迭代,“大数据+”的发展势头也将十分迅猛,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大数据+区块链、大数据+边缘计算、大数据+AR、大数据+5G等技术融合将会不断扩大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引爆垂直领域的科技创新。
02
数据中心是大数据的基础设施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推送的资讯正好是自己想看的内容;打开地图软件搜索某地,立即显示最短行车路线;去云盘上一键触达曾经拍过的照片……
这些日常的生活场景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作用。数据的产生不可能如同空气一样在网络空间中漂浮,而是需要分析、存储,以便日后的使用,而数据中心就是存储大量数据的地方。
数据中心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以及管理。我们日常所使用的软件或者手机APP都离不开数据中心背后的支持。
依据互联网和第三方咨询调查机构的报告推测,谷歌大约有超过100万台服务器,亚马逊大概有60-80万台服务器,脸书大概有超过30万台服务器。
数据中心大体分为三大类别,一种是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第二种是企业数据中心(EDC),第三种则是超算中心(HPC)。
大数据的发展让数据中心的需求旺盛,各地大数据产业园的数据中心建设也是热火朝天,其容量更是前所未有。
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的机架总规模达到了166万架,与2016年底相比,增长了33.4%。超大型数据中心共计36个,机架规模达到28.3万架;大型数据中心共计166个,机架规模达到54.5万架,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规模增速达到68%。
从全国布局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规模增速放缓,其周边地区数据中心规模快速增长,网络质量、建设等级及运维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承接一线城市应用需求。
西部地区数据中心网络、运维质量不断完善,冷存储业务、离线计算业务开始上线,数据中心利用率正在不断提高。